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根据第一系列过渡元素的结构特点,揭示了其水合离子的电子光谱与谱项之同的关系,阐述了第一系列过渡元素水合离子颜色的成因,是由于d ̄n组态的离子在配位场对称性所确定的各谱项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高热能、高硬度水合离子固体燃料的又一合成方法,探讨了硬脂酸,氢氧化钠和水的用量及其它添加剂对产品的合成工艺及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固体燃料的适宜工艺条件和定型配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高热能、高硬度水合离子固体燃料的又一合成方法,探讨了硬脂酸,氢氧化钠和水的用量及其它添加剂对产品的合成工艺及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固体燃料的适宜工艺条件和定型配方。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离子极化作用对晶体构型和化合物颜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水合三氯/溴化铬配合物离子在水溶液中浓度的方法.选择的色谱条件为:Dionex IonPac CG12型阳离子保护柱(4×50 mm),Dionex IonPac CS12型阳离子分离柱(4×250 mm),流动相为甲磺酸水溶液,其流速为2 mL/min,梯度洗涤,20 mL定量进样环,可见光/紫外线吸收检测器检测波长420 nm.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为研究三价铬配合物配位体取代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机理提供了理想的分析方法.应用此方法对水合三氯/溴化铬的水合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求得其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6.
镧系硝酸盐高水合物晶体结构迄今未进行系统分析,可能是因为它们易吸潮而难于进行测定。本文报道了题目化合物的制备和结构。[Dy(H_2O)_4(NO_3)_3]·2H_2O的单晶用RASA-ⅡS(RIGAKU)全自动四圆单晶衍射仪收集衍射数据进行结构分析,最终偏离因子R=0.142.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 P,晶胞参数α=0.6703(4)nm,b=0.9048(5)nm,C=1.1535(8)nm,α=70.60(5)°,β=89.08(6)°,γ=69.23(5)°,z=2.结构分析证实:晶胞中有两个[Dy(H_2O)_4(NO_3)_3]·2H_2O分子,镝与3个NO_3~-及4个H_2O中的氧原子形成10配位的畸变20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7.
水合氧化铈的表征及其对氟离子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研究了CeO2 ·nH2O的表面特性,测定了CeO2·0.61H2O的表面电荷密度.依据溶液配位化学模型,求取了CeO2·0.61H2O颗粒表面配合反应的基本参数,并采用两种方法计算了其与F- 的表面配合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晶体场导致稀土离子“能级分裂”和4 fN组态内单光子跃迁的宇称禁戒的“部分解除”的基础上,讨论了该组态内单光子、双光子跃迁及电子拉曼散射几率计算的国际动态,总结了我们在此领域的工作并提出了进一步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晶体场导致稀土离子“能级分裂”和4 f^N组态内单光子跃迁的宇称禁戒的“部分解除”的基础上,讨论了该组态内单光子、双光子跃迁及电子拉曼散射几率计算的国际动态,总结了我们在此领域的工作并提出了进一步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晶体场导致稀土离子"能级分裂"和4 fN组态内单光子跃迁的宇称禁戒的"部分解除"的基础上,讨论了该组态内单光子、双光子跃迁及电子拉曼散射几率计算的国际动态,总结了我们在此领域的工作并提出了进一步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11.
