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虽然2005年美国外贸逆差进一步扩大,但美元却大幅升值,几乎所有的分析师都为之大跌眼镜。年初至12月12日,美元整体上扬约8%(按照美联储编制的美元兑主要货币的加权指数确定),兑欧元上扬了约13%,兑日元上扬了约18%。大趋势还是小插曲利差是促使美元在2005年上涨的主要因素。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4.25%的利率水平远高于欧元区的2.25%和日本的零利率,这使投资者能够获得更高的回报。另外,石油是用美元计价的,油价上涨了,对美元的需求也增大了。在经济增长率最高的东亚地区,主要的交易货币也是美元。这些都说明,市场对美元有着实际的需…  相似文献   

2.
浅议国外石油公司油气成本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面对严峻的国际石油市场形势,国内外石油企业表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市场应变态度。 1986年油价下跌以后,一些国际大石油公司,如英国石油、谢夫隆、埃克森、壳牌等都在低油价下保持了较高利润,即使在1998年国际油价一度跌破10美元/桶,国际大石油公司仍然保持了继续盈利。为什么国际大石油公司能在低油价下保持较高的利润,其主要原因在于各大石油公司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爆发后不久,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一度关闭,石油定单涌向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伦敦布伦特石油期货价格,一下涨到31.05美元/桶,一桶上涨了3.2美元,是2000年12月以采首次突破30美元。9月11日~21日日成交量比平日多一两倍。于是人们猜测,至少在短期内油价还会走高。如果美国对恐怖主义袭击所进行的报复波及中东的油田,也有可能再次出现“石油危机”。然而,没有几天石油价格便止升反降了。9月24日,纽约期货市场11月石油期货价格已跌至22.01美元/桶,是1999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11月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  相似文献   

4.
张帅 《世界知识》2014,(16):22-22
<正>现代石油市场形成于1973年。当下的国际石油市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它是由多个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共同组成的高度灵敏的市场化体系。国际石油现货市场可分为五大市场,即美国市场、加勒比海市场、新加坡市场、西北欧市场和地中海市场;三大期货市场构成了石油期货体系,即纽约商品交易所、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国际油价的最终形成是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现今石油市场是一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下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倡浩 《科技信息》2012,(1):645-646
本文分析了经济危机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指出石油供求关系、美元因素、投机因素和政治因素依然是影响油价的主要原因.分析价格波动的原因。其目的是更好的了解价格的波动给我国宏观经济及相关产业带来的影响和探讨我国应对石油价格波动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去年年中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上扬,今年更是形成了几次高峰,屡屡刷新海湾战争以来的最高纪录。9月20日,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美国的一种原油)价格突破38美元/桶,而两年前油价曾跌至10美元/桶!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们面对的主要是长期低迷的油价,自然将战略重点集中到了“低油价下的发展”上。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成员国多次限产保价的失败以及国际上大石油公司的频繁购并和重组,更使人们普遍感到“石油已供过于求”,“石油时代已经结束”,逐渐淡化了石油作为一种战略物资的性质和地位。然而,正当人们满怀激情迎接新世纪到来之时,一路飙升的油价却毫不留情地泼下一盆冷水。的确,我们需要做一次“高油价下的冷思考”……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来,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原油价格已大大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从而引发国际政治经济的“心理地震”。国际油价之所以一路走高,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美国因素、地缘政治因素、金融投机因素、欧佩克因素、需求拉动因素等都是推动油价上涨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跌宕起伏的20062006年国际油市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上半年,国际油价延续了近三年来不断攀升、屡创新高的基本走势,纽约市场轻质原油期货(WTI)平均价格为每桶67.1美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5.5美元,大涨约30%。进入下半年,国际油价彻底改变了近几年来单边上扬的走势。国际油价在7月14日创下每桶77.03美元的最高水平之后,震荡加剧,8月初开始由历史高位连续快速下跌。不过,从2006年全年来看,纽约市场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平均为每桶66.3美元,较上年上涨17%。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国内金融市场互动的不断增强以及石油市场与金融市场作用的日益密切,石油背后的金融属性对自身价格的主宰也更加明显,国际金融因素更容易通过作用油价的方式影响中国的股票市场。以2002年后油价脱离传统面的波动为契机,运用VAR模型和GARCH-BEKK模型对三大市场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因素与国际石油价格相互作用后单向对中国股票市场产生溢出效应。这为中国在政策层面上采取措施缓冲和避免国际油价波动给中国股票市场带来的不利冲击,维护中国石油价格和经济发展的稳定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指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老百姓以及善于投其所好的中国媒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注发生在中东的战争。如果说1991年海湾战争时中国百姓关心的是美国的武器有多先进,那么这次关心的则是国际石油价格还能再涨多高。尽管反战游行一浪高过一浪,但美国似乎“矢志不渝”,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了。2月中旬,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现货价格突破了36美元/桶。第二次海湾战争无疑已经成为悬在世界经济之上的达摩克利斯剑。全世界石油消费者都在受战争消息的煎熬。那么,战争打起来,油价是否必定继续上涨?中国百姓和企业又如何感知国际油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世界石油产量下降、国际石油价格大幅震荡的形势下,中国的石油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并根据给出的6个指标对我国当前的石油安全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了调整石油安全战略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油价波动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在期货投机和美元汇率因素的推动下,石油背后的金融属性将会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金融因素关注石油价格的波动也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从金融因素研究石油价格波动问题,深入阐述石油作为特殊商品及金融属性的个性特点.针对2002年前后油价脱离传统面的波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从定量的角度证实了金融因素是近期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世界石油产量下降、国际石油价格大幅震荡的形势下,中国的石油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石油安全的国内因素和国外因素,并根据给出的6个指标对我国当前的石油安全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了调整石油安全战略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去年年底以来,国际油价一直呈波动上扬态势。进入5月之后,油价屡创新高。5月24日,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的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期货价格冲高至41.72美元/桶,为1983年该交易所开始原油期货交易以来的最高收盘价。与此同时,欧洲布伦特油价也逼近40美元/桶。与年初相比,升高了近30%;与去年同期相比,油价提高了45%的水平。此番国际油价越过40美元/桶创出十多年来的高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作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在此次油价上涨中所起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沙特先是被怀疑敦促欧佩克作出了两次减产决议,可是在油价走高的形…  相似文献   

