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穿越不同建(构)筑物的地铁盾构选型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市穿越不同建(构)筑物的地铁盾构工程实践,对盾构分别穿越运营地铁隧道、危旧敏感建筑物、浅基建筑群和桩基础时的盾构选型、微扰动控制参数以及相关应力与变形规律等进行了分析.在盾构掘进引起的动态位移场条件下,提出了盾构选型及其施工参数的控制方案;另外,在分析盾构穿越桩基础时桩端应力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桩端距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盾构施工技术以其安全高效、可穿越复杂底层的特点,在地铁、大型引水工程及城市市政建设中被广泛采用。该文结合某地铁标段盾构区间施工测量方案和实际测量工作,从控制测量、联系测量两个主要方面介绍了地铁盾构区间施工的测量工作。根据文中介绍的技术和方法,成功完成了该地铁标段盾构测量任务,对其他地铁盾构区间施工测量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州地铁二号线越—三盾构区间的地层软硬不均,加之曲线多、坡度变化大,盾构掘进技术难度大,掘进方向与盾构姿态的控制困难,防止管片开裂和局部破损以及错台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有效地控制掘进方向和盾构姿态,研究了盾构掘进方向发生偏差的原因,并对越—三区间盾构掘进的偏差实测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得出了偏差的原因和规律;研究了盾构掘进姿态的控制方法。为了防止盾构管片的裂损,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管片裂损的规律及其主要因素,提出了有效控制管片裂损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郑州粉砂地层具有高渗透性,稳定性差,隧道穿越富水粉砂、砂质粉土层具有渗流液化的特性,在动水压力作用下易造成开挖面失稳、出渣性状波动剧烈、刀盘扭矩波动剧烈、盾尾渗漏、螺机喷涌等问题,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沉降控制难度极大.故以郑州地铁2号线广播台站至新龙路站盾构区间为例,对盾构在富水粉土粉砂地层中穿越大直径陈旧自来水干管等重大风险源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希望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铁盾构区间施工中,通过100m试掘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盾构机械设备的操作性能,确定盾构推进的施工参数设定范围对整个区间的工期、质量和安全等控制指标的圆满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盾构掘进施工造成地面结构物沉降是一种难以控制的施工现象。本文通过对某市地铁区间盾构掘进时引起的高架桥桥桩沉降事故的案例分析,就盾构掘进过程中引起的高架桥沉降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该文可为城市地下结构物建设引起的地面桥梁沉降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全雪勇 《科技资讯》2010,(15):121-123
随着技术的进步,盾构技术的出现使得掘进效率更高,且盾构技术的适用范围较广,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盾构技术,并对我国地铁隧道施工所采取的矿山法、盖挖法、明挖法、暗挖法和盾构法五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土压平衡式盾构机介绍了盾构法施工的主要技术参数,并以已建成的深圳地铁5号线盾构法穿越铁路区间隧道为例详细介绍了盾构法施工在地铁中的应用。本文为盾构法在地铁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成都地铁18号线天府新站-龙泉山隧道进口端盾构区间和合江车辆段出入线组成的上下重叠隧道进行了施工技术研究,提出了"下部隧道盾构掘进参数控制+下部隧道围岩和夹层土体注浆双加固+下部隧道内设管片支撑结构+上部隧道盾构掘进参数控制"施工措施,建立了地铁区间小间距重叠隧道大直径盾构施工技术。经管片支撑结构应力、地表沉降和下隧道管片结构变形监测结果分析,验证了建立的技术的可行性,安全快速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对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兰州地铁盾构掘进施工穿越富水砂卵石地层对盾构掘进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刀具磨损程度高、刀盘及螺旋机容易卡死、土仓渣土极易板结、地表沉降控制难度大等难题,不仅对项目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严重影响工期进度,处理不当时极有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造成严重的后果和不良社会影响,通过借鉴成都地铁施工经验和相关文献,结合兰州地铁施工具体情况,不断优化盾构掘进参数,将施工影响降低到安全警戒范围之内,通过总结,提出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参考值,希望能对此类地质情况下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盾构掘进参数的变化与控制对盾构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结合天津地铁建国道站至天津站区间盾构施工参数记录,针对盾构掘进过程中的掘进速度和力学掘进参数进行了分析与模糊统计试验,并提出了针对力学掘进参数的优化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机掘进速度过高或过低均为盾构机掘进的不利工作状态,存在一个盾构机掘进的最优工作状态;基于模糊集合理论,定义了盾构力学掘进参数在各自最优取值范围内的工作状态,为其"正常掘进状态",相应的掘进速度、力学掘进参数的最优取值范围可以应用于制定对地表沉降的优化控制措施,为满足地表毫米级沉降要求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钱江通道接线工程过江隧道为背景,采用经验公式法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钱塘江北岸标准海塘地表沉降规律,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数值模型的合理性,为隧道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望虞河工程虚拟视景系统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了望虞河工程虚拟视景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构建方法;讨论了虚拟视景建模和交互驱动问题:针对视景复杂无法实时驱动的问题提出了模型分割和软件加速的解决办法,并利用Direct三维引擎技术在微机平台上开发了望虞河工程虚拟视景系统.  相似文献   

13.
