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fanierii)属啮齿目仓鼠科鼢鼠亚科,广泛分布于我国甘肃、陕西、宁夏等地,主要以植物的地下部分为食物,食性很杂,适应性强,粮作、蔬菜、杂草、果树及林木均遭受其危害。近年来,随着定西市林业建设的不断发展,造林面积迅速扩大,中华鼢鼠对林木的危害也日趋严重,目前已成为当地林业生产中发生面积最大、危害程度最重的自然灾害因子,直接影响当年新造苗木成活率和历年造林苗木的保存率, 相似文献
2.
应用鼢鼠灵防治中华鼢鼠,校正灭效84%,具有适口性好,施药方便,成本低廉,二次中毒机会少,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是理想的防治中华鼢鼠的灭鼠药物。 相似文献
3.
4.
5.
中华鼢鼠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德恒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7):132-133
中华鼢鼠是我国北方地区丘陵山区针叶林幼树最重要的害鼠。文章就该鼠的分布危害、形态特征、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等做了介绍,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7.
云杉幼林地中华鼢鼠防治阈值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经1996-1998年在祁连山、迭部山区调查,云杉(Picea asperata)幼林地内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 Milne-Edwards)危害幼树死亡率(y,%),与鼠口密度(x,只/hm^2)成幂函数相关:y=4.1791x^0.5439(R=0.9519),经济允许死亡率为0.82%。达到中国危害程度应进行人工防治的经济阈值(幼树死亡株率)为1.6%,鼠口密度为0.17只/hm^2。测定了不同初植密度林分的鼢鼠防治生态指标。 相似文献
8.
小陇山林区甘肃鼢鼠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营造生态公益林,是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培育后备森林资源的主要举措,也是改善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然而,林业害鼠对幼林的危害,则直接威胁着造林效果,特别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进程。本研究以小陇山林区甘肃鼢鼠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标准地调查、室内笼养实验等方法,对其生活习性、危害特征、生态控制对策、无公害化学防治、机械阻隔与化学驱避等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行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鼢鼠,俗称瞎老鼠、瞎狯、瞎鼠、瞎瞎和地老鼠等。是我省各地人工幼(果)林和苗圃常见的主要害鼠之一,广泛分布于秦巴山区和黄土高原地区,我县南部林区及耕地最多,北部少于南部,终生栖息地下洞穴,食性杂,不但啃食危害油松、落叶松、刺槐、苹果、山楂、枣、花椒、杏等多种幼树的根部,还严重危害农作物如小麦苗、玉米、油菜及蔬菜类,酿成植株死亡,致使幼林和苗圃缺株断行,成片被毁;农田大片空白,蔬菜有种无收。现介绍一种适合大面积防治中华鼢鼠的方法——吊杆法。一、吊杆的制作 相似文献
10.
陈彩平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3,(8):213-213
本文概述了鼢鼠的活动规律、繁殖情况、生活习性、贮食及洞道结构特点,分析了鼢鼠猖獗的原因,列举了鼢鼠的危害症状以及物理、药物等防治办法,为全县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灭治技术提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中华鼢鼠和罗氏鼢鼠阴茎骨的解剖,发现其形状呈背腹扁平、两端膨大、中央为一弯曲细柄状,略似亚铃形。罗氏鼢鼠远端部呈扁平三角形,中华鼢鼠远端腹面有一凹陷。对其长度和重量拟合以指数函数,罗氏鼢鼠为y=0.19e~(0.47x),中华鼢鼠为y=0.27e~(0.46x)。并进行了阴茎骨作为分类和年龄鉴定指标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中华竹鼠与甘肃鼢鼠对食物选择的适应机制,对它们的咀嚼肌及相关的骨学特征作了比较解剖,并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下颌运动方式及食物加工过程的咀嚼效率。结果表明:中华竹鼠下颌咀嚼以上下和左右运动为主,这种运动方式与其下颌关节窝呈卵圆形、左右侧颊齿列非平行排列及臼齿加宽等适应性结构有关;甘肃鼢鼠下颌咀嚼以水平面的前后向运动为主,该运动方式与其下颌关节窝里沟槽状、左右侧颊齿列平行排列等适应性结构有关。中华竹鼠的门齿切割效率与臼齿咀嚼效率均大于甘肃鼢鼠,暗示着前者比后者对树木的根系有着更大的破坏能力。 相似文献
13.
15.
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步骤,对影响鼢鼠发生趋势的生物因素、无机环境因素、人为干扰3个方面的9个指标的权数进行了判定和排序,确定了鼢鼠发生趋势预测系数. 相似文献
16.
近年银杏大蚕蛾危害严重。通过观察和调查明确了该虫对核桃的危害,阐述了其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提出了保护利用天敌、人工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7.
3种鼢鼠牙齿釉质超微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中华鼢鼠、甘肃鼢鼠和斯氏鼢鼠的分类地位,对它们牙齿釉质的超微结构做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3种鼢鼠的釉柱均属于釉柱分类中的第Ⅲ型,种间差异不明显;在中华鼢鼠的牙齿釉质中有许多彼此平行的纵行管道,但在甘肃鼢鼠和斯氏鼢鼠中未发现这种管道。这一发现有力地支持了甘肃鼢鼠和中华鼢鼠是两个不同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尤其是高压电输变电电磁辐射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文章介绍了高压电输变电电磁辐射的原理及特性,阐述了高压电输变电电磁辐射三方面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压电输变线路电磁辐射防治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