15.
石油输出国组织于3月下旬在维也纳举行部长级特别会议,针对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油价下跌的严重情况,共同制订了削减石油产量、稳定油价的行动方针。这一下子触痛了美英石油垄断财团的神经末梢,它们直跳起来。4月1日,海湾、英荷壳牌等石油公司公然向尼日利亚国营石油公司发出通告,以减购、停购相威胁,逼迫它降低石油售价,企图以它为突破口,破坏石油输出国组织稳定油价的政策。在石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国际石油市场上发生了许多大事。美国重启对伊朗制裁,但又对石油出口给予实质性豁免。国际油价先涨后跌,振幅接近30美元,涨跌转换出人意料。沙特阿拉伯石油生产先增后减,推动欧佩克联合俄罗斯达成减产协定,额度超出预期。卡塔尔宣布退出欧佩克,宣称完全是因为技术原因。再加上前不久在波兰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仍在发酵的沙特记者卡舒吉遇害事件等,近期直接或间接与石油有关的事件涵盖了大国关  相似文献   

17.
1986年的世界石油市场动荡多变,风云迭起,油价曾从每桶28美元骤跌至10美元以下。在这场新的石油危机中,蜚声多年的“石油巨星”亚马尼“陨落”了,而一颗新星却在国际石油舞台上升起,他就是现任欧佩克主席、尼日利亚石油资源部部长哈吉·里尔瓦努·卢克曼。1938年卢克曼生于尼日利亚北方卡杜纳州的一个穆斯林家庭。也许是伊斯兰教的严格训练,造就了他办事认真、待人谦恭的性格。他  相似文献   

18.
利用ARCH类模型,对2007年6月8日至2009年10月8日间国际WTI原油价格日数据的波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今国际原油价格收益率呈现明显的GARCH效应,国际油价受期货市场价格和其他短期因素影响较大,并呈现较长的持续性.各国应充分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后形成的全球市场体系,依靠能源在全球的高度流动性寻找石油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海湾地区蕴藏着世界上2/3的石油,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油库。回首近30年国际石油价格的起落,无不与中东战乱息息相关。二战结束后直到70年代初,由于西方石油财团几乎完全控制和垄断世界石油的产销,石油标价很低,大体维持在每桶1至3美元之间。1973年阿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产油国以石油为武器,抗击美国和西方大国偏袒以色列的政策。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对西方的垄断和掠夺也积怨已久,遂趁势决定逐步提高油价,至70年代末,每桶涨到12至14美元,约为阿以战前的四五倍。  相似文献   

20.
财经剪贴     
油价突破历史真正高点3月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一度升至每桶103.95美元。在1980年,纽约市场油价曾达到每桶38美元。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如果以今天的美元计算,纽约市场油价的真正历史纪录应该在每桶103.76美元。经过连年飙升后,目前纽约市场油价不仅创下了名义上的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