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各项改革事业指明了方向,经济的发展,新经济体制的建立,给高等学校的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作为上层建筑范畴的高等教育,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相似文献   

2.
吕胜尧 《科技信息》2007,(31):8-8,1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质的规定性,它规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量的规定性,它明确了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化的程度和标准。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确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改革的市场取向,必然对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使之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本文就市场经济形势下如何加强图书馆建设的有关问题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以及其它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后来又写进了党章和宪法,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新的发展和新的贡献,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党多年理论探索的宝贵成果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这种传统的观念在建国初期也确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计划经济体制的许多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已进行了十多年,随着改革的深化,仍有许多问题得不到完全解决.十四大明确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并把它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从而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就是要取代原来单纯靠行政命令配置资源的集中计划经济体系.资源配置,包括社会劳动资源和物质资源的配置在当今世界应是在整…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深刻指示和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意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并对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了明确的部署。本文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与社会主义市场的特殊性;如何加快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等方面谈点个人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项决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我国几十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总结和改革开放十四年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  相似文献   

9.
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又有了新的突破,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历史的时期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将使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人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飞跃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在对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认识上的又一次思想大解放,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飞跃。 1、由“限制”到“补充”的飞跃 由于理论、经验的限制和“左”的思想束缚,长期以来,我们都认定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商品与市场则是同社会主义本质不相容的。认为哪里有商品经济,哪里就会滋长资本主义.由此,便产生了一系列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政策。这种限制政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发展到消除城乡之间的买卖关系和割除“资本主义尾巴”——农民自留地的荒谬地步。  相似文献   

10.
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之管见丁晖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和经济调节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建立,必将对教...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我们党对马列主义的伟大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建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必将要求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探讨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我国法制如何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即市场经济必须法制化具有非常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莉萍 《科技信息》2007,(34):324-324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国外市场经济模式的评析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第一,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大胆实践,开拓进取,积累经验,逐步探索;第二,要大胆借鉴国外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有益经验,总结现代市场经济运作模式的共性,吸取有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并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5.
对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予超 《科技资讯》2009,(1):219-219
统计工作是我国经济工作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强化统计工作,对于企业生产经营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我国统计的现状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却不相适应。因此,分析研究统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对策,也就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息息相关的问题。笔者试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必将导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完全突破旧体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直到十四大明确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个思想不断解放,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是指导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理论。现代教育要适应新的经济体制,就要形成新的思路。于是教育和市场经济关系的问题就成为教育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难点之一,那么对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与信息产业的关系 党的14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说,要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就必须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而改革的中心内容和总体目标,就是将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必须在90年代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毋庸置疑,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新的经济体制的确立,必然对社会各方面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高等师范学校作为为社会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具体化、系统化,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要的突破和发展,是九十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十四大报告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