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作者多年来在创新方面的一些实践,对创新的一些认识及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及其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月十二日,李政道教授访问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同全体研究生会见,在谈话中,很多位研究生提出了一些问题,下面是李政道教授的回答  相似文献   

3.
博士后制度自1985年建立以来,在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新时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对博士后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经过二十多年不断探索,在创新博士后管理体制机制、搭建博士后学术交流平台、服务博士后成果对接和就业等方面取得若干实践经验,为农业科研院所开展博士后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创新网络--合作创新的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创新的涵义发生了改变.如今创新已突破了线性模式阶段,创新的源泉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本文在分析了合作创新的价值和组织机制后,提出了创新网络这样一种新的合作创新形式,并以杭州市-浙江大学的创新网络为例分析了创新网络在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在实现"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面,这世界上可能很少有人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更加执着了——即使是超期服役的卫星,他也要"吃干榨净"。6月15日,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基于纠缠的千公里级安全量子加密"的研究论文,潘建伟团队联合牛津大学教授Artur Ekert,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宇团队,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6.
7月30日到3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双边学术研讨会在黄山市召开,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的11名国内专家与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和李约瑟研究所的7名专家齐聚一堂,就东西方的人与自然主题展开来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科技创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的认识误区进行辨析,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并不会因为科技资源短缺而影响其科技创新的观点。并针对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若干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的哲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二者皆具生态进化特性,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在区域内具有其内在的一些表征:共生进化的统一性、投资的高风险性、区域产业发展的非平衡性等。科技创新在产业创新上的价值体现不仅是其本身的表现,还负荷着科学精神、科技创新文化等内在的价值作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产业创新为科技创新增活力。不断优化区域科技创新的环境与系统。提高以自主创新的核心创新能力,促进与产业创新的共生进化与优化。  相似文献   

9.
地方科学基金评审体系与源头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评审体系遴选创新项目的三方面因素;然后介绍了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体系从申请人资格,评审各阶段的分工和评审指标,以及加强行政决策和增加透明度等方面所做的改革;最后提出了今后的一点设想和关注人的作用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创新存在的负效应及其潜在风险,欧美学界提出了负责任创新的理念,意在通过一种前瞻性的价值设计使创新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进而实现普惠性发展。通过对中国无线谷创新实践的分析,发现其在主体责任分配、政府政策导向、协同创新模式和价值目标等维度与负责任创新是契合的,但仍有不符合负责任创新的方面,这需要在制度、实施以及思维等层面不断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1.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科研方法和创新思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1999年国务院设立的最高科技奖项,迄今已有7位杰出的科技专家获此殊荣,作为科技创新的典范,他们获奖在全社会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的学术思想、科研方法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科学仪器信息共享评价模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带动下,先后启动了科学仪器共用共享平台的建设工作,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如共享建设形式化、服务不到位、仪器使用率低等。为此,如何评价科学仪器信息共享工作成效,成为目前科学仪器信息共享工作深化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本文从"可见"、"可得"和"可用"3个层面来建立科学仪器信息共享评价模型,用以评价各类科学仪器信息共享平台的共享服务水平,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文化传统对科技发展的双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传统对科技发展有着两方面的作用:其积极因素起着参与、建构、修复、导向和启示作用。其消极方面会产生阻碍和制约作用。科学精神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具有破坏断裂效应、诱导重建效应和平衡融合效应。要吸收优秀传统,摈弃消极因素,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4.
关于科技创新理论体系化建构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和建构科技创新理论体系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提供创新理论支撑。在建构这一理论体系的初级阶段,我们可以把对科技创新理论体系的研究暂时命名为——《科技创新理论概述》。它作为一门新设定的学科或研究方向,有其自身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学科内容;它涉及到科技创新的特点和类型、程序和模式、方向和途径;它还包括科技创新的要素构成、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以及科技创新成果怎样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内容;同时,研究科技创新的信息化问题以及科技创新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关系也是不客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家科学技术奖是衡量一个单位或个人学术水平高低和社会贡献大小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因此各高等院校非常重视科技奖励工作。由于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授奖的数量不同,单纯用获奖数量并不能合理反映高等院校科技实力的相对变化情况。为此,本文提出"院校率"的概念,专门用于定量表征高等院校的科技实力。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高等院校在国家三大奖的获奖能力上有明显提高;在我国,一流大学几乎都具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能力;在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领域内,原始创新能力建设是成为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合作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处理好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共同促进技术创新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深入研究了韩国浦项工业大学与浦项制铁公司相互之间在经费、人才和研究设施等方面的互利合作,期望为我国大学和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钱学森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领导人,退休后长期担任国防科技委高级顾问。他非常关注新时期的国家尖端技术以及与尖端技术相关的自主创新工作。20世纪90年代,钱学森提出,芯片产业属于国家尖端技术,必须坚定独立自主的发展路线。文章披露了钱学森关于集成电路产业的剪报及信件,并总结、梳理了他对于落实国家尖端技术自主创新的三条意见:发扬两弹传统、善用对外交流以及培养创新人才。对于"钱学森之问"的旨归及理解亦有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云南大学科研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云南大学科研成果产出起到了十分积极和重要的支撑与促进作用,同时也体现出云南大学不仅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的增长,更加重视获得资助后成果的产出数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前身为华西自然科学社,1927年9月在南京中央大学成立,以"研究及发展自然科学"为宗旨,1951年宣告解散。作为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一个全国性、综合性科技社团,中华自然科学社通过创办《科学世界》、编纂科学书籍、召开年会、举办演讲等途径,在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积极致力于中国科学的体制化。与此同时,就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科学研究路径、科学大众化等问题,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阐发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规范科学技术名词在科技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文章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英译和汉语科技名词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网络服务系统中进行了文献检索统计。检索结果表明英译规范名词在不同的文献类型和学科中的使用有较大的差异;汉语科技名词的检索结果从科技文献使用的角度说明了规范名词遴选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文章还对《地理学名词》中不同形式的名词在科技文献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文献检索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