以[NEt4]3[Fe(CN)6]和[Mn(Ⅲ)(SB)S1S2]ClO4(SB,席夫碱=5-CH3salophen (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和5-CH3salen (双水杨醛缩乙二胺),S1和S2为H2O或CH3OH)为单元,室温下组装得到了新的化合物,并进行了相应的表征.结合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和热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席夫碱配体的空间位阻不同,化合物的结构也有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包含杂多酸[SiCo(H2O)W11O39]6-(SiCoW11)和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的多层膜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SiCoW11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pH的影响,初探了反应机理.逐层的循环伏安行为表明膜的增长均匀,峰电流随膜层数的增加而增加,与其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行为相比,多层膜中的SiCoW11对BrO-3和NO-2体系的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金电极上巯基修饰单链DNA对[Fe(CN)_6]~(3-/4-)的电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制简易非标记脱氧核糖核酸(DNA)电化学传感器,制备了固定在金电极上的DNA探针.研究了铁氰化钾在裸金电极、巯基化单、双链DNA(HS-ssDNA, HS-dsDNA)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探讨了铁氰化钾浓度和离子强度对[Fe(CN)6]3-/4-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低离子强度下,HS-ssDNA对[Fe(CN)6]3-/4-的电化学行为有电催化作用,导致[Fe(CN)6]3-/4-在HS-ssDNA修饰的金电极(HS-ssDNA/Au)上的峰电流远远大于在裸电极上的峰电流;而HS-dsDNA则没有这种电催化活性;电极上的DNA杂交后阻碍了电子的传递,导致HS-dsDNA修饰金电极(HS-dsDNA/Au)上的[Fe(CN)6]3-/4-的电化学行为消失;巯基修饰的单链DNA对[Fe(CN)6]3-/4-的电催化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XRD、IR等手段证实了在等温低热条件下[Ni(NH_3)_6]Cl_2与 NaNO_2发生了固相配位取代反应获得trans-[Ni(NO_2)_2(NH_3)_4产物。采用气相色谱研究了[Ni(NH_3)_6]Cl_2的热分解行为。说明取代反应是按SNI机理进行的,并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利用XRD研究了反应的动力学。采用计算机以最小二乘法进行曲线拟合,计算出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个镍-多吡啶配合物[Ni(dmbpy)3](H2O)(ClO4)2(dmbpy=4,4’-二甲基2,2’-联吡啶),并通过室温挥发法培养了该配合物的单晶.单晶X-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主要晶体学参数为:a=11.192(13),b=14.444(18),c=14.468(18),α=84.86(2)°,β=76.691(19)°,γ=68.24(2)°,V=2114(4)3,Z=2.配合物分子由1个单核镍阳离子单元[Ni(dmbpy)3]2+、2个高氯酸根阴离子和1个水分子组成,配合物中镍原子的配位环境为六配位的八面体构型,3个dmbpy分子以双齿形式和1个镍原子配位.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该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与CT-DNA之间存在静电和插入两种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苯并18-冠-6与Na2[Ni(mnt)2](mnt=丁二腈烯二硫醇阴离子,[C2S2(CN)2]2-)的反应,得到配合物[Na(B18-C-6)(H2O)]2[Ni(mnt)2].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X-射线单晶结构衍射对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体学数据a=1.015 4(2),b=1.209 7(3),c=2.101 1(5)nm,β=101.085(3)°,V=2.532(6)nm3,z=2,Dcalcd=1.371 g/cm3,F(OOO)=1 092,R1=O.040 8,wR2=O.088 3.配合物由两个[Na(B18-C-6)(H2O)]+配阳离子和一个[Ni(mnt)2]2-配阴离子组成,配阴离子[Ni(mnt)2]2-中的氮原子与[Na(B18-C-6)(H2O)]+的钠原子成键,与钠原子配位的H2O与冠醚氧原子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了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7.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光谱方法研究了配离子[zn(phen)2]^2 (phen=邻菲咯啉)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在DNA存在下,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产生了明显的减色效应。DNA的碱变性曲线在配合物的存在下向pH值增大的方向移动,增色效应减小.荧光光谱表明EB(溴化乙锭)-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随[zn(phen)2]^2 的加入而迅速减弱,表明锌的邻菲咯啉配合物与DNA之间发生了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合成复盐K3Fe(C2O4)33H2O,利用TG-DTG技术分析它们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并用微分法中的Achar法和积分法中的Coats-Redfern法对热分解的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研究,推测出可能的热分解反应机理,求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19.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Na2S与Na2[Fe(CN)5NO]反应得到的紫色混合水溶液的稳定性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此紫色化合物极不稳定.进一步用显微熔点测定仪、红外光谱等仪器对该紫色混合液的分解产物-黄色针状晶体进行了鉴定,最终确定该晶体为黄血盐Na4[Fe(CN)6].3H2O.这一研究对Na2[Fe(CN)5NO]鉴定S2-的实验现象有更进一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AgNO_3和a-ph_2ppy,(a-(C_6H_5)_2P(NC_5H_5))在加有少量H_2O_2和NaOH的C_2H_5OH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标题化合物的灰黑色晶体。属四方晶系,空间群P4_1,a=1.300nm,C=4.076nm,v=6.884nm ̄3,Z=8,D_c=1.67gcm ̄(-3),R=0.059,r_ω=0.072.每一不对称单元中存在二套独立而结构基本相同的[Ag_2(a-ph_2PPy)_2] ̄2+,它的二个Ag原子和二个a-ph_2PPy中-N-C-P-桥的N,P原子联接成为一个稳定非共面八员环,而环内Ag,Ag间距分别是0.314,0.3l0(nm),均未成键。不对称单元中的二个八员环通过的O原子与环上Ag原子的弱成键而具有结构联系。环内还出现了罕见的三配位Ag原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