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通过把经典美剧《越狱》4季共80集的英文字幕和中文字幕做成一个小型翻译语料库,并借助平行语料库检索软件ParaConc,对该字幕翻译进行了穷尽分析.研究发现,在《越狱》的汉语字幕翻译中,虽然有悖于前人字幕翻译理论中的“瞬时性”和“无注性”,但是加注译法普遍存在于该部影视剧的始末.具体来说,加注译法主要运用于文化词语、双关语、晦涩冷僻词语、实时画面信息、外语对话场景等.  相似文献   

2.
由于文化负载词在译语中缺乏对应语,因此如何成功地翻译电影字幕中的文化负载词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文化负载词的字幕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域。以"三维"翻译原则为指导和判断标准,结合电影字幕翻译实例,探讨生态翻译学对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启示,以期获得最佳译文,从而更好地促进中英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万华林  胡光磊 《科技信息》2009,(20):124-125
电影字幕翻译有其独特性,受约束的因素也多,如何忠实的翻译原声电影的字幕,目的性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依据目的性理论,归化和异化当是解决字幕翻译的有效途径,以实现电影字幕的功用。  相似文献   

4.
电影字幕翻译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由于受到技术和语境的约束,电影字幕翻译对译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字幕翻译应尽可能地产生最佳关联,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分析电影《赤壁》的字幕翻译,归纳出一些可行的字幕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电影字幕的翻译过程就是电影创作者与译者进行交流的过程.本文从语用学理论合作原则的角度探讨电影字幕翻译,以《铜雀台》的字幕翻译为个案,阐述了合作原则的基本准则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提出了传递适量信息、忠实传递信息、强调主要信息和表达清晰通俗等四个字幕翻译准则,以期促进字幕翻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电影《建国大业》的字幕翻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春梅 《科技信息》2009,(34):I0122-I0122
本文从德国翻译学派的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角度,以电影《建国大业》的字幕翻译为案例,浅析译者在该影片字幕翻译中所选取的翻译策略。针对字幕的特点,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字幕翻译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起到了使观众很好理解中国文化,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电影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力载体。近年来,众多学者从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三维转换视角评析众多影视的字幕翻译,但对电影《百鸟朝凤》的相关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根据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理论,以《百鸟朝凤》电影字幕为文本,总结该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与难点,运用归化、释义、转移等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评析该电影的字幕翻译,以期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对外的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译理论无法适应电影字幕翻译的复杂性和特殊要求。由德国威米尔等学者提出的目的论,为字幕翻译的研究开辟了新视角。本文结合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试图回答目的论能否指导字幕翻译,译者如何在目的论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技巧。  相似文献   

9.
影视翻译属于文学翻译,影视剧字幕的翻译对于文化交流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以电影《夜宴》为例.试图从Sperber和Wilson关联理论和Gutt的翻译现角度,探讨影视剧字幕的翻译,指出影视剧字幕的翻译必须遵循关联原则。  相似文献   

10.
随着跨文化传播的不断深入,电影逐渐成为大众传播领域的重要媒介之一。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别的文学翻译形式,也是消除语言障碍促进文化传播的媒介,在电影的推广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从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入手,通过对《风雨哈佛路》翻译实例的分析,从语言层面、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等三个方面论述功能对等理论对于电影字幕翻译的指导性作用,以使得原语电影的文化特色以及语言文体等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创造性再现。  相似文献   

11.
蓝兴 《科技信息》2010,(24):159-159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共存于英文电影的汉译中并且相互补充,本文以电影《时光隧道》的英文字幕为例,着重分析归化与异化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郭江静 《科技信息》2010,(24):I0161-I0161,I0165
哈提姆和梅森对字幕翻译中礼貌的论述是以Brown&Levinson的"面子理论"为基础,以字幕文本为话语分析的对象,分析原文中言语行为中体现出的礼貌是否准确地传递到了译文中。本文试图在此模式框架下分析电影《生死朗读》的中译本,并试图提出如何在字幕翻译中达到"礼貌等值"。  相似文献   

13.
阮薇 《海峡科学》2012,(9):76-77,80
该文以《金陵十三钗》的字幕翻译为例,根据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探讨如何将电影字幕中的情感信息有效地传达给观众,使外语观众获得与原语观众尽可能一致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4.
刘惠丽 《科技信息》2010,(10):154-154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跨国文化的强烈碰撞。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迅速流传开来。它不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了解其他文化的重要渠道。作为承载一部电影精髓的字幕翻译,更是重中之重。一部坏的电影不能靠好的字幕翻译起死回生,但一部好的电影却会因糟糕的字幕翻译而功亏一篑。我国的电影字幕翻译较之西方起步晚,发展缓慢,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电影字幕的翻译仍缺乏权威的指导和评定,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根据施莱尔马赫提出的异化与归化两种翻译途径,本文主要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来讨论电影字幕的翻译。因此,在电影字幕的翻译中,译者要尽量做到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并保持整副画面的清晰流畅。  相似文献   

15.
传统翻译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无法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助语料库进行翻译教学,学生通过探索式、发现式和"做中学"的活动发现、总结和归纳语言运用的特征和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适用于翻译教学的语料库主要有平行语料库,可比语料库和自建小型语料库。  相似文献   

16.
语料库翻译学经历了30年的发展,在理论探讨、翻译共性研究、翻译文体研究、翻译教学研究等主要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还有待拓展。目前,语料库翻译学正发生着理论思路与研究方法的转向:不再止步于量化统计和笼统概括,而是提倡结合文本内、外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质性解释;不再单纯以平行语料库或类比语料库为基础进行研究,而是提倡两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向琼 《科技信息》2011,(16):179-179
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以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为素材,分别从篇内一致、篇际一致和功能加忠诚原则等方面探讨翻译策略的使用及其效果。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个案研究,有助于功能翻译理论在电影剧本翻译实践中的运用和电影剧本翻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语料库翻译学经历了30年的发展,在理论探讨、翻译共性研究、翻译文体研究、翻译教学研究等主要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还有待拓展.目前,语料库翻译学正发生着理论思路与研究方法的转向:不再止步于量化统计和笼统概括,而是提倡结合文本内、外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质性解释;不再单纯以平行语料库或类比语料库为基础进行研究,而是提倡两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电影字幕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电影作品是声画结合的艺术,其翻译语言在逻辑性、艺术性、感染力等方面有更高要求。本文从电影字幕翻译的基本原则入手,通过具体实例对其翻译策略进行阐述分析,并指出英文电影作为二语习得者的有效多模态视听材料应大力引入翻译教学课堂,通过融会贯通电影字幕翻译的基本原则与策略来达到提高英语学习者翻译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从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出发,以研究历史对语言发展的影响为切入点,结合对电影<乱世佳人>字幕中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语言现象的分析,对语言的时代性及地域性差异作了分析比较.通过对该影片片段的实例分析,论证了"文化对应原则"对该片汉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