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林秀 《科技信息》2010,(18):151-151
短篇小说《鼻子》是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作。作者运用借古喻今的手法,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巧妙的构思和幽默的情趣表现了小说的主题。以犀利的文笔揭示了主人公禅智内供自尊心的虚伪和脆弱,同时也刻画了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心态,辛辣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自私、虚荣和冷漠。引发人们的沉思。  相似文献   

2.
《鼻子》是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他取材于历史,用旧事写新意,探索人性中的利己主义,鲁迅在芥川龙之介的影响下开始了历史小说的创作,《奔月》非常具有代表性。以《鼻子》和《奔月》为中心,从人物形象塑造、体现的社会性与哲理性、艺术手法的异同三个方面比较鲁迅和芥川龙之介历史小说之间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3.
《杜子春》是芥川龙之介的经典童话之一。他以神话传说为题材,反映母子之爱伟大的深刻主题。他通过对地狱、猛虎等的描写,表现了他对野性之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评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杜子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子春》是芥川龙之介的经典童话之一。他以神话传说为题材,反映母子之爱伟大的深刻主题。他通过对地狱、猛虎等的描写,表现了他对野性之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酒虫》描述了主人公刘大成与酒虫间的故事,僧人和孙先生的登场也铺垫了情节的发展。在《酒虫》中芥川I通过作品把个人情感内化,来隐微阐述自己的思想。本文首先通过对刘大成与酒虫关系的分析,指出被酒虫控制着灵魂的刘大成所进行的自我救赎。继而通过对孙先生的解读,进一步指出同样作为旁观者的芥川对当时社会的隐微反讽。  相似文献   

6.
《仙人》是日本大正时期重要作家芥川龙之介(R·Akudagawa)的初期作品。从《仙人》与《聊斋志异》中《小二》、《雨钱》、《鼠戏》诸篇的比较中,可以发现芥川的《仙人》深受《聊斋志异》的影响,芥川的创作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并具有独创性。  相似文献   

7.
芥川龙之介创作的短篇小说借古喻今,抒写了超越时空的人性中的共通问题.以《罗生门》、《竹林中》为例,分析了人性中善与恶并存的观点和利已主义的心态等,探讨了芥川龙之介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8.
秦宇庆  邵慧燕 《科技信息》2009,(36):I0138-I0139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最为出色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一直以来就是评论的热点。而《地狱变》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与人性的矛盾也是众多评论者追捧的焦点。笔者将从作品中各个具有鲜明矛盾性格的主人公入手,分析其矛盾性格所代表的本义,以此为入口来探寻芥川龙之介的矛盾性格以及矛盾人生,并对其对于解决艺术与人性矛盾的方法及选择略作探析。  相似文献   

9.
从《地狱图》看芥川龙之介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晶 《长春大学学报》2003,13(1):109-110
通过对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地狱图》的分析,阐明了芥川龙之介的人生观和艺术观,即追求艺术、崇尚艺术、为艺术无所顾忌的艺术至上思想。  相似文献   

10.
<母>是芥川龙之介创作后期的代表作品之一.母性与人性本是毫无冲突的,母性是人性的一种表现方式,广义的人性也涵盖着母性.但在小说中,两者却违背常理的发生碰撞,成为表现"探索人性"这一文学主题的特殊方式.从心理描写和作品主题两方面进行剖析研究,让读者进一步体会芥川丰富的文学表现力,从全新的角度理解其作品.  相似文献   

11.
12.
原作和译本,无论是科学的还是文学艺术的,都负载着双重使命:记录和传播。科学文本与文学文本历来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践行自己的使命。然而,将科学与文学有机地结合,来传递一种观点或理念,似乎更加有效、更具魅力、更能被人接受。文章基于《寂静的春天》的原作与译本的部分内容,就科学与人文结合所产生的独特艺术魅力及其对读者的影响作一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运用风格的形式标记理论,以词语标记为例,从名词、动词以及形容词的翻译入手,分析《红与黑》三个汉译本词汇层面的风格翻译得失。指出翻译过程中若能成功使用词语标记,可以较好地保持原作风格。  相似文献   

14.
论芥川龙之介《南京的基督》中的“童话”与“事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芥川龙之介一直被视为理性派作家,然而在芥川的作品中却处处流露着对理性的怀疑,"理性的无力"是芥川作品的一大主题。以芥川创作于1920年的小说《南京的基督》为考察对象,通过对文本的具体分析,论证了文本中由年轻的日本旅行家内心的思考所揭示出的基于理性的"事实"是不可能打破由女主人公宋金花的确信所构筑的"童话"世界的。并进一步指出作品中这样的设定体现了芥川对包括西方理性主义在内的近代文明的权威性的反思与怀疑,而这正是芥川文学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5.
自从翻译的文化转向以来,在翻译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文化因素。在当今各国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如何较为成功地进行文化空白的翻译转换,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试通过分析珍妮.凯利和茅国权翻译的《围城》英译本,归纳总结解决翻译中文化空白问题的三种有效策略:归化策略、异化策略、阐释空白法。  相似文献   

16.
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含"龙"的词语为对象展开语义考察,探寻中华民族龙文化和民族性格的深层动因。论文认为,中华民族龙文化的核心是基于对"龙"(大自然)强大威力的认识,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龙"由敬畏到敬爱的情感。这种情感释放出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重要特点——多畏惧,善忍耐。  相似文献   

17.
曾雯洁 《科技资讯》2013,(1):244-245
粤剧(曲)是广东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不但深受广东人喜爱,而且深受云、桂人民和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华人的喜爱,是中国最先走向世界的剧种。因此,将粤剧翻译成英语有利于粤剧和中国文化在海外进一步传播。但目前已翻译成英语版本的粤剧数目稀少,而且翻译得并不十分到位,其原因是粤剧翻译存在几个难点。本文以著名粤剧《帝女花之香天》试论述粤剧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不仅是传递信息的方式,也是传播文化的途径。在各国积极参与文化交流的时代背景下,典籍作为各民族传统文明和文化的精髓,其翻译无疑是让世界了解其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中国的《红楼梦》的英译为例,借助奈达的文化因素分类法,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的角度阐述典籍翻译的文化传播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驰 《科技信息》2012,(30):209-210
关于人称的研究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在日语的普通的会话中,有极力避免采用人称代名词的倾向。在日语中,通常尽量不使用人称代词,而是通过词尾的变化或者直呼其名来取而代之。比方说,「それ、ちょっと渡してもらえる?」这句话虽然没有出现人称代名词,但是它的意思却是显而易见的。通常的日语中像「あなた、それを私に渡してもらえる。」这种说法是不存在的。但是在汉语中,如果没有人称代词就无法正常表达了。在汉语中由于没有词尾的变化,所以人称代词在会话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方说,如果把「把那个给我」说成了「把那个给」,那么对方就会不知所云,当然对话也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了。与日语中人称代名词的使用频率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语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相当之高。可见日语和汉语分别在使用人称代名词的时候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