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应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碱度为2.00,2.20倍高碱度烧结矿的烧结工艺参数进行试验研究,以寻求与高碱度烧结矿生产相适应的烧结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碱度R=2.00倍时,适宜的烧结工艺参数为配煤量5.0%,混合料水分6.8%~7.0%,抽风负压12.74kPa,点火温度1100℃;碱度R=2.20倍时,适宜的烧结工艺参数为配煤量5.5%,混合料水分7.0%~7.4%,抽风负压12.74kPa,点火温度1150℃。  相似文献   

2.
利用亥姆霍兹共鸣器衰减压缩机阀腔内压力脉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压缩机管路气流脉动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活塞压缩机阀腔气流脉动衰减的亥姆霍兹共鸣器结构,并对其衰减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建立了某活塞压缩机排气管路气流脉动的三维波动模型,模拟了气柱固有频率及压力脉动波形.实验结果表明:安装亥姆霍兹共鸣器后,压缩机阀腔内的压力脉动幅值降低40.4%,缓冲罐之后的远离压缩机侧的管路内压力脉动幅值变化很小;管路气缸喉管处的52.9 Hz特征频率消失,该处附近出现了2个新频率,分别为40.4 Hz和66.9Hz;当共鸣器共振频率偏离脉动主频且为46.3 Hz时,阀腔内压力脉动幅值将衰减24.4%.  相似文献   

3.
针对负压伺服控制系统特点,提出采用模糊PI复合控制器补偿系统弱品质,实现了负压气信号的高精度、高响应的实时控制.实验研究表明,这种负压伺服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精度和动态性能,如跟踪频率为f= 0.6 Hz 的正弦波时,其幅频误差和相频误差分别为0.36 % 和3.594 9°,所产生的负压气信号能够满足某仿真装置的精度和响应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从地球表面水量平衡、热量平衡两个基本方程出发,通过对其中一系列变量在三峡建库前后变化的分析,推导库周地区辐射平衡、蒸发量、年径流量等重要水热因素将会发生的变化,从而对整个库区环境的演变可窥豹一斑.库周沿江地区辐射平衡将增大约42%~67%,即(80~126)×103J·cm-2·a-1,库周地表蒸发量平均将增大约2%~4%,其中重庆地区增加幅度大于宜昌地区,库周地表径流将减少约8%~10%,即45~55mm·a-1,库区潜热通量将增加2%~4%左右,即(29~54)×103J·cm-2·a-1,库周地区地面与大气间的湍流显热交换将增加约10%~15%,即(42~8·4)×103J·cm-2·a-1.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控制的负压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负压伺服控制系统特点,提出采用模糊PI复合控制器补偿系统弱品质,实现了负压气信号的高精度,高响应的实时控制。实验研究表明,这种负压伺服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精度和动态性能,如跟踪频率为f=0.6Hz的正弦波时,其幅频误差和相频误差分别为0.36%和3.5949°,所产生的负压气信号能够满足某仿真装置的精度和响应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本征超导辐射探测器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探测器是利用超导的临界电流与温度的关系来工作的,而且完全工作在超导本征态,高温超导薄膜为采用准分子激光消融法制备的YBCO外延超导薄膜。采用离子束地刻蚀进行器件的图形制备,在8 ̄14μm红外波段进行了探测器的光响应测试,调制频率为10Hz时,探测器的等效噪声功率(NEP)为1.8×10^-12W·Hz^-1/2;归一化探测度为2.5×10^9cm·Hz  相似文献   

7.
一个基于位置点匹配的地图匹配算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介绍了汽车多媒体系统中的车辆定位技术,着重叙述了地图匹配算法的原理·并给出了一个基于位置点匹配的地图匹配算法·该算法将车辆行驶时的匹配定位处理分成了5种状态,针对各状态的实际特点,对应不同的处理,从而改进了基于位置点匹配的地图匹配算法·经实验证明,该算法单位置点匹配运行时间为012s·在GPS信号PDOP<6时,正确匹配率达到了895%·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二氧化硅对陶瓷材料阻温特性和烧结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烧结助剂二氧化硅的加入可以使材料的烧结温度降低,改善材料的V型PTC复合热敏性能。在1150℃烧结时,其最佳加入量wSiO2为5%,材料的最低电阻率为3.1×102Ω·cm  相似文献   

