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识雷防雷击     
雷电是自然界的大气放电现象。这是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荷,空气中含有水汽,自由电荷被水汽吸收。当气候变化时,空气发生强烈的对流,水滴被分裂成带正、负电荷的小水滴,渐渐在大气中形成分别带有正电和负电的雷电层。随着电荷的积聚,电压逐渐升高。当两块带不同电荷的云层互相靠近,正、负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放电现象,出现耀眼的闪光。因放电温度高达摄氏2万度,引起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发生巨烈的轰鸣,形成雷电,俗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雷电的危害,然后介绍避雷针的原理、功刚及保护范围。一、雷电的形成及其危害本文不涉及复杂的大气电的起源问题。对于雷云,可以指出:在云中既有正电荷,又有负电荷,它们分布于不同的云层中。虽然有较复杂的电荷分布出现,但一般说来,负电荷往往分布于距地球表而较近的一面,正电荷分布于距地球表面较远的一面。雷雨时,云中的电荷急剧增加,当空中的电场强度达到足够大时,空气便被击穿,发生火花放电,这便是闪电。闪电在带有不同电荷的两朵云之问、或云与地之间,或云与云之间和云与地之间同时发生。闪电发生时可看到火焰似地闪光,听到隆隆的雷声。闪电长度有时可达10公里;雷电流强度通常在一万安培至几十万安培之间;在闪电发生前空气中的电压有时可达10~8~10~9伏特,  相似文献   

3.
 利用云南省地闪资料、FY-2E云顶亮温资料和水汽云图资料,定量分析2009、2010年低纬高原雷电过程中雷电与云顶温度、水汽云图特征得出:雷电产生在对流云团移动发展一侧的云顶温度梯度大值区,对于在原地发展、中心位置少动的对流云团,雷电产生在云顶温度低值中心附近,雷电产生区域的水汽温度低于-20℃;分析产生雷电频数较高的单站,雷电产生前水汽温度在-40℃左右,云顶温度在0℃附近,雷电产生期间前2~3h云顶温度和水汽温度为递减趋势.根据定量分析对流云团云顶温度和水汽温度的特征,可以确定雷电产生的位置及强度,进一步提高雷电的预警能力,同时根据雷电活动情况,也可以用来判别是否发生其它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4.
夏季雷雨较多,是有线电视系统故障高发季节。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危害十分严重,没有良好防雷措施的系统遭雷击会被严重破坏,甚至瘫痪,实际工程当中,防雷应引起技术人员的足够重视。先了解一下雷电的形成:雷电是大气的放电现象.多形成在积雨云中.积雨云随着温度和气流的变化会不停地运动.运动中摩擦生电,形成带电荷的云层,某些云层带有正电荷,另一些云层带有负电  相似文献   

5.
熊国宏  张剑  张勇 《科技信息》2010,(17):354-354
雷电放电过程所产生的雷电流高达数十至数百千安,从而引起巨大的电磁效应、机械效应。对电力系统来说,雷电放电可能在系统中产生很高的过电压,称为雷电过电压或大气过电压。如果对其不加以限制,将造成输电线路和发电厂、变电站配电装置等的绝缘故障,从而引起停电事故。此外,雷电放电所产生的巨大电流,也会因机械效应和热效应造成设备损坏。因此有必要认识雷电的形成、雷电的危害和防雷保护。  相似文献   

6.
丁洪 《科学观察》2011,(6):61-62
通常情况下,两个带负电荷的电子之间由于库仑力会相互排斥.然而,在某些材料中,电子与某种激发如晶格振动的耦合能够克服库仑排斥从而表现出相互吸引并发生配对.配对电子能够在材料中没有任何阻力地运动,表现出零电阻的特性,我们称之为超导.当超导体接近磁体时,会产生涡旋电流排斥磁力线的进入,它们之间出现巨大的排斥力,甚至可以使其悬...  相似文献   

7.
耿琦 《前沿科学》2015,(2):68-81
1961年、1967年、2005年、2006年国外公布了几个实验报告,直接和间接地示意:光子带有微量负电荷。加之牛顿在1704年和爱因斯坦在1905年都曾经明示过:光束可能是经典性质点流。于是,光子就应该是带着微量负电荷的经典性质点。随之,光的折射、反射、衍射、干渉及偏振等各种光学实验现象,都是光子与其近旁的介质原子核及其核外电子之间的库仑力作用,所产生的光子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后才形成的可视影像。光本性中的这种经典性质点特征,逻辑地否定了光速不变原理及现行米定义。  相似文献   

8.
雷击是广播电视系统运行的最大杀手,它能造成大面积的传输信号中断和设备运行瘫痪,因此准确判断出雷击原因,及时对广播电视系统采取规范的避雷措施,是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一、雷电形成的原因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经过运动,带上相同电荷的质量较重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下部(一般为负电荷),带上相同电荷的质量较轻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上部(一般为正电荷)。这样,同性电荷的汇集就形成了一些带电中心,当异性带电中心之间的空气被其强大的电场击穿时,就形成"云间放电"(即闪电)。  相似文献   

9.
1油库静电的产生 (1)油品的流动引起的静电.当石油类产品与管道壁及罐壁密切接触时,在固液的界面上产生电偶层.扩散电荷层在液体流动时被冲刷下来,随液体流动,从而引起正负电荷分离而使管壁和油品带有静电,其带电量大小与液体的流速、管道的材质与粗糙度及流体的电阻率等有关.据测试,易产生静电的油品电阻率在1011~1014Ω·cm之间.一般,原油、重油等可以不考虑静电问题;汽油、煤油、柴油、甲苯、二甲苯等是最容易产生静电的油品.  相似文献   

