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林纾的翻译小说与近代社会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林纾被认为是守旧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实,无论是他的诗,还是翻译小说,都与近代社会思潮有诸多相因相合之处,如爱国主义,妇女解放,实业救国,改革维新等。林纾对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进步是起过积极推动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黄瑢 《科技信息》2010,(30):39-40
林纾的翻译理论主要体现在译作的序跋上,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忠实论"、"文风论"、"比较论"。从林译狄更斯小说可以发现林纾的翻译理论虽然生涩,其中对于狄更斯作品的评价也显粗浅,但还是触及了狄更斯及西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作品的一些基本特征。林纾的翻译理论产生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结合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小说观,为后来的翻译实践和小说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4.
狄更斯作为现实主义创作大师,林纾在对其作品进行译介与研究的过程中,对其现实主义创作特征颇多体会,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推介。林纾在翻译狄更斯小说的同时,以现实主义为中心,对狄更斯的小说创作进行了探讨,牵涉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的社会作用以及叙事艺术等很多基本的理论问题,在当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林译小说是林纾的主要文学业绩,也是其文学活动中最受重视的一部分。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有着多重身份:译者,读者,作者。林纾作为不懂外语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充当读者和作者的身份。结合文学批评中的接受美学理论,以林纾的读者身份为切入点,从读者的主体地位和读者与文本的视域融合两个方面来探讨译者的读者身份对译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江淑婧  邓新梅 《科技信息》2010,(20):I0181-I0181,I0184
韦努蒂的异化理论不是一种翻译策略,是在译文中表达的时外语文本和外国文化的一种道德态度.翻译策略的选择、外语文本的选择都可能产生异化的效果.他提倡异化的目的之一是可以彰显文化他者的差异,让目标语文化见证不同的价值观.本文将运用韦努蒂的异化理论来阐释林纾翻译作品的主题、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以及文本选择中的异化和归化痕迹.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任何两种语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可以互通互译的,但也存在一小部分的不可译现象.从汉英两种语言文字差异、音韵差异及表现形式差异三个方面深入探讨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8.
回望2013年的林纾研究,可谓热闹喧哗,成果众多。从林译小说的整体研究、林译小说的专题研究、林纾文论创作研究以及有关林纾的其他研究四个方面展开对林纾研究的综合述评。总体看来,2013年的林纾研究在角度创新、思想挖掘及视野开拓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汉英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及生活习俗,造成了汉语中的有些单词,词组在英语中找不到一一对应的词或词组,在汉英翻译中就产生了不可译现象。汉英翻译中不可译的类型主要有绝对不可译和相对不可译两种。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界对林纾《金陵秋》的研究远远不够,尤其是艺术层面的探讨更为少见。《金陵秋》中多种声音的共存以及各种声音之间的对话,构成了小说思想形象的复调;《金陵秋》中叙事视点在人物之间、人物与叙述者之间以及故事内外之间的自由转换,形成了小说叙事的复调;《金陵秋》中不同文类的组合、双重情节线索的独立并行生成了小说结构的复调。多重声音、多向视角、多种文类、多条线索互动共生,构成了《金陵秋》的复调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医学英语,作为跨学科教学的典型代表,该文从医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技巧的增译角度出发,对实际教学中增译现象的巧妙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能为同行业的教学提出反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许渊冲先生是中国翻译界的多面手,他是诗歌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同时,还是小说翻译家。通过比较分析可知:许氏将其诗歌翻译理论不折不扣地运用到其小说翻译当中,从而形成了其小说汉译的特色与风格:亦雅亦淡.亦蔓亦简。  相似文献   

13.
许渊冲先生是中国翻译界的多面手,他是诗歌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同时,还是小说翻译家。通过比较分析可知:许氏将其诗歌翻译理论不折不扣地运用到其小说翻译当中,从而形成了其小说汉译的特色与风格:亦雅亦淡,亦蔓亦简。  相似文献   

14.
变译以读者为中心,本质是变通。广告翻译借助翻译手段和策略,达到宣传产品或理念,争取消费者的目的,尤其适合采用变译。广告变译可以满足特定条件下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求,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5.
著名译才林纾是闽都近代教育的杰出先驱。他一生从教时间早、跨度长,并留下了大量蕴含着宝贵教育思想的作品,值得今人进一步挖掘、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的林纾研究,内容丰富,成果丰硕。总览2010年世界林学,可见林纾的研究已经不囿于国内及对他的翻译的有限探讨,开始朝文化透视、多元综合的方向迈进,并愈来愈为世界各国、神州各地学人所青睐。  相似文献   

17.
真诚的“遗老”——民初时期林纾思想重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纾其实并非顽冥不化的顽固派 ,他对封建纲常的怀恋并不真是为了回归古老的社会秩序。与那种由封建顽固派演化而成的封建遗老不同 :作为一个非政治主义的文人和一个曾热衷于维新与立宪的改良派知识分子 ,他内心里始终充满着深刻的矛盾。辛亥之前林译小说风行海内 ,但他自己从未创作过小说 ,辛亥之后兴趣陡转 ,写作了大量小说。这些作品充分反映了世纪的转折点上一个介于新旧之间 ,而又始终未能走出“遗老”阴影的文人的内心矛盾 ,这又表现为思想上愤世疾俗与政治上保守落后的矛盾 ,伦理道德上反封建与恪守封建之道的矛盾及其作品在艺术形式与美学追求上的创新性与保守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翻译史上,翻译的定义经历了从译到翻译的变迁。中国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从单字本位到双字词本位的发展。从译的字本位定义到翻译一词的出现及其理论依据来看,翻译定义的变迁过程不仅仅是定义从单个字到双字词的变化,而是体现了早期翻译实践者和理论家对翻译的探究,体现了翻译活动在中国文化中不断前进,体现了中华文明对其他文明的内化与吸收。  相似文献   

19.
旅游外宣资料汉英翻译中的"译与不译"问题,应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目的论"的指导下,突破传统"忠实"翻译原则的束缚,强调以读者为中心,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予以解决,以实现目的语读者的交际目的.具体表现在增译、缩译、编译和创译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旅游外宣资料汉英翻译中的"译与不译"问题,应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目的论"的指导下,突破传统"忠实"翻译原则的束缚,强调以读者为中心,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予以解决,以实现目的语读者的交际目的。具体表现在增译、缩译、编译和创译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