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刑法解释论对紧急避险法律性质的探寻,离不开规范的价值基础和刑法的相关规定。紧急避险原则上应当被视为违法阻却事由。从行为价值和结果价值相结合的立场出发,应当否定损害利益与保护利益相等的避险行为对行为违法性的阻却。以行为规范和裁判规范的二分为前提,在与《刑法》第16条的规定相关联的意义上,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承认阻却责任的紧急避险行为。  相似文献   

2.
防卫性紧急避险是"对物防卫"理论之否定和"不法侵害"要件之强调,在对合法危险源进行避险的问题上游刃有余。在民法中不存在免责事由,所以防卫性紧急避险自引入以来均被认为是违法阻却事由,然而这样的定位以偏概全。应当根据法益衡量的结果确定防卫性紧急避险的地位,在"损害小于危险"的情况下成立阻却违法的紧急避险,而对于非造成"明显失衡"损害的情形,仍存在成立阻却责任紧急避险的可能性。因此,防卫性紧急避险在限度上比紧急避险宽松,在紧迫性认定上比正当防卫温和,在制度价值上超然独立。在针对生命法益的紧急避险中,必须同时符合被牺牲者特定,且损害的生命在数量上不超过保护生命的条件,方能满足防卫性紧急避险的限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紧急避险在各国刑法中一般都被规定是正当化事由之一,但对自招危险能否进行紧急避险,各国的规定和学界的观点却不一致。私以为,对于故意自行招致的危险,不分情况地对其主张紧急避险肯定说或否定说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马春生 《科技信息》2006,1(1):74-75
紧急避险权是一种正对正的权利,即为了避免在紧急情况下正在发生的危险采取措施因而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权利。紧急避险权,以损害他人的法益而保全本人的法益为基本特征。其正当性之所以能够成立,源于德国古典哲学的法益比较原理,来自于对人性的体谅;紧急避险权的正当性,不是来自于道德评价,而是基于紧急状态下行为特殊性的一种法律评价。紧急避险权的成立,就是基于与这一法理相一致的成立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并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未成年人犯罪在当前刑事案件中占据一定的比例,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但是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有所不同,因此在刑事责任的认定和刑罚的适用上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笔者对未成年人犯罪在刑法规定的不同年龄阶段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杨健  丁银磊  姜军 《科技信息》2012,(27):417-417,449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国家强制推行的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要求,结合兴隆庄煤矿实际,开发设计了临时避难硐室,以供发生灾变时人员安全避险使用。建设临时避难硐室,为避险人员及时躲避灾难赢得救援时间,增加生存机会,挽救遇险人员生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伤亡人数。  相似文献   

7.
无因管理作为现代社会人们互助的一种方式,与人类文明与社会道德相吻合,已经受到了法律的肯定。但是,由于我国对其规定不是很完善,尤其在本人承认管理人的管理行为后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因此在本人承认后的具体法律关系适用上需要进行研究。可从无因管理中本人承认的效力方面入手,来探析本人承认的性质、适用范围、拟适用的法律规定等,明晰本人承认后与管理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及其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永明  刘刚  梁勇 《科技资讯》2011,(29):135-135,137
为了建设和完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本文通过对青林子煤矿实际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按照国家煤矿安监总局对紧急避险设施建设的有关规定,编制了该矿的紧急避险设施设计。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犯罪在当前刑事案件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但是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刑事责任的认定和刑罚的适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作者对未成年人犯罪在刑法规定的不同年龄阶段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根据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未成年人的特点,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不能适用死刑、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两高"《补充确定罪名(五)》已将《修正案(八)》第22条所规定的行为确定为"危险驾驶罪"。因此,此处的危险驾驶的"危险"与《刑法》第114条所规定的危险方法的"危险"的内涵与外延是迥然不同的。所以对"危险驾驶罪"之罪名,司法罪名所指的此"危险"并非学理罪名所指的彼"危险",二者之间的区分不容混淆;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飙车"行为属情节犯类型,"醉驾"行为属危险犯类型,对醉酒的认定应以《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中规定的国家标准为依据,对这一标准不能因人而异进行反证;本罪的罪过形式是故意犯罪,如果在"客观超过要素"的罪过支配下,发生了实害结果,即可构成其他犯罪。其类型有二:故意犯罪或者过失犯罪。具体所涉罪名,前者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后者为"交通肇事罪"。但本条是纳入《刑法》第133条中加以规定。因此,对危险驾驶行为人主观罪过上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认定,以"过失"为一般,以"故意"为例外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11.
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是判断行政诉讼中有无原告资格的重要标准。对此,原则上应当以行政主体确定行政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即行政主体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表示于外部的所欲何人承受该具体行政行为法律后果的意思——为标准。同时,为保证在某些个案中的公平正义,法律应设置必要的例外规定,使特定情形中的受影响人得到救济。  相似文献   

