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成分宇宙中稳定粒子的质量和半径估算   总被引:35,自引:13,他引:22  
讨论了多成分宇宙中稳定粒子的基本性质,用宇宙演化中的自由流阻尼标度理论统一估算了经典黑洞、普郎克粒子、核子、电子、暗物质粒子、光子的质量和半径,量级与某些已知数据相符,得到宇观与微观世界通过普朗克粒子发生相互关联,核子则是两者的明显分界,不同领域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在牛顿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框架中有效势的特征,对比了广义相对效势和两种伪牛顿有效势(PW有效势力和LC有效势)所对应的最内稳定圆轨道半径和放能效率,结果表明,PW有效势能很好地描述检验粒子在Schwarzschild黑洞赤道面上的轨道特征,LC有效势也能较好地模拟检验粒子在Kerr黑洞赤道面上的轨道特征(顺行粒子向快转黑洞吸积的情况除外)。  相似文献   

3.
据宇宙演化的自由流阻尼标度理论,计算了最小宇宙、最小黑洞的质量、半径(即视界)和密度、所得结果与观测数据较好相符。且四种相互作用强度都可用Planck粒子统一表达,所得结果与实验很好符合。  相似文献   

4.
在Vaidya-Bonner-de Sitter时空中,研究了黑洞的标量粒子的量子热辐射。采用共形平直方法,确定了黑洞内外视界和宇宙视界的准确位置,得到了黑洞外视界和宇宙视界的温度。通过解弯曲时空中的Klein-Gordon方程,获得标量粒子的热辐射谱,粒子在视界上的电势能起化学势的作用,当该黑洞电荷为零时,以上结果就是Vaidya-Bonner-de Sitter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宇宙起源及宇宙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宇宙早期核子概念,认为宇宙不是起源于时间为0、空间为0的点大爆炸,而是起源于t=10-62s,T=1051K,r=10-52cm“超微黑洞”的大爆炸.爆炸后宇宙是一个光子热平衡态和引力束缚态共存的系统,光子热平衡态占优势,迫使宇宙膨胀.tc=10-35s,宇宙对应的温标为1014GeV,并在tc=10-35~10-32s间发生暴胀、相变.暴胀、相变中形成的多成分粒子宇宙,是现时粒子的超对称性伴子,有较大的质标.“中性微子”质量m-U0e,B=230 GeV,它是暗物质,当暗物质使宇宙总质量多得过了头,宇宙即由膨胀转入收缩.  相似文献   

6.
“前宇宙”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热大爆炸标准模型认为膨胀的宇宙来源于时刻tc=0,空间rc=0的点大爆炸,不断受到责难.若把天体、粒子的质量、半径统一计算式延伸到超越Planck尺度,则得宇宙源于"超微黑洞"的大爆炸;最近,人们又提出膨胀的宇宙来源于"前宇宙"的爆炸,又一次否定了点大爆炸之说.两者异曲同工.近期,作者发现在相对论、量子理论、统计理论制约下"超微黑洞"与"前宇宙"的某些新奇性质.  相似文献   

7.
首次拍摄到特大黑洞喷射强粒子使用强大的射电望远镜拍摄到特大黑洞正喷射超动力粒子,使科学家们首次看到这些宇宙喷射是如何形成的。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08年4月24日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上。特大黑洞形成于许多星系的中心,  相似文献   

8.
从带宇宙项带电时空中的二维线元入手,利用D irac方程研究旋量粒子的Hawk ing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在含有宇宙带电时空中,不仅存在黑洞视界,同时也存在宇宙界且在宇宙附近同样存在类似黑洞视界的Hawk ing辐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研究球对称黑洞性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Vaidya-Bonner-de Sitter时空中,研究了黑洞的标量粒子的量子热辐射.采用共形平直方法,确定了黑洞内外视界和宇宙视界的准确位置,得到了黑洞外视界和宇宙视界的温度.通过解弯曲时空中的Klein-Gordon方程,获得标量粒子的热辐射谱,粒子在视界上的电势能起化学势的作用.当该黑洞电荷为零时,以上结果就是VaidyaSchwarzschild-de Sitter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宇宙早期粒子与现时粒子的质量、半径和电磁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引入宇宙早期核子概念,讨论了它与现时核子的质量、半径间存在的差别,多成份宇宙中的其它粒子e、vc、γ,也同样存在这种差别,据此计算了三代轻子的“反常质量”与“反常磁矩”,现时轻子的“反常磁矩”反映了轻子存在亚结构的可观测效应,宇宙早期轻子的“反常磁矩”被大削弱,可视为类点粒子。  相似文献   

