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CH6352型车属于经济、环保、安全型车,其制动系统由昌河铃木公司和铃木公司联合设计,主要结构型式采用前盘后鼓式、液压制动总泵带真空助力器、感载比例阀以及制动管路采用前后布置方式,其制动性能符合国家强检标准GB12676以及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的要求。文中着重从制动效能、制动踏板力、同步附着系数、制动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计算分析,选用该车制动系统(双鼓式)的各相关部件,并依据台架试验和道路试验对制动系统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工程易于实现的模糊控制方法,设计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模糊控制器;进行了车身垂直加速度、车速采集和减振器驱动等硬件系统的电路设计;软件设计中移植了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采用多任务程序的设计方法;利用自主开发的磁流变减振器以及控制器,对国产昌河CH711A轿车进行改装并进行实车道路对比试验;实验表明,设计的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器可以有效地降低车身垂直加速度,改善整车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3.
开发一套符合广大昌河1018(A)车用户需要,适合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装配生产线安装要求的R134a顶置式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4.
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进行控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的发展过程,并对控制装置的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对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进行控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装置的发展过程,并对控制装置的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燃油喷射瞬态雾化、蒸发及与空气混合过程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柴油机燃烧与净化研究的前沿课题。利用激光技术与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首次提出了对燃油喷雾蒸发过程中,气液两相的油滴密度与燃气浓度的三维分布,进行动态非接触同步定量测量的理论,通过自建的测试系统,给出了部分试验结果,为柴油机燃烧性能及排污的进一步改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周霞 《科技信息》2013,(2):497-498
东风悦达起亚K5轿车废气排放控制系统由曲轴箱废气排放控制系统、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多点燃油喷射(MFI)系统、三元催化器转化控制系统、连续可变气门正时(CVVT)系统组成。本文介绍了K5轿车的曲轴箱废气排放系统、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多点燃油喷射(MFI)系统、三元催化器转化控制系统、连续可变正时(CVVT)系统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8.
根据常见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分布结构,以某国产传统燃油车为研究平台,在保证原车整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设计了1种新型两轴驱动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车辆前桥保留了原车的动力总成,而在后桥加装了1套完整的电驱动系统.结合乘用车排放与能耗测试标准以及实际的运行工况特点,对后桥电驱动系统的相关动力部件进行了参数匹配,并完成了整车控制策略的设计,利用AVL-Cruise车辆性能仿真软件搭建了整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两轴驱动混合动力系统可以灵活切换车辆驱动模式以适应不同的行驶工况需求,同时在动力性方面相比原车有较大提升,燃油经济性方面较原车提高10.58%,整车性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9.
黄建 《昌河科技》2005,(2):11-17
介绍了汽车仪表的发展状况及昌河北斗星车数字仪表开发方案的选定、仪表系统及电路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燃油液滴高压蒸发规律与常压下d2蒸发规律间差别的基础上,考虑液滴表面移动速率和燃油物性参数的变化,建立了高压下计算液滴温度和蒸发速率的基本方程,并计算了正庚烷(C7H16)在各种温度和压力下的蒸发特性.结果表明,高压有利于燃油液滴蒸发,但即使环境压力超过燃油的临界压力,其平衡蒸发温度也未必能达到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11.
