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心理压力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压力事件作出反应而形成的一种持续紧张的、综合性的心理状态。适度的、短暂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而过度的、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对活动的正常开展产生消极影响。在工作中,高校青年教师经常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本文拟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及其应对方式进行分析,希望给高校青年教师带来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处于职业发展起步阶段的年轻群体,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工作、生活与发展压力。三重压力直接或间接负向影响着青年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与生活满意感,其生存状态令人堪忧。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并尽快改善青年教师的生存状态,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主力军和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新生力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丁晓红  李宝富 《科技咨询导报》2009,(30):118-118,148
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问题应当引起充分重视,这不仅关系到青年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而且关系到教育发展和教学质量。本文根据国内国际教育形势对高校青年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心理需求特征,探讨了如何改善高校青年教师心理状态,促进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师的主力军,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到我目的高等教育发展。文章讨论了高校青年教师角色转变中存在的问题,相应的心理调适策略,井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青年教师是高校跨世纪的教学科研骨干力量,稳定青年教师队伍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优化高校青年教师的竞争环境、生活环境、成才环境、情感环境和生长环境是促使高校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并进而起到稳定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作用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校青年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影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工作效果与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职业倦怠的原因可以为高校预防和消除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提供参考。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主要有工作负荷重、评聘压力大以及经济收入差、从教意愿低等方面的原因,缓解青年教师职业倦怠需要国家、社会舆论、高等学校和青年教师个人的多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阮志勇  朱伟 《科技资讯》2011,(1):212-212
本文重点调查和分析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程度及来源,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适合高校青年教师舒缓职业压力的方法,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适应能力,促进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萍 《科技信息》2008,(14):154-155
青年教师在高校各部门工作的第一线,承担了大量的教学、科研和行政性任务,同时还面临着教师角色的适应、婚姻与家庭、住房、未来职业定位等问题的挑战,因此高校教师是职业压力的高发人群。本文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形成的原因、后果、及解决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高校青年教师在入职初期的社会心理、价值取向等特征影响着其自身的职业发展和学校建设。如何顺利地度过过渡期,积极规划教师职业生涯,对青年教师本身及对高校教育管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罗洁颖 《科技信息》2010,(12):16-16,18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学历压力,形成学历压力的主要原因是:科研压力、大学教师的特殊角色及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本文分别从教师个人层面和学校层面提出了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师肩负着社会的重托,承担了很多身心压力,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采用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理学院医学类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依据所得结论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选用SCL-90对新疆克州某市的126名小学数学双语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评估,以了解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双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边疆地区小学数学双语教师SCL-90得分低于地方成人,且差异显著(P0.01),其中有11%的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心理反应和障碍,同时,这些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不同教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由此可见,边疆小学数学双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社会的积极关注,建议加强学校、家庭、教师三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共同推动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老年人社会支持获得情况及这一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影响,有助于较为客观地把握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通过从某高校退休教师中随机取样并进行统计分析,认为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该对男性老年人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了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对平顶山市225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1)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普通人群,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24.3%;(2)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中学教师好;(3)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上、年龄上和所教课程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推动人类社会身心健康发展的永恒事业,教师队伍素质高低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关系青年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已迫在眉睫。文章探讨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素质,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体育教师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发现,压力是引发各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应对方式是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高校教师的个性特征是决定其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但对于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机制还缺乏一定的认识。今后应重点研制本土化、科学化的测量工具,以便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客观地评估。  相似文献   

17.
试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芳 《泰山学院学报》2004,26(2):108-111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是当前教育理论研究中热点问题之一。两者既有区别又联系密切,彼此结合起来能相互促进: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和依托;心理健康教育能增强道德内化的效果,为德育提供新的途径,完善德育内容,改善德育的学生观和教育观。两者有机结合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一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者的心理学素养;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价值参与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内容应该设置为五个部分,按照所占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能力素养、身心健康素养、知识素养、师德素养、培训目的,而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方法应该以受训者为主体,多采用观摩学习和专家指导实践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9.
李玉芬 《科技信息》2011,(23):I0013-I0014
高校教师身心健康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关系着高校长足发展和深化改革的步伐。作为高校教育的新型特殊教育,高职院校教师还扮演者新的角色,因此,了解和改善高职教师的身心健康状态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五所高职院校教师进行问卷,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在高职院校建立教师体育俱乐部,通过长期持续的体育锻炼以缓解和改善高职教师的亚健康状态,提高工作生活效率,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操。  相似文献   

20.
对四川革命老区的典型代表县——南江县135名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教师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表明:总体各因子与常模差异显著;女性教师各因子与常模差异显著,男性教师少数因子与常模差异显著;24-34岁教师各因子与常模差异显著,35-45岁教师只有少数因子与常模差异显著.由此可见,四川革命老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与全国存在差异,并且在性别与年龄上存在不同的特征;女性与年轻教师的心理健康更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