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将侵权责任法的保护对象界定为民事权益,但对于哪些民事权益可受该法保护,其判断标准却模糊不清,需进一步明确与完善。因此有必要探讨确定侵权责任法保护对象应当考量的因素,并完善我国《侵权责任法》关于保护对象范围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统一了高楼抛坠物损害责任,即由可能造成损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侵权责任法》第87条还明确了该类侵权责任的适用原则,避免了司法实践适用上的混乱,使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有了明确的法律规范加以适用,从而能更好地引导、预防、规范大学生(已成年)避免此类侵权行为的再度发生。  相似文献   

3.
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了网络侵权责任的基本规则,明确了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的侵权责任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的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连带责任包括提示规则与明知规则两种形式。对于侵权责任法的网络侵权责任,其具体实施对策应从网络侵权案件的诉讼当事人的确定、网络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网络侵权对象范围、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的范围等方面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4.
《侵权责任法》作为解决我国环境侵权问题的基本法律依据,是我国在立法以及环境污染责任方面的重大进步。本文对《侵权责任法》中的环境侵权进行了分析,并从环境法角度指出了其对环境侵权规定的合理性及不足之处,为环境侵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侵权责任法》于2009年12月颁布、2010年7月1日实施。针对条文理解和法律实践中存在的争议,笔者对侵权责任法的适用和运用、数人侵权形态的侵权责任和侵权责任抗辩事由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部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10年7月1日起施行。这部与《物权法》一样核心在于保障私权、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法律,跨两届人大历时7年、经4次审议后终于面世。如果说《物权法》是保护公民“静态”的私权利,那么《侵权责任法》则是在“动态”地保护公民私权利。《侵权责任法》是继《合同法》、《物权法》之后,我国民事领域的又一部重要法律,是我国立法史上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7.
我国《侵权责任法》虽已颁布,但民法学界对侵权责任的一些基本问题实际上尚未进行深入探究和充分研讨。在欠缺充分学理积累的情况下仓促制定的《侵权责任法》乃至今后将要制定的民法典无异于先天不足的早产儿。对侵权责任制度而言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首先是归责原则问题。我国民法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与20世纪90年代前期对该问题曾有过激烈论争,但此后逐渐归于沉寂。近两年来随着《侵权责任法》的起草和颁布,出现了大量关于侵权责任的研究成果,但涉及归责原则的则相对较少。笔者拟对传统的过错责任原则及我国民法中的“公平责任原则”予以检讨,并尝试对侵权行为的归责提出立法设想。  相似文献   

8.
虽然《侵权责任法》对网络侵权加以规定,但其规定是非常简单的,比起纷繁复杂的网络虚拟世界,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对该法第三十六条的适用会遇到不少难题。笔者在解读《侵权责任法》关于网络侵权规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缺陷,并提出解决对策。本文以蒙牛、伊利两大乳业巨头相互攻击抹黑对方为索引,引出网络公关行为侵权事实,及其解决方法,最后提出笔者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堪称保护公民人身、财产权益集大成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于7月1日正式施行,其内容与每个公民利益息息相关。针对网络上不时爆出的“人肉搜索”对个人隐私造成的伤害,侵权责任法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六条有关紧急情况下的医疗知情同意之例外规定为切入点,从法律的视角探讨我国知情同意制度的现状,通过对该制度的性质分析、理论探讨,对知情同意制度之紧急例外在《侵权责任法》上的设计及相关理论进行讨论,提出了对笔者的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抛掷物致人损害在法律适用中的难点在于:对"抛掷物致损"概念的认识,对"补偿"性质的理解,对"补偿人责任形态"的认定,对"补偿人范围和补偿数额"的确定以及对"补偿人追偿权"的判断等方面。《侵权责任法》中关于抛掷物致损的法条仍有不严密之处,司法解释或《侵权责任法》修订时应完善之。  相似文献   

12.
《侵权责任法》第87条第一次明确地对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作出规定。依照该条的规定,建筑物抛掷物侵权在无法确定具体加害人的情况下,如果适用现行侵权法理论中的任何一种单一的归责原则,均会存在明显不足。本文正是从侵权行为适用的归责原则入手,通过分析得出建筑物抛掷物致人损害行为适用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3.
侵权责任法顾名恩义地指出侵权产生的是责任而非债,且契合我国立法体例。但这是一种简单化的处理,未明确从权利人的角度指出其中物权请求权与次生请求权的区别,并给请求权规范基础的寻找造成不便。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有效地解决了请求权规范基础适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是追究侵权责任的基本依据,因此明确侵权责任制度对保护民事主体权益,追究行为人的责任十分必要。我国的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四种基本的归责原则,将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作为基本的归责原则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另外将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确立为归责原则,这是现实生活中的迫切需要,也是法制的一种进步。  相似文献   

15.
时至侵权责任法在立法日程上加速前行的今天,学者对侵权责任法独立成编形成了基本共识,但就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设计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就法学界就侵权责任法讨论的两个具有争议性问题即"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合并规定还是拆分规定?"展开讨论,并认为: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由于归责原则、责任构成要件和责任承担形式以及技术性规则的区别至今还没有消除,宜分别在侵权责任法和合同法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16.
侵权行为在代表民法典中的立法模式不同,而我国在《民法通则》中将侵权部分作"民事责任"单独成章,《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已确定侵权法在未来民法典中单独成编。但随着各民法典草案的制定,对于侵权法的立法模式分歧主要集中于相对独立模式和绝对独立模式之间。新模式能一定程度上弥补相对独立模式的缺陷,以实现债法体系的协调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侵权责任的分担规则在我国立法上还是一个令人争论不休的老问题。从比较法的角度来考察各国未成年人的侵权责任分担机制,有助于把握不同制度设计之下的立法选择,进而为我国未成年人侵权责任分担立法的完善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2条是未成年人侵权责任的分担规则的法律依据,但它几乎是沿用《民法通则》第133条的规定而来的,因而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侵权责任法》颁行之后,对于我国适用民事法律有效调整社会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对我国现行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检讨,指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所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立法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医疗侵权是侵权案件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医疗侵权的归责原则,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论。随着我国《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医疗侵权案件中的过错责任原则得到了确立。但是由于医疗纠纷案件数量众多而且案情复杂,单一化的归责原则显然难以解决所有的医疗纠纷案件。因此,需要结合我国医疗纠纷的现状,搭建合理紧凑的归责原则体系,从而完善现行侵权法下的医疗侵权之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20.
新近实施的《侵权责任法》和《社会保险法》对工伤事故保险待遇给付与民事侵权赔偿适用关系仍未进行明确规定。在二者关系上,应坚持人身权利完全救济的基本原则,进行补充模式的统一建构。于此基础上,区分责任主体的不同,合理设计求偿程序,将司法成本控制在可能的最低限度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