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人是没有今天的科学规范的。古人称某鸟为“鹘”,并没有今日“种”的概念。他们只是模糊地了解,大致有一些比较凶猛的鸟,于是就笼统地称之为“鹘”。这里面就必然会包含着不同种类的鸟。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有名的诗篇《义鹘行》中,所说的义鹘或健鹘,与宋朝的梅尧臣所说的苍鹘,就有不同之处。请看杜甫的原诗:  相似文献   

2.
《大宗师》篇所描绘的“寥天一”人生境界,给人以心灵羁绊大解脱的慰藉愉悦,假使单就这意义上看,《大宗师》置于内篇之中,自有其独特性,似乎不可或缺。但以《大宗师》篇文字与内外各篇相较看,就如读没一字无来历之诗,通篇都有似曾相识之感。文字重出者如“夫盲者无以与乎眉目颜色之好,瞽者无以与乎青黄黼黻之观”(《大宗师》)与“瞽者无以与夫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逍遥游》);有明显因袭关系者如“临尸而歌”(《大宗师》)与“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至乐》)。属于前者,至少可举出十余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苏轼《石钟山记》一文的解读 ,参照有关文献 ,认为文中的“鹘”字是指猛禽 ,鹰的一种 ,而非有些人所说的“鹘鹘”,一种似山鹊的小鸟。而“磔磔”是双音重迭象声词 ,模拟禽鸟的叫声。  相似文献   

4.
前人对《山海经》姑媱之山“(yao)草”的诠释,常常只抓住“服之媚于人”的致媚性能而忽略了其叶,其华、其实等植物特征。“(yao)草”虽为“媚草”,但并非媚草类的通称。“(yao)草”亦非“灵芝”。在先秦文献中“芝”并无神秘意义,“芝”被神化肇端于神仙方术家,谶纬之学将其神学符号化。李善注引宋玉《高唐赋》云:“精魂为草,窟日灵芝”,反映了战国后期神仙方术思想对楚文化的影响,是楚地原始巫风自然神崇拜向神道设教的圣物崇拜转化的一种表征。本文尝试将其致媚性能与植物形态结合起来加以考释,从而提出(yao)草即淫羊藿。  相似文献   

5.
尼采说过:“优良的锦言和警句,不管任何时代都和食物一样具有滋养,而且能活上几世纪。”格言就属于这样一类言语。 格言,又叫“锦言”“锦语”“箴言”“座右铭”“名言”等。《辞海》(1979年版)对格言的释义是:“可为法式的言简意赅的语句”。一般教科书都没有对格言下过大  相似文献   

6.
青色是地球的生命之母大海的颜色。青色的大海给人以神秘、深邃之感。日本四面环海,在日本最古四色中就有青色出现。本文结合《浦岛太郎》这部作品,论述作品中的情节设置与“青色”的象征含义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7.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别后相思,人情之常。《诗经》里有“一日三秋”(《王风.采葛》)、“甘心首疾”(《卫风.伯兮》)、“惄(ni)如调饥”(《周南.汝坟》)等语都形容相思之深。为把相思这种心理活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许多优美的诗句,如“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诗以《无题》名者一十六首;《蝶》诗之二、三,胡氏《戊签》作《无题》;又洪氏《万首绝句》于《留赠畏之》之二、三,亦作《无题》:总二十首。实则商隐之《无题》诗应多于此数。“其摘首二字为题,如《碧城》、《锦瑟》诸篇,亦同此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李集中以篇首二字为题者计三十七首,除以地名为题及题意自明者,余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蜉蝣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蜉蝣是一类原始而古老的昆虫。最早发现于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的琥珀中,距今至少已有二亿年的历史,是现存最古老的有翅昆虫。根据我国文字记载,早在东周(公元前625年左右)的《诗经》里就有“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蜉蝣掘阅,麻衣如云”的描述。西汉·刘安(公元前179—  相似文献   

10.
脉翅目(Neuroptera)褐蛉科(Hemerobiidae)在生物防治上是值得注视的一类天敌昆虫,成虫与幼虫均捕食蚜、蚧、虫卵及软体小虫,甚有益于农林果卉。貌似草蛉而较小,体多黄褐且多斑;复眼凸出,触角细长如念珠。四翅发达,停息时夹持体旁或略平复,前翅径分脉(Rs)至少2支多到10余支直接与径脉干(R)相连,与其他科先分出Rs再行分支显然不同;翅缘在各脉间有短小的缘饰,前翅前缘的横脉列大多脉分叉等,可区别于草蛉科。  相似文献   

11.
三  李商隐以其独特的无题诗及许多深情锦邈的恋诗而著称 ,成为我国文人恋情诗的代表。“春蚕蜡炬”与“秋水蒹葭” (民间情歌 )一样不朽 ;他丰富了我国爱情文学的宝库 ,开拓了抒情诗的新领域。但这却给他带来了“不幸” ,人们似乎觉得他只是一位“爱情歌手” ,而将他的政治抒情诗、咏史、怀古、咏物、感怀等等全都忽略了。甚或因此认为李商隐不过是“浪子宰相 ,清狂从事”(《载酒园诗话》)。鲁迅说 :“我总以为倘要论文 ,最好是顾及全篇 ,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 ,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 ,这才较为确凿。” (《题未定草·七》)李商隐绝不只是…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中运用色彩词来描写事物,自古有之。作家们和它的关系甚为密切,“雅咏棠华,或黄或白;骚述秋兰,绿叶紫茎”(《文心雕龙·物色》)。唐代诗人杜甫很重视色彩词的运用,范晞文《对床夜语》中说:“老杜多欲以颜色字置第一字,却引实事来。如‘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是也。不如此,则语既弱而气亦馁。”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通过“摛表五色”的手段,使事物具有形象化性质和生动丰富的情趣,展示给读者,让读者获得同样的感受,这种表达手段是不可忽视和低估的。  相似文献   