11.
用宇宙演化的自由流阻尼标度理论,计算了宇宙及恒星级黑洞的最小质量、视界和密度,与实验观测较好相符。算得天鹅X-1视界的下限。指出Planck粒子不仅给出了字观天体和微观粒子的相互联系,而且四种相互作用强度,也可用Planck粒子作出统一解释,并与实验很好相符。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在室内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时实现感知面积完全覆盖特定区域,在2.4 GHz的ISM频段,依据对数距离模型,分析了因天线高度不同引起的节点有效覆盖面积的变化问题,讨论了有效通信半径与有效感知半径的关系。在传统的平面节点部署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天线高度等环境因素的室内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快速部署方案,定义了部署规则和补充规则,从而避免了因天线高度变化而引起的感知黑洞的产生。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保证规定区域的完全覆盖,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强黑洞”即宇宙在爆胀、相变中产生的“原生黑洞” ,它的寿命末期爆炸可能产生GeV ,TeV量级的超高能γ暴 .利用宇观天体———微观粒子的质量、半径统一计算式得到“强黑洞”的mH.S、rH.S ,结合黑洞热力学理论 ,讨论了“强黑洞”的发射率 ,寿命 ,γ暴能区以及爆炸持续时间 ,与基本粒子模型获得的结果基本相符 .对planck粒子大小的原生黑洞也作了类似讨论 ,但无数据加以对照  相似文献   

14.
根据Hawking的黑洞理论及Davies的标量粒子的产生性质,可知以加速度α在闵可夫斯基真空空间中运动的观察者,将观察到的热辐射。本文提出宇宙背景辐射可能是由具有加速度的宇宙线粒子在量子场真空中所引起的效应,并指出按这个观点可定性解释新近所观测到的宇宙背景辐射普对谱朗克谱的偏离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黑洞是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和时空结构的必然产物,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奇特概念。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为黑洞说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后德国人施瓦茨希尔计算出爱斯坦广义相对论复杂场方程的一个解:对于质量M相当于一个太阳的天体,其半径坍缩到3公里以内时,就会形成黑洞。目前,黑洞已经不仅仅是预言中的纯理论概念了;大多数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认为,宇宙中既然存在白矮星、中子星,如  相似文献   

16.
丁少航  方立青 《江西科学》2010,28(6):740-743,751
天文观测发现了暗能量的存在,因此可以讨论暗能量所包围的静态球对称黑洞。运用了Parikh的量子隧穿模型,研究了Quintessence黑洞的量子隧穿过程以及黑洞遗迹问题。结果表明,在能量守恒的条件下,黑洞外视界和宇宙视界处的粒子出射率与Bekenstein-Hawking熵有关,辐射谱不再是严格的纯热谱。在考虑一级修正后得到具有对数项的粒子隧穿几率,并讨论了黑洞遗迹的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刘胤 《青年科学》2009,(10):12-13
黑洞是我们宇宙中最奇怪、最神秘的物体,它们像宇宙中的真空吸尘器,能吞没靠近它们的任何东西,不论是大头针还是体积是太阳1亿倍的星体,黑洞都能吞没。它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在时空中穿梭。宇宙中人类所认知的星体有2000亿个,天文学家相信在宇宙中有无数个黑洞,通过对黑洞深处的研究将揭开宇宙形成的奥秘。  相似文献   

18.
强黑洞(原生黑洞)的物理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早期宇宙暴胀、相变中产生的“强黑洞(即原生黑洞)”的能量密度和温度等物理性质,认为它是由核子发生连续相变后由大量超微夸克组成的具有统计热平衡性质的高温、超高密物态.对“强黑洞”的寿命、爆炸持续时间和能量发射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它可能是超高能宇宙γ暴的最佳对应天体.文中也指出了现时核子与宇宙早期核子物理性质的显著区别,从而解释了宇观天体-微观粒子的质量、半径统一计算公式中出现的不相容性规律.  相似文献   

19.
电磁加速黑洞的视界温度与宇宙监督假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荷电荷磁直线加速黑洞时空中得到了Dirac粒子的动力学方程在视界附近的渐近解,详细研究了这类黑洞在视界附近的温度函数,给出了宇宙监督假设的一种等价表述。  相似文献   

20.
树的最小Laplace谱半径的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西英等运用树的一些结构变换和运算,排出了具有最小Laplace谱半径的前7棵n阶树.基于此,进一步运用图的嫁接、剖分和收缩等运算,继续这个顺序,将具有最小Laplace谱半径的n阶树从第8棵排至第11棵,从而得到了Laplace谱半径最小的前11棵n阶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