9.
根据分子振动理论,采用简化模型分析了Bi系高温超导体CuO2面内Cu O键振动的振动模式,计算了单一红外活性模Eu的振动频率·计算结果表明:CuO2面内Cu O键Eu模式伸缩振动的频率为6738cm-1,8032cm-1,弯曲振动的频率为412cm-1·计算结果中6738cm-1,412cm-1与Bi系高温超导体红外吸收光谱的实验分析结果较好吻合,8032cm-1与实验分析结果中800cm-1附近归属尚未确定的吸收峰峰位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本征超导辐射探测器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探测器是利用超导的临界电流与温度的关系(Ic-T)来工作的,而且完全工作在超导本征态.高温超导薄膜为采用准分子激光消融法制备的YBCO外延超导薄膜.采用离子束干法刻蚀进行器件的图形制备.在8~14μm红外波段进行了探测器的光响应测试.调制频率为10Hz时,探测器的等效噪声功率(NEP)为1.8×10-12W·Hz-1/2;归一化探测度为2.5×109cm·Hz1/2·W-1.实验表明,在低于Tc的温度范围内,探测器具有平坦的光响应与温度的曲线,从而克服了传统的Bolometer探测器工作温度过窄的缺点.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等离子体的激励参数对圆柱绕流的影响,在低速风洞中进行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激励控制圆柱绕流的实验。风速V_∞=8 m/s,基于圆柱直径的雷诺数Re=8.6×10~4。圆柱绕流的烟线流动显示、圆柱壁面和尾迹压力的测量和分析表明脉冲激励参数的变化对圆柱绕流的影响在尾流宽度、壁面静压分布、圆柱阻力、尾迹压力分布三方面均有所体现。激励频率在400 Hz左右时流动控制效果最佳。占空比在40%~80%范围内,流动控制效果较好。激励电压在9.2~13.2 kV区间内存在放电启动的临界电压值,在22~25.5 k V范围内激励效果最优。边界层分离点附近区域,激励对壁面静压和流速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对被同类周边建筑所包围的低矮建筑表面风压系数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周边建筑的建筑面积密度对目标建筑平屋盖风压系数分布状态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低矮建筑被同外形、同高度的周边建筑包围时,随着周边建筑面积密度的增大,被包围建筑屋盖上斜风导致的锥形涡将逐渐消失,屋盖上不同部位的负风压极值将逐渐减小并趋于均一;当周边建筑面积密度分别为0.1,0.3和0.6时,被包围建筑屋盖上的最大负风压可分别减小为孤立建筑的80%,30%和20%.  相似文献   

13.
不同风场下开、闭鞍型屋盖脉动风压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B类和D类风场条件下,对底部开敞和封闭的鞍型索网屋盖刚性模型进行了风洞测压试验.根据同步测量的风压数据,分析了不同风场条件下这两类鞍型索网屋盖上的脉动风压的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通过对开敞和封闭的鞍型屋盖表面脉动风压功率谱及风压时程的对比分析,考察底部开敞对鞍型屋盖脉动风压分布特性的影响规律.风场对脉动风压系数分布有较大影响;脉动风压的分布类似于平均风压场的分布规律;底部封闭鞍型索网屋盖的脉动风压能量主要集中在折减频率小于0.3范围内,而底部开敞鞍型屋盖脉动风压的高频段能量高于底部封闭情况.  相似文献   

14.
针对3 t扫路车的风机选型和风道设计问题,基于NX NASTRAN的流体分析平台,结合风机风压、风量的理论计算与相关的试验数据,建立了风机的气体模型。通过流体仿真,明确了风道流速的分布情况,并对风机与风道的噪声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风机选型与风道设计,吸筒中的风速超过50.8 m/s,满足了吸筒中垂直向上的运输要求。  相似文献   