13.
二、美的耽溺——战时及战后初期文学创作及美学追求这一时期的主要创作有《雪国》(1935—1947)《山之音》(1949—1954)等。《雪国》可以说是以川端康成进入“魔界”前夜之作。在《伊豆的歌女》中,他那“孤儿乖僻的个性”由于爱的滋润而得以改变。而在《雪国》里,对纯粹美和满足欲望的追求既一分为二,塑造了叶子和驹子这样两位美丽而又截然不同的艺术形象;又合二为一,刻划了岛村这个耽溺子肉欲之中,又渴望纯粹之美的复杂形象。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套印术早在元至元年间已有发明,最初的套版是朱墨两色,现存最古的套印本即元末至元六年(1340)中兴路资福寺所刻、无闻和尚注解的《金刚经》。但当时套印术的应用并不广。直到明万历时,“套印”术才有了较大发展。最初的彩色套印,是在一块版上涂数种颜色,如花涂红,枝干涂棕,然后伏纸刷印。万历年间徽州滋兰堂刻印的《程氏墨苑》中的“天姥对廷图”、“巨川舟楫图”及万历刻本《花史》,便是这样刷印的。后来,又很快  相似文献   

15.
在古汉语中,常有这样一种前置宾语的句式:(1)“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孟子·腾文公上》)(2)“苟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3)“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左传·隐公三年》)(4)“寡君其及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相似文献   

16.
《战国策》是我国一部优秀的历史典籍。它不仅形象地记载了战国时期许多重要的史实,而且还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类型形象,为后世所叹赏和传颂。据笔者统计,在这部历史巨著中,作者所描写的各阶级阶层的人物共有四百多人。其中有君王将相,也有谋臣说客;有高才俊杰,也有游侠义士,乃至“鸡鸣狗盗之徒”,“引车卖浆者流”。研究和欣赏这些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对于我们了解作者“腾褒裁贬”(《文心雕龙·史传》)历史人物的价值标准,探究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美学思想,都是很有意义的。1.在《战国策》中,作者着力描写的一类形象是那些政治开明,目光远大,而且能富国  相似文献   

17.
叶文玲在《我的“长生果”》一文中写到:“在家对着一面花纹驳杂的石墙,我会呆上半天,构想着种种神话传说;路上遇到残疾人,我会黯然伤神,编织着他的悲惨身世.”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写文章要善于调动人的各种感官,启开人的思维,由此及彼,生发联想.联想和想象,就是由一个形象联想到另一个形象,由一个形象创造出另一个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再现生活的能力,它根据人们对现实的记忆,把事物想象得形象逼真.《文心雕龙·神思篇》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里的神思,指的就是想象力.联想和想象是艺术的翅膀,借助它,作者就浮想联翩,“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造出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意境.  相似文献   

18.
说起李商隐诗歌创作形式的特征,最明显的莫过于对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五更疏  相似文献   

19.
半个多年世纪前,鲁迅先生应好友许寿裳先生之请,为他的儿子许世英开列了一个“中国文学入门书目”。这个书目正如许寿裳先生所说:“虽仅寥寥几部,实在是初学文学者的必需翻阅之书,他的说解也简单扼要。”这个书目内容如下:一、计有功(宋人):《唐诗纪事》(四部丛刊本,又有单行本)。二、辛文房(元):《唐才子传》(今有木活字单行本)。三、严可均:《全上古……隋文》(今有石印本,其中零碎不全之文甚多,可不看。)四、丁福保:《全上古……隋诗》(排印本)。五、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可知名人一生中之社会大事,因其书为表格之式也。可惜的是作者所认为历史上的大事者,未必真是“大事”,最好参考日本三省堂出版之“模范最新世界年表”)。六、胡应麟(明人):《少室山房笔丛》(广雅书局本,亦有石印本)。七、《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其实是现有较好的书籍之批评,但须注意其批评是“钦定”的)。八、《世说新语》刘义庆(晋人清谈之状)。九、《抱朴子外篇》葛洪(内论及晋末社会状态),有单行本。十、《唐摭言》五代王定保(唐文人取科名之状态)。十一、《论衡》王充(内可见汉末之风俗迷信等)。十二、《今世说》王(明末清初之名士习气)。据孙伏园先生说,鲁迅先生这...  相似文献   

20.
去过北京西郊芦沟桥的游览者,都为桥栏杆上共有485尊可爱的石狮子迷惑,而且从来都认为它是狮子的形象。其实,它正是古代工匠对狮子犬的巧妙造型。《大自然》1993年第四期拙文《中国犬种的起源和进化》中已谈到北京狮子狗,并有插图。它是北京颇受宠爱的观赏犬种,形象颇似狮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