电控泵-管-阀-嘴燃油喷射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燃油喷射系统的柔性控制是现代柴油机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控制的燃油喷射系统是实现燃油喷射过程柔性控制的有效手段。电控泵-管-阀-嘴燃油喷射系统是在综合各种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机械式泵-管-嘴系统实现电子控制的新型系统。该文分析了电控泵-管-阀-嘴燃油喷射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设计和开发了满足该系统工作要求的控制装置,通过试验验证了电控喷射系统工作的可行性,还研究了一些结构和调整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电控喷射系统具有较好的综合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单液滴蒸发可视化试验,应用ANSYS FLUENT计算流体力学模拟软件,建立纳米燃油单液滴蒸发模型,探究纳米粒子质量浓度和粒径对燃油液滴蒸发过程中温度和燃油蒸气质量浓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纳米燃油液滴中的纳米粒子质量浓度越高、粒径越小,燃油液滴的蒸发平衡温度越高,相同时间内的燃油蒸气气相体积分数越高. 在环境温度573 K下,纳米燃油液滴从外界环境吸收热量使自身温度不断升高,在计算域内沿液滴表面向外延伸形成质量浓度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促进液相向气相的转化.在蒸发初始阶段,蒸发速率较低,燃油蒸气气相体积分数较小;随着蒸发过程持续进行,由于纳米粒子增强传热传质的作用,液相组分蒸发汽化加快,液滴蒸发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4190ZLC-2船用柴油机喷油系统电控化改造的实验方案.通过改变喷油泵柱塞直径的大小、喷油器喷孔直径的大小及喷油定时参数来分析影响柴油机经济性(耗油率)、排放性能(NOx,CH浓度的排放)和燃烧性能的相关因素.并分别在负荷特性和推进特性下,对该柴油机改造前后的燃烧性能和排放性能进行分析对比.从而给后续柴油机燃油系统改造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姚国辉 《科技信息》2013,(4):271-272
电控燃油供给系统是汽车动力输出的主要来源,而且燃油供给系统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本文以桑塔纳2000Gsi时代超人的燃油供给系统燃油泵的故障为例,通过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原理以及注意事项,对案例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船用中速机燃油喷射系统性能,减少有害物排放,研制开发一种柴油机中压共轨液力增压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以润滑油作为工作介质对燃油进行增压和喷射,无需增加其他增压机构和更换喷油器,结构简单.设计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并在油泵试验台架上对该系统进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喷油量、喷油压力和喷油正时控制灵活,调节范围大.系统的工作性能和技术指标可满足船用中速柴油机对电控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碰撞安全法规的实施,我公司生产的CH1018型车不能满足国家安全法规的要求。为使我公司在低端汽车市场仍具备有竞争力的车型,通过对CH1018型车的车身和约束系统的改进,使我公司的面包车满足国家正面碰撞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汽车市场由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转变过程中,各车企开始着手研发电动车,大部分车企选择由传统燃油车改制为电动车,而改制电动汽车的碰撞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了电动车开发过程中车辆改制前后正面碰撞性能的变化趋势,对原车及其改制车的正面碰撞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整车变形、速度及加速度变化,总结了传统燃油车改制电动车正面碰撞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为今后开发电动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同时,结合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仿真分析方法与试验,可以快速地验证电动车改制方案,确保电动车满足国家碰撞安全法规GB11551-2014《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  相似文献   

18.
对喷淋蒸发板式冷凝器的传热性能进行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建立其特性实验系统和模型,着重研究蒸发式冷凝器板外水和空气侧的传热性能,并得出适合喷淋蒸发板式冷凝器的计算关联式,以指导该冷凝器的设计计算和热阻分析.研究表明,湿球温度、板片间距、喷水量和风量均是影响喷淋蒸发板式冷凝器传热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船舶多温冷库新型自复叠制冷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针对传统船舶一机多温冷藏系统在不同蒸发压力下提供不同蒸发温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改进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用于船舶多温冷库.新型自复叠制冷循环使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可以在相同的蒸发压力下提供不同的蒸发温度.根据船舶双温冷库的间室温度,选取R600a和R32组成的非共沸混合工质作为制冷剂,并对系统进行了流程设计、模拟计算,得到了设计工况下蒸发压力、冷凝压力、压缩机压缩比和性能系数随R600a质量分数变化的曲线,发现当R600a/R32的质量分数为0.7/0.3时系统的综合性能最优.为了更好地满足船舶储存食物的温度要求,设计了自复叠三温冷库的流程图,为进一步研究三温冷库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企业在实施ENOVIA PM系统时,对其进行适合于企业实际情况的工程化开发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了昌河的工程化开发软件《昌河直升机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与ENOVIA PM比较)、特点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