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熊猫的研究,经过120多年已深入到各个方面,然而关于它的分类地位,迄今仍未取得共识,概分三派.一派认为它是高度特化的熊类,另一派认为它更接近于浣熊,再一派认为它应独立成为一类.古生物学家根据所发现的始熊猫化石,讨论了大熊猫的演化.但大熊猫的祖先到底是属于哪一类始熊,尚待进一步对古今熊类研究,方能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2.
王冰洁  王建宏 《甘肃科技》2014,30(18):141-143
甘肃记录的大熊猫食用竹有5属13种、1变种、1变型,其中箭竹属7种,刚竹属3种1变种1变型,箬竹属1种、寒竹属1种、巴山木竹属1种.其中缺苞箭竹、华西箭竹、青川箭竹、龙头竹、糙花箭竹、团竹等6种竹子为大熊猫主食竹,大面积分布于文县、迭部县、舟曲县和武都区的大熊猫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是甘肃省大熊猫生存的物质基础.此外,紫耳箭竹、巴山箬竹、紫竹、毛金竹、斑竹、石绿竹、黄古竹、刺黑竹、巴山木竹为大熊猫偶食竹,零星分布于文县、武都相对低海拔的林缘及村庄附近.依据竹类营养器官的形态特征,本着简洁实用的原则编制了甘肃大熊猫食用竹分属、分种检索表,以便于甘肃大熊猫保护区一线从事保护、科研和监测的人员识别.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的分类地位,自1869年以来,争论己愈百年,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它与小熊猫应独属一类;形态学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以1986年北京动物园等的专著告其大成;生态、生化和细胞遗传的研究,发表的论文近百篇,以1985年发表的《卧龙的大熊猫》一书在国内外最为系统;饲养繁殖、兽医与预防发表论文190余篇,五十余年先后有41家,曾饲养了240只大熊猫,其中有13处,共繁殖66胎,产仔100只,存活半岁以上的33只,现在国内外还约饲养有100只大熊猫.  相似文献   

4.
大熊猫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珍稀濒危动物,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籍中就有记载。1869年由戴维(A.David)订为新种发表后,开始从形态学、动物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细胞及遗传学、繁殖和兽医学、应用技术学等现代学科对大熊猫进行了多学科研究,截至2001年(部分刊物至2002年8月),有关大熊猫研究已发表的论文达1450篇,出版的专著与论文集约30余部,将这些论文和专著按其主要内容与学科综述成本文。  相似文献   

5.
我国饲养的大熊猫累计已达200只,现尚活着的约100只。36年来共繁殖53胎,产86仔,存活28只。由于饲养而产生不孕和不配现象,以及幼仔存活率低等,通过研究,揭示出原因,并展现出了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是我国珍贵的一类保护动物,被誉为“国宝”,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支持,由四川师范学院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所长,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我国著名的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教授承担的,大熊猫生物学研究课题,在进行了数十年艰苦深入的工作之后,现在已出色地完成了研究任务。其成果,由四川科技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了共401页,82万多字的巨著《大熊猫生物学研究与进展》。本书包含六章,每章均以主编亲自调查、观察及实验所得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并综合了近年中外学者所做的工作,从而展示出大熊猫生物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与进展,对促进我国的濒危物种研究及对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都有广泛的意义,这六章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作者从化石记录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介绍了大熊猫的系统演化历程及不同时期的地理分布情况.从出土的化石材料可以看出,大熊猫在地质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黄河及珠江三大流域,包括了从北京周口店至两广以致东南亚一带的广大地区.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家族演化进程中最繁盛的时期,至晚更新世末期开始转向衰落.在地史分布变迁上,自始熊猫出现以来其分布范围经历了向东、南及北方扩张的过程,而自更新世末期以来则从北、东、南三方向西退缩,现仅残存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大熊猫家族地史分布范围的变化可能既受物种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同时也与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然而,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影响大熊猫家族地史分布变迁的主要因素可能并不相同.气候变化和青藏高原的隆起可能是影响更新世大熊猫种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而自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极大地塑造了大熊猫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8.
1990年出版了第二届国际大熊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年6月在华盛顿和1993年在成都召开了第三,四届国际大熊猎学术研讨会,1991年在哈尔滨与1994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二、三届熊类学术熊类学术研讨会。在几个国际会议的推动下,大熊猫的研究在形态分类,古生物,生态,遗传,生理生化,饲养繁殖,兽医和保护管理等多学科领域都有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1936—1945年国外曾饲养有14只大熊猫,1955—1982年我国又向9个国家提供了24只,1979—1988年墨西哥等4家动物园,共繁殖13胎,产仔17只,存活7只,在10年繁殖中共有10只组成繁殖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目前国外饲养有18只,根据年龄结构推测,将是一个人工繁殖的增长种群。  相似文献   

