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UML活动图的测试用例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给出了形式化的UML活动图生成测试场景的覆盖准则,然后依据覆盖准则提出UML活动图转化测试场景的算法(ATOS)将活动图转化为测试场景,最后使用算法(STOT)将测试场景转化为测试用例,有效地解决了UML活动图到测试用例的自动生成,减少了编写测试用例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Object-Z规格说明的集成测试用例生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形式化方法具有精确的描述性和很强的抽象性.用形式化方法描述规格说明,避免了在需求分析阶段对数据结构和算法细节的详细描述,同时又避免了一般建模方法中的模糊性和歧义性.针对组件系统的集成测试产生测试用例,提出一种使用Object-Z模式描述组件模型的方法,并且针对模型提出测试准则,产生测试场景,然后根据得到的测试场景产生测试用例.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于UML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及着色Petri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着色Petri网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该方法将UML的时序图描述转化为着色Petri网的形式化描述,通过深度优先遍历着色Petri网找出系统的测试路径,对给出的测试数据采用爬山法进行测试用例的选择,最后,根据路径覆盖的原则产生完整的测试用例.  相似文献   

4.
《软件开发的形式化方法》课程内容抽象且缺少简单、易懂的软件开发的形式化方法的实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软件开发的形式化方法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掌握软件开发的形式化方法的目的,该文以软件测试的形式化方法为例,探讨了基于有限状态机的软件测试原理,开发了非确定有限状态机测试用例生成工具,并通过C程序测试例子说明基于有限状态机的程序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5.
将UML协作图与状态图结合起来,以此为模型,用于集成测试用例的生成.首先以协作图为依据确定集成测试的对象,对状态图进行组合,形成组合状态图,并给出组合状态图的形式化定义,以及对组合状态图进行展开,然后用于集成测试用例的生成,在覆盖所有的测试需求的前提下,生成的测试用例较少.  相似文献   

6.
李启南 《甘肃科技》2008,24(1):45-46,100
协议的规格说明主要是以自然语言描述的,对其进行形式化的目的是精确描述协议,减少开发人员对协议规格说明理解的偏差,B方法以数学理论为基础,可产生简明、精确、无歧义且可证明的规格说明,B方法的优点使得它适合对协议进行形式化描述和一致性测试。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B方法对TCP状态非典型变迁进行形式化,并据此生成了测试用例,提高了TCP协议一致性测试的质量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李启南 《甘肃科技》2008,24(1):45-46
协议的规格说明主要是以自然语言描述的,对其进行形式化的目的是精确描述协议,减少开发人员对协议规格说明理解的偏差.B方法以数学理论为基础,可产生简明、精确、无歧义且可证明的规格说明.B方法的优点使得它适合对协议进行形式化描述和一致性测试。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B方法对TCP状态非典型变迁进行形式化,并据此生成了测试用例,提高了TCP协议一致性测试的质量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故障树分析法FTA(Faull Tree Analysis)是硬件可靠性、安全性分析的传统技术工具。20世纪80年代,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开始成为科技界关注的课题,为了适应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的需要,故障树分析法被移植到软件这个新领域。故障树分析是很重要的软件分析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软件故障树分析(SFTA)的概念、分析步骤、用途和局限性,并结合软件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由于UML时序图不能够描述多态性,导致根据时序图生成的测试用例存在不足,无法测试多态性方法.提出了一种对多态性时序图的形式化及相应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根据类约束和满意集规则确定类的多态性方法集CSPM(class sets of polymorphism methods),并将多态性时序图转换为多态扩展有向无环图PCOMDAG(polymorphism class object method acyclic graph).使用提出的测试覆盖准则及深度优先算法对PCOMDAG图进行遍历,自动生成多态性时序图的测试用例.通过实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其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生成基于OCL约束时序图的测试用例对多态性方法进行测试,提高时序图测试集的覆盖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UML的面向对象软件测试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组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形式化表达语言,基于UML,统一软件开发过程(USDP)提出了软件开发的过程方法。目前,基于UML的软件测试研究中,很少有研究将开发过程和测试过程结合的系统研究。笔者提出了一个基于UML的面向对象软件测试框架,该框架有效地结合了UML和统一软件开发过程。所提出的测试框架将软件测试分为系统测试、类族测试和类测试,其中,系统测试根据use-case和系统序列图生成测试用例,类族测试根据集成的状态图生成测试用例,类测试根据类的状态图生成测试用例。介绍了UML与软件测试的层次关系,并讨论了各类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故障树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氢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安全可靠性,分析了氢安全和电安全的基本要求及其影响因素,重点从氢安全角度建立了以氢气泄露为顶事件的故障树模型.