15.
某低矮模型房屋实测风场和风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台风"菲特"影响下温州某低矮房屋的环境风场实测数据及该建筑物屋盖上的风压实测数据,对于风场特性和屋盖风压特性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平均时距的减小,平均风速最大值增大;湍流度随着平均风速的增大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建筑物屋面及屋面屋脊边缘处的平均风压均为较大的负压且脉动较大;根据风速和风压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风场风速与建筑物屋盖上风压呈现明显的相关性,进而在不同的时距条件下对风场风速与屋盖风压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取5min为基本时距时风速与风压的相关性系数值较高,说明在确定结构的风荷载时取基本时距为5min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典型风帆体型建筑的风荷载采用风洞试验方法进行研究,给出典型风向下风帆建筑的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的分布特征,探讨该体型建筑产生此类分布的原因,并分析围护结构设计时风帆体型建筑的最不利受风区域.研究表明:风帆容易形成"前压后吸"的风压分布,对于迎风面积大、厚度却相对较小的风帆建筑整体抗风较为不利;脉动风压系数与平均风压系数分布规律较为相似,背风区的风压脉动小于侧风区;当风帆建筑锋利边缘处于侧迎风时,来流风会在锋利边缘发生显著的气动分离,使得该区域出现极大的负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同步测压刚性模型风洞试验,对设置不同建筑造型悬挑屋盖的风荷载特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肋条高度、波纹间距对该类屋盖风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参数范围内,肋条高度对悬挑屋盖风荷载的作用机制影响不大,但当来流与屋盖波纹呈一定夹角时,波纹间距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屋盖波纹部分风压的作用机制,该部分风压功率谱及屋盖正压达最大时的风向角均发生变化.肋条高度对悬挑屋盖最不利负压(0°风向角)影响很小,但随着屋盖肋条高度的增加,屋盖最大正压(110°风向角)逐渐减小.最不利负压工况(0°风向角)时,屋盖平底、波纹部分风压均对波纹间距不敏感,最不利正压工况(130°风向角)时,随着波纹间距的增加,屋盖平底、波纹部分风压均减小,尤其是波纹部分.  相似文献   

18.
户外大型单立柱广告牌属于风灾易损性结构,为优化其在最不利风向角下风压分布和风阵响应,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利用Fluent分析软件对广告牌结构的风荷载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基于不同矢跨比设计6种单立柱三面广告牌形状优化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面板负风压最大值...  相似文献   

19.
对一栋多功能低层建筑平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板进行风压实测,根据风压时程特性选择适当的概率密度函数对各测点的风压系数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运用6种概率密度函数对各测点的均值和极值(正极大值和负极小值)风压系数时程以及面积平均后的极值风压系数时程进行数值拟合,比较不同概率分布的拟合效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均值风压系数的概率分布近似无偏分布,t分布的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Logistic分布、正态分布、极值I型分布;负压极小值和正压极大值风压系数的概率分布分别为左偏分布和右偏分布,极值I型分布的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Lognormal分布和Gamma分布,而正态分布的拟合效果最差;最不利风压系数由极值负风压控制,即光伏板的风力由吸力主导;经面积平均后的最不利风压系数建议取值-2.3.  相似文献   

20.
线性摩擦焊机电液伺服施力系统动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线性摩擦焊机电液伺服施力系统对焊接过程关键参数压力和速度的动态响应特性,判断系统的控制品质,对滑台压力进行了闭环控制下的时域阶跃响应实验,得到了时域响应曲线.对滑台速度和压力分别进行了开环和闭环控制下的频域特性实验,借助Matlab平台绘制出速度和压力的响应Bode图,通过逼近的方法得到系统对于开环速度和闭环压力信号的传递函数.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压力闭环时域响应平均纯滞后时间为2.6 ms,平均延迟时间为17.4 ms,平均稳态误差0.61%,平均超调量1.83%,系统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稳态控制精度高;速度开环工作频宽为9 Hz,压力闭环工作频宽为22 Hz,系统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