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规则变化分析竞技武术套路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996年和2002年的竞技武术套路规则的分析比较,阐述了竞技武术今后的发展趋势,指出:“高、难、美、新”始终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总趋势,武术竞赛规则的变革是促使竞技武术套路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要求武术运动员、教练员不断提高认识,加强素质,使武术向更加完美,更具国际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桑全喜 《菏泽师专学报》2002,24(2):86-87,100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一定时期有着一定的发展模式.本文通过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对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的现状、方法、趋势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武术套路创编与发展的简要回顾及国内国际形势分析可知:武术面对国内“体操化”、“伪武术”等窘境的同时,也面临诸如奥运瘦身计划和奥运项目欧美强势同化的国际形势.竞技武术套路随着其艺术难美化进程的加剧、“打练结合”已经成为历史,而淡化技击特点和文化特色绝非其发展的长远之计.武术项目管理重心向传统武术套路的改造方面倾斜是整个武术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武术发展出现的问题,从武术的本质特征开始分析,发现武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顺应武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对武术相关术语,系统划分,武术文化几创新的方法,竞技与社会武术同步并进的关系等,奥运战略等方法进行深刻的剖析,使其更好的做到普及、提高、推广。  相似文献   

5.
从竞赛规则的演变看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1年、1996年和2002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为研究对象,对3个不同时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内容、形式、特点以及成绩评定办法等内容进行分析对比与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发展趋势是求新、求变;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将朝国际化、奥运化方向发展;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将沿着"高、难、新、美"的轨道迈进.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项群训练理论》阐明了树立竞技武术套路技术难度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难度”的内涵、特征、依据、走向、内容、分级、评分等问题.为改进和完善竞技武术套路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多角度对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进行比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武术必然向现代竞技武术转变,当然也不能机械的、完全的生搬硬套,但至少应积极借鉴现代竞技武术的传播推广方法以及其在国内、国际竞赛中的成功运作模式,以期顺应时代潮流,取得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美学的角度,对竞技武术套路所表现出的形式美、造型美、结构美、劲力美、音乐美、服装美、本色美、意境美、节奏美等要素进行分析,阐述竞技武术套路的美学内涵,以求调动人们参与武术运动的热情,推动竞技武术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分析武术的特点,论述在学校体育文化素质教育中广泛开展武术教学的作用和意义.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将现代竞技体育与武术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促进与健康、休闲体育教育接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竞技武术进入2008年奥运会项目设置进行了综合研究,得出结论:竞技武术套路应率先进人奥运会;竞技武术套路项目设置应在世界武术锦标赛规定套路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指定难度动作,并且要使其评分标准更加量化、更具有可操作性,以有利于竞技武术运动的国际化进程.男子和女子项目设置分别为:长拳、太极拳、长器械以及短器械.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学、市场经济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角度对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以求找到适当的切入点 ,使中国武术真正进入奥运会  相似文献   

12.
在伦敦奥运会即将召开、南京"青奥会"积极筹备之际,新闻媒体应当注意审视中国奥运"金牌迷局"的事实,从体育体制、媒体功用、奖牌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引导,以促使人类奥林匹克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0年8月首届青年奥运会将在新加坡举办、这是国际奥委会自1924年创办冬季奥运会以来首次设立的一项体育赛事、分析青年奥运会与奥运会的区别及关系,对举办青年奥运会的目的、目标及青年奥运会的教育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青奥会是奥林匹克家族中的一颗新星,更是一颗明星,它以特殊而充满活力的形式传播奥林匹克价值观,在时代的召唤下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这是好的开始,更是奥林匹克运动健康发展的推动力。本文通过对首届新加坡青奥会赛会目标的解析,让更多人了解其真正本质,并为2014年第二届南京青奥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促使武术进入奥运会的策略是抓住机遇、继承传统、改革创新,以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功为契机,向世界展示中国武术的风采和魅力,搞好武术创新和竞赛体制、规则及裁判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以适应奥运的要求,促使武术早日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以全面反映中国武术的面貌和特色为项目设置构想的出发点,综合考虑项目的代表性和可行性,确定设项方案为武术大项下设6个小项。  相似文献   

16.
当中国公众对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不再兴奋之际,中国体育又一次走在了十字路口,从此以后,金牌仍是追求目标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全民体育的发展与深入,中国体育将逐步回归其本质。  相似文献   

17.
作为北京奥运会旅游合作伙伴的山西省,旅游业将面临重大的机遇与挑战。从山西旅游业的奥运契机分析入手,指出了制约山西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提出了奥运背景下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举办青奥会,事关城市形象和国家利益,安全是关键所在.在公共安全领域,南京青奥会除了借鉴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举办的经验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据南京的实际情况,运用风险管理技术,因地制宜地进行风险管理.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对2014年青奥会的公共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大型体育活动公共安全风险管理经验,提出南京青奥会公共安全风险防范措施,期望能对南京青奥会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会对举办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奥运会对举办国的经济效益影响,并介绍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具体内容,指出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起,经济影响表现为经济效益正增长。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拉动中国GDP增长,推动北京市政建设,增加就业人口,发展旅游业等。  相似文献   

20.
所谓目标是个人、部门或组织所期望的成果,或是其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作为异于现代奥运会的年轻赛事,青奥会的赛事目标较之现代奥运会更加丰富多彩和具有针对性。随着首届新加坡青奥会的落幕,青奥会的雏形已现,这为我们进一步理解、认识、熟悉青奥会,在更深层次认识其赛事目标,提供了一个绝佳样本。探讨青奥会的赛事目标,对于正在筹备第二届青奥会的南京,无疑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