考虑到底事件和中间事件发生故障概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模糊数学和故障树分析法相结合,对底事件的故障概率进行模糊化并计算了顶事件发生的模糊概率;然后,采用模糊数中值法进行了各底事件的模糊重要度分析,找出了燃料电池发动机安全性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关整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之传统故障树分析法实用、有效,对提高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为流程工业领域中典型的现场设备,智能变送器的嵌入式软件可靠性备受关注。利用IEC61508功能安全标准中软件开发V模型的思想,对智能压力变送器进行了软件设计与验证,包括系统安全需求分析、软件结构设计、模块设计与测试,最后采用失效模式影响及诊断分析(FMEDA)和故障注入试验2种方法对系统进行了安全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在生产工艺给安全性带来很大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所研究的智能变送器的安全失效分数为88.3%,基本达到了当前先进智能变送器的安全失效分数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汽车对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使汽车电子系统在汽车的动力牵引系统、安全管理系统、车身舒适系统以及信息娱乐系统等方面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汽车电子集成系统本身的安全与可靠性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软件失效、芯片失效、电磁干扰、制造工艺四个方面阐述了汽车电子系统可能失效的原因,并介绍了基本的消除系统失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有效地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软件自测试的串扰故障渐进式激励检测模型实现,这种基于软件自测试的检测方案是利用SOC中的处理器核的计算和处理能力来产生激励矢量,对串扰故障进行激励并对测试响应进行分析。为了提高测试速度,还提出了一种对IP核透明化处理的测试结构,该测试结构在增加较少额外硬件开销的前提下,极大地减少了测试时间。同时,这种改进的测试结构也满足串扰故障激励检测的实时、并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容错技术及其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过程控制中的容错技术进行了研究。从化工、电力、冶金等 一产过程的安全经济运行与控制需要出发,结合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容错过程控制的基本思想,在对近年来容错技术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情况进行回顾与评价的基础上,综述性地提出了今后的若干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软件需求分析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探讨了需求分析的基本操作和技术,指出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采用点安全系数法分析加筋土挡墙的稳定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岩土体、筋材、筋土界面的点安全系数以及筋材抗拉和抗拔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给出点安全系数法在FLAC3D软件中实现的步骤和FISH命令,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比分析强度折减法(SSR)与点安全系数法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点安全系数法不仅可以获得挡墙内各部位的安全状态,而且可以分析筋材的抗拉和抗拔稳定性,便于对影响挡墙稳定性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实现规范所要求内外部稳定性计算:而强度折减法主要适用于分析挡墙的整体稳定性:点安全系数法比强度折减法的计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18.
汽车电子软件是一类控制汽车机械和动力部件、实现各种汽车安全和舒适功能的高可靠实时嵌入式软件,其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是目前软件工程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本文主要研究汽车电子软件的需求表示方法,将原始需求划分为多个层次和视角,采用多种图形语言对系统的各个侧面进行表示,并揭示各个部分模型之间的关系,力图以可视化的方式形成问题空间的全景“蓝图”和局部可缩放视图。该方法的使用,有利于降低表示需求的复杂度,便于从需求模型到设计模型的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19.
非齐次泊松过程类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有的基于故障覆盖率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多是只考虑了累计故障覆盖率 ,没有描述每个测试用例能够获得的故障覆盖率 .为了使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能更好地刻画软件的测试过程 ,建立了两个基于故障覆盖率的非齐次泊松过程类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第一个模型假设每个测试用例有相同的故障检测能力 ,能获得相同的故障覆盖率 ;第二个模型考虑了越晚检测到的故障其被检测到的概率越低的特点 ,模型假设每个测试用例的故障检测能力与其出现的次序相关 .利用一组公开发表的软件失效数据对这两个模型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这两个模型在这组失效数据上均能得到较好的拟合效果 .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软件质量的度量方法,并据此对软件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分类。通过对软件质量的度量,总结了软件在易使用性、容错性、易安装性及文档资料方面容易出现的3l类问题。给出了对软件进行测试的实例。实践表明,这种软件质量缺陷分类方法可操作性强,对软件开发人员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提高软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