12.
"中性行为"即"日常生活行为",可分为中性业务行为和非业务性质的私人行为。"中性行为"理论研究的关键是将可罚的帮助行为从"中性行为"中区分出来,即"中性行为"在何种特定的情境下失去其"中立性"、丢失其"日常生活"特征而成为刑法规范意义上的可罚的帮助行为。一般来说,可以把行为人的主观方面以及行为是否可以被评价为一般的"帮助行为"二者相结合,来把可罚的帮助行为从"中性行为"中区分出来。  相似文献   

13.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矿井下安全避险体系建设难题,采用归纳与对比方法,研究产煤发达国家紧急避险理论和典型案例.结合国内煤矿安全防护体系现状,分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系统建设需解决的关键难题:安全避险理念确立、系统建设立法保障、紧急避险标准制定及布置原则等.依据现代事故致因理论和方法,设计了基于“人-物-管理”层面紧急避险体系结构模型.基于脆弱性观点和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构建了以避险系统为基础的“多米诺”安防救援新模型.紧急避险体系结构与安防救援模型提供了解决系统建设难题的方法,可为完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大屯徐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以紧急避险设施为基础的煤矿新型紧急避险系统,给出了紧急避险系统构建的依据及其原则,通过在井下布置避难硐室、救生舱与矿井各系统结合形成煤矿安全避险系统,可在事故中为被困作业人员提供应急避难空间,降低煤矿事故死亡率.以大屯徐庄煤矿为实例进行紧急避险系统构建的研究,指出避难硐室、救生舱在矿井实际条件中的设置方法,为国内煤矿紧急避险系统构建提出指导性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森 《科技信息》2011,(12):393-393
本文通过智利成功救援,分析了矿井紧急安全避险设施是矿工的"生命方舟",为了使"生命方舟"更好地发挥效应必须坚持三个重在。  相似文献   

16.
现行法律、法规仅适用于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驾驶员与机动车的所有人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不适用于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驾驶员与机动车登记凭证上的所有人、买车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现行法律、法规的缺陷在于忽视了适用衡平原则,即在重视对受害人补偿的同时,没有重视在机动车交易未过户的情况下,原车主与买车人二者中由谁承担因交通事故引起的无过错责任的公正性、合理性;提出了在适用“谁侵权谁赔偿”原则追究驾驶员过错责任的同时,应当适用“谁受益谁赔偿”的原则追究买车人的无过错责任,原车主不应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7.
国际避税是跨国纳税人基于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税法规定的差异实施的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国际避税行为在特定国家的特定时期因为税法的"非不允许"及未规定而成为合法行为。国际避税产生的原因是多元的,较深层次的原因无疑是跨国公司沉重的税负和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无过错责任说"和"严格责任说"都不能对《侵权责任法》第7条作出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无过错责任存在着定义上的逻辑矛盾等缺陷;严格责任为非理论化的简单概括,不兼容于我国侵权责任法。第7条应当理解为包含危险责任和牵连责任在内的各种过错外责任的概括规定。危险责任以危险为归责基础,以赔偿责任换取从事特别风险活动的正当性。牵连责任则以特殊的法律连带关系为归责基础,为他人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的许多朝代在刑事责任问题上都采用了矜老原则即对老年人犯罪适用从宽处罚,这对我国现代刑法尚缺乏对老年人的刑事责任问题的规定是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20.
葛晓燕 《当代地方科技》2007,(10):24-24,26,28
纵观各国刑法,都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制度的规定,然而对此类行为的定义、内涵、特征等基本问题,迄今没有达成普遍一致的看法。理清在不同的刑法语境中对此类行为内涵界定的理论分歧,明确其类型划分,这样才能正确的界定我国刑法犯罪论体系中的正当化行为,近而才能在司法实践中准确地把握此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