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动物实验常用麻醉剂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动物实验中经常需要进行麻醉,麻醉剂的选择和麻醉方式都对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常用的有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乌拉坦(氨基甲酸乙酯)、氯胺酮、α-氯醛糖、苯戊巴比妥等非挥发性麻醉剂,另外还有吸入性麻醉剂乙醚。动物实验中手术时间一般相对较短,最常用的是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  相似文献   

2.
外科动物实验应用安定麻醉144例家兔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满意的动物麻醉是外科动物实验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目前常用的动物麻醉剂均各具优缺点。因而,寻求一种效果可靠、安全、经济、购买方便的动物麻醉剂,仍具实际意义。我们试用安定进行外科动物家兔麻醉,历经2年,计280例在外科动物实验项目的应用中,证实该药效果肯定、作用迅速、安全度大、维持时间长(一般达3~4h,若追加给药可达5~6h),鉴于目前麻醉类药监管严格,而镇静类药相对购买方便,以安定为麻醉剂的方法很少报道,  相似文献   

3.
水合氯醛对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观察对Wistar大鼠使用麻醉剂水合氯醛的代谢过程中实验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探讨动物脑血流实验研究中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Wistar大鼠30只,分为正常、假手术组、模型组,各组均10只,在麻醉后三个不同的时间段(麻醉后10、30、50 min)对各组大鼠脑血流进行检测.结果 各组脑血流量在麻醉后10、30、50 min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各实验组在同一的时间段相比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大鼠脑血流在麻醉后不同时间段受麻醉剂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验动物