过黄浦江顶管工程的精密导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误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长距离顶管工程中精密导向技术,所采取的各种合理分配、施测方案、竖井的精密方位传递、提高陀螺经纬仪的定向精度以及为满足顶管工程动态顶进特点而采用精密导线控制自动导向系统等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确保了贯通的高精度,有铲地解决了顶管中精密导向问题,本项于上海市过黄浦江顶管工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青海省"引大济湟"调干工程概况,阐述了单价编制的依据,并对双护盾TBM掘进机脱困绕洞开挖单价费用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成都地铁18号线合江车辆段出入线大盾构小间距超浅埋下穿东风渠工程,提出了用黏土换填河底的淤泥、施工隔水层和抗浮压板、控制盾构掘进参数、改良渣土以及壁后二次保压注浆的综合措施,有效解决了下穿河流安全施工风险问题,提高了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的抗浮能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建立了大盾构小间距超浅埋下穿河流安全施工技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盾构法已成为我国城市地铁施工中一种重要的施工方法,由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是盾构隧道设计和施工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根据某地铁盾构隧道穿越桥桩工程,应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了隧道开挖中产生的位移对既有桥桩的影响,得出桩基变形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汽车传动系总成电封闭试验台计算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传动系统是一个由不同传动效率和传动方式组成的复杂运动控制系统 ,其性能对汽车燃油经济性和使用性能影响很大 ,汽车传动系总成电封闭试验台提供了评价和分析传动系统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手段。该文从电气系统角度介绍了汽车传动系试验台的工作原理与组件功能 ,论述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设计特点。采用 CT单元和 IDAM控制单元 ,所有智能单元通过 RS485组网及 RS42 2相连 ,使复杂的控制系统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水体透明度的遥感监测方法,并在钱塘江入海口水体的时空变化监测中应用.利用EXP(TM1/TM3)模型来提取水体透明度(DDD)信息.通过6个感兴趣区域的SDD均值对比分析发现,在1984-1997-2000年间,该水域的水体透明度都呈下降趋势.用对2000年SDD图像划剖面的方法,来研究水体的空间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从西到东,水体透明度大体上呈下降趋势.基于TM影像,尝试着从土地利用和围垦的角度来探讨水体透明度这种时空变化的原因,从而为钱塘江的河口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非合作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的智能汽车人机共驾策略.首先,建立了驾驶员和控制系统两者共同控制车辆的人机共驾系统模型.接着,得到了驾驶员和控制系统的代价函数.然后,求解了非合作MPC人机共驾策略的纳什均衡解.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非合作MPC人机共驾策略的优点和有效性.证明了非合作MPC的纳什均衡解可以通过非迭代的方法求解,并通过驾驶员和控制系统置信度矩阵的更新实现了驾驶权的逐渐交接.Matlab仿真表明,非合作MPC人机共驾策略可以在智能车辆遇到危险时将驾驶权逐渐从驾驶员转交给控制系统,同时保证驾驶员实时在环.  相似文献   

20.
超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施工的三维非线性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超大型泥水平衡盾构的实际施工过程,以长江隧道东线工程为依托,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超大型泥水平衡盾构在浅覆土工况下的施工过程进行准动态非线性有限元三维仿真模拟.模型比较全面地考虑了盾构施工过程中土体、盾构、管片和浆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好地反映了泥水平衡盾构的实际施工过程.分析结果和现场实测数据作了对比,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