10.
野外放归大熊猫和圈养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1只放归亚成体大熊猫和3只圈养亚成体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鉴定出17种细菌,发现放归大熊猫和圈养大熊猫肠道优势菌群均为肠杆菌、肠球菌和乳杆菌,与圈养大熊猫相比,大熊猫放归野外后,肠道菌群中的肠球菌增多,肠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有所下降,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的检出率增大。  相似文献   

11.
利用收集到的47号现生大熊猫头骨标本与古代化石标本禄丰祖熊猫,小型大熊猫,大熊猫武陵山亚种和大熊猫巴氏亚种进行比较,表明大熊猫的体型变化是由小→大→小,并分析了体型变化的原因,从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方面剖析了大熊猫目前的处境及濒危原因,提出了延缓哀亡进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冶勒自然保护区大、小熊猫主食竹类微量元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冕宁冶勒自然保护区内大、小熊猫均以鹅热竹(Bashaniaspanostachya)为主要食物.经采取其竹叶。竹笋和不同年龄的竹茎进行微量元素测定,并应用原子吸收光谱对Zn,Cu,Mg,Fe,Ca,Mn,K等7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竹叶和竹笋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于竹茎,尤其是竹叶含量最高,同一年龄竹子在不同季节里和不同年龄竹子在同一季节里其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大熊猫发情期繁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圈养大熊猫的活动节律、活动量、食欲、叫声、遗留气味标志、蹭阴频率和方式的变化;雌体独自抬尾出现的时间和频率、阴阜膨肿度和颜色、阴道角化细胞百分比的变化;雌雄个体相互影响和引诱等行为方面,探索大熊猫行为与发情高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熊猫消化系统同工酶凝胶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身体瘦弱、无病,落水的大熊猫消化系统8种组织器官及1种消化液的LDH、酯酶及过氧化物酶等三种同工酶,进行了凝胶电泳分析,并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讨论了LDH同工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大熊猫数量变化及人工繁殖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熊猫的分布、栖息环境、数量变化和近30年国内外人工繁殖大熊猫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作了报道,指出:①禁止砍伐森林,破坏大熊猫的栖息环境,立即将大熊猫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划为保护区,才有延缓大熊猫在野外灭绝的可能。②围绕大熊猫的繁殖进行深入研究是提高人工繁殖率及幼仔成活率的关键,培育幼兽达到繁殖后代的目的是人工育幼的重要环节。③为拯救大熊猫物种出力,是使子孙后代能见到大熊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6.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数量及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于1991年~1992年对凉山山系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进行了野外生态调查.使用逆向截线法和样带法,以粪便为间接指标,调查了大熊猫的数量,并与传统的方法比较.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现有大熊猫36±6只,以粪便大小、咬节长度和消化程度等确定了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并结合种群的分布特征,对其动态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小熊猫现状和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四川省小熊猫的分布现状和保护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四川小熊猫仅分布于邛崃、岷山、凉山、相岭、大雪山、沙鲁里山和大娄山7个山系.由于人类的活动,森林过度砍伐和猎杀,致使原有部分产区内小熊猫消失,并不断向南方山系退缩.对此本文提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竹子开花后大熊猫的觅食行为与容纳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3年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喜食的冷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受灾面积占82.2%。开花后大熊猫的觅食行为初是由喜食冷箭竹老笋改为竹秆,2年后下移采食未开花的拐棍竹。受灾初期大熊猫种群数量接近容纳量,1978年以后由于拐棍竹增生,其数量约低于容纳量.本文阐明了区域性的容纳量和如何挽救它们,为保护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熊猫咬节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冕宁县冶勒自然保护区随机采在熊猫粪便两团。,全部测量其咬节长度,用偏度,峰度和偏峰度联合检验,证明其咬节分布符合正态分布,为野外大熊猫数量调查和年龄判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