10.
“20030816”云南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天气图、卫星云图TBB资料和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云南2003年8月16日的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次暴雨过程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大尺度天气形势为中尺度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不稳定条件、能量条件和动力条件;在卫星云图上切变线云系在西南移过程中发展形成飑线,其上诱发产生的3个中-α尺度云团和1个中-β尺度的云团直接造成了强降水;在多普勒雷达上偏东风和偏西风之间的中-β尺度的切变线和逆风区对中-α尺度飑线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还诱发产生出了超级单体和中气旋,中-α尺度飑线导致了这次暴雨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1.
吴安军 《天津科技》2003,30(1):42-42
雷电是大气中一种自然现象。带电的云层称为雷云,通常所谓雷击是指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同时产生强烈的闪光并伴随巨大的声音。云层之间的放电主要对飞行器有危害,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畜没有很大影响。而云层对大地的放电,可造成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的重大损失,尤其是对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雷灾损失非常严重,并且对电子、通讯、广播等产生严重影响。 雷电灾害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雷电流的热效应、冲击波、电动力效应和电磁感应、雷电反击等。人类自从富兰克林建立了雷电理论并发明了避雷针之后,创造了各种降低雷灾几率和强度的方法,在原理上都是通过接闪器,把雷电流接收下来,然后通过接地装置迅速导入大地。而在这一  相似文献   

12.
赵栩 《广东科技》2012,21(23):63-64
前言避雷器作为防止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一个重要设备,通常接在导线和地之间,与被保护设备并联,当被保护设备在正常工作电压下运行时,避雷器不动作,即对地视为断路,一旦出现过电压,且危及被保护设备绝缘时,避雷器立即动作,将电压冲击电流导向大地,从而限制电压幅值,保护电气设备绝  相似文献   

13.
1.由量子力学计算证明,由氢键相连的孤对嘌呤—嘧啶可以形成电荷迁移络合物,但强度很差,基态和激发态都是独态,没有非成对电子,络合物呈反磁性。 2.证明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大量有序排列的碱基对之间的集体作用是产生非成对电子自旋的原因。局部或整个DNA分子形成正负电荷有序交错的双螺旋链。得到的结果能初步解释与非成对电子有关的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14.
普物中对电偶极辐射场形成的论述,是通过偶极子正负电荷的运动由库仑场演变而成辐射场的,这种论述无法解释库仑场和辐射场的不同性质。本文从电偶极子中电场的变化即位移电流出发阐述了辐射场的形成,能较好地解释辐射场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雷电灾害古已有之,一般来讲,带电的云称为雷云,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之间迅猛放电即为雷电现象,也称雷击.这种迅猛的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光并伴随巨大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高原负地闪前云闪K-型击穿过程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PS同步的高时间分辨率闪电电场变化仪,对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雷电特征进行了多点同步观测,得到了1 μs时间分辨率的多站同步闪电电场变化资料.利用高频辐射脉冲到达不同测站的时间差,对一次负地闪前的云闪K-型击穿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其放电过程的起始位置和发展路径.K口型击穿过程起始于云中部的负电荷区,并以1.5×107m/s的速度向下部正电荷区域传播.雷暴云中正、负电荷离地高度分别为2.5~3.5km和5.0~6.0km.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研究了全氟聚乙醚羧酸及其负离子的平衡几何构型以及负离子的二水合物和四水合物的氢键作用能 ,探讨了羧酸根—COO-的亲水性质。计算发现 ,氟原子均带有负电荷 ,并包围C—C—O链形成带有负电荷的氟醚链 ;且—COO-是一个很强的亲水基 ,能与 2个或 4个水分子生成很强的氢键 ,水合作用能分别为 - 188.2 42kJ/mol和 - 2 2 6 311kJ/mol。  相似文献   

18.
浅析雷电灾害的影响以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雷电的形成,分析了产生雷电的天气形势以及雷电造成的灾害,简述了雷电的预防和防雷装置的运行与维护。  相似文献   

19.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 ,全优化计算了 6个含N杂芳烃全氟聚醚抗氧抗腐添加剂的平衡几何构型 ,探讨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 ,这些添加剂氟醚链上的氟原子带有较多的负电荷 ,并形成带有负电荷的氟醚链。苯酰胺和氮杂环状部分为平面结构 ,6个添加剂的HOMO均为π 分子轨道。由共轭大π 键的离域性和HOMO的反应活性预测结果表明 ,不饱和的共轭体系不仅能与氧自由基结合 ,还因共轭体系的孤对电子更易转移而与金属形成配位键和化学吸附膜。添加剂的电子结构性质展示出了抗氧抗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别合成了表面带正电荷和表面带负电荷且粒径相同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以及表面带有负电荷的金纳米粒子(AuNPs),考察了AuNPs对表面带不同种类电荷的CdTe量子点荧光的猝灭作用.结果表明:AuNPs对表面带正电荷CdTe量子点荧光具有更强的荧光猝灭能力,在pH=5~9时,AuNPs对表面带正电荷CdTe量子点的荧光猝灭率为0.640~0.846,对表面带负电荷CdTe量子点的荧光猝灭率为0.534~0.690.静电吸引可以增强AuNPs与CdTe量子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