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色隐喻认知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认知工具,它有其深刻的认知理据,是人类通过隐喻的认知方式从一个词的原型意义向其他意义扩展的过程.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的隐喻认知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加深人类基本颜色隐喻认知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由分类法考察傈僳族和普米族高中生对11种基本颜色词的分类,并同摩梭高中生比较。结果表明,傈僳族高中生基本颜色词的概念结构有两个维度:①彩色/非彩色;②亮色/暗色。11个基本颜色词被分为非彩色,暗杂色,花朵、水果色和背景色4类。普米族高中生基本颜色词的概念结构有两个维度:①彩色/非彩色;②单色/杂色。11个基本颜色词被分为非彩色、暗杂色、彩色及红粉色4类。傈僳族、普米族和摩梭人对11种基本颜色词的分类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体现了遗传、环境、文化和教育对颜色认知的影响。研究还表明,地理环境通过生产方式影响人类的颜色认知。  相似文献   

3.
从汉语颜色词的产生和分类研究入手,总结现代汉语复合式颜色词构成类型,着重对当代汉语广告用语中新兴的复合颜色词的构成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认知解释,指出追求修辞效果是这类新兴复合式颜色词构成的主要发展动因。  相似文献   

4.
李淑艳 《科技信息》2008,(6):143-144
笔者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以隐喻为理论基础,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英汉颜色词隐喻的异同。由于人类认知的共性,英汉颜色词的隐喻意义有诸多共同点,并在社会发展和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下渐趋一致。但是由于颜色词的隐喻与语言运用的特定历史背景及社会习俗密切相关,所以英汉颜色词中不乏不同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意义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是紧密相关的。本文以奥尼尔的《琼斯皇帝》为例,对剧中的三个基本颜色词的含义用认知语义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为基石进行分析说明,以探析作者对颜色词的语义认知与其体验的关系,希望有助于获得对作品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颜色词“黄”所拓展的联想意义是在人们对色源体认知的基础上再通过联想而获得的。从认知角度分析汉英颜色词“黄”的语义异同之处,剖析影响人们对“黄”语义认知的因素,旨在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汉英颜色词“黄”的意义,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简介绍国外对基本颜色词认知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角度分析藏英基本色彩词“黑”、“白”的语义共性,剖析影响人们对“黑”、“白”语义认知的因素,旨在使人们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藏英颜色词“黑”、“白”的意义,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在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在其表义上几乎是一致的。然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时期都会使人们对颜色词的认知产生变化,于是,人们便赋予了颜色词各种或同于或异于表义的联想意义。而这些联想意义恰恰是人们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障碍。"Black Friday"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思就说明了社会文化对颜色词联想意义的影响。而汉语中的"黑"同样也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颜色词是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型范畴理论的产生始于对颜色词的研究。原型范畴理论亦可用于解释包括颜色词在内的一词多义现象。以原型范畴理论为理论依据,从认知角度来分析英汉颜色词的语义构建的认知机制,并阐释英汉颜色词的语义文化内涵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颜色是指物体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颜色词(color terms)是用来描写这种事务的颜色的词语,且是语言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认知范畴的模糊性出发,阐释颜色词的模糊性,并分析颜色词的模糊性产生的原因,继而从隐喻和转喻两种重要认知模式的论述,展现颜色词多义现象产生的根源,最后说明通过以上认知模式的论述,这样能很好地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颜色词更容易使人理解其内涵.  相似文献   

11.
张静 《科技资讯》2012,(16):220-220
我们生活的世界与色彩是密不可分的,绿色是每个民族的基本颜色。因为颜色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的视觉感知基础上的,因此"绿"在英汉语言民族中的视觉感知和认知反映就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是,汉英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差异,同样一个颜色词就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甚至天差地别的意义。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归纳出汉英颜色词之间文化内涵上的共性与个性,并从一定程度上体现语言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规律,有利于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翻译、教学和交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颜色词的分类及特点入手,研究它的国际共性、民族个性以及它在文学作品中的修辞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颜色词是富有表现力的词,是不可缺少的有力修辞手段,是语言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值得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汉英植物词汇隐喻意义对比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植物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植物词作为人对客观世界中的植物认知结果的语言形式表征,有着其它词汇范畴没有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采用对比分析、分类、概括的研究方法。对比了汉英植物词汇的隐喻意义,并探讨了汉英植物词之间的互译。  相似文献   

14.
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等理论分析了英汉基本颜色词“黑”、“白”的认知语义,探讨了这两种颜色词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认知语义异同和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5.
汉语的颜色词从上古时期的"以物指色"发展到中古时期的专用名词的形成,其本身的核心语义以及在使用中的动态语义都发生了诸多变化。如果脱离具体的语料而谈颜色词的语义特点,难免会流于泛泛而谈。以古典诗词的重要代表唐诗宋词为语料,对其中大量使用的颜色词进行分类分析,可以看出颜色词所表现出的诸多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王璐 《当代地方科技》2010,(12):166-166
色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色彩不仅具有物理属性,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而人类表达色彩的方式就是使用颜色词,因此正确认识颜色词是语言、文化及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重点介绍颜色词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寓意。  相似文献   

17.
论颜色符号系统的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晶波  康海波 《科技信息》2008,(13):152-152
颜色在我们身边无所不在,世界上的各个民族每天都在用他们的语言对颜色进行描述和分类,而无论是哪一个民族的语言的颜色词,它们在概念上和内涵上都是模糊的,这是因为语言和文化这两个符号系统都是模糊的。  相似文献   

18.
赵贤 《科技信息》2008,(30):257-258
颜色词是英语中用于描述各种不同颜色的词。某些颜色词除能表达所固定颜色意义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透过不同的地理环境、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颜色词在不同的文化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反过来说,也可以在这些颜色词的意义中找寻文化的足印。因此,在应用这些颜色词时,要注意推敲、慎重处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关于基本颜色术语的演化,颜色范畴的文化构建等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以英语中颜色词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由英语中颜色词构成的“成语”,试图解读由颜色词所反映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黄建玲 《科技信息》2011,(33):148-148,133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以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为理论基础,以英汉语言中的颜色词"红"为例,比较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认知语义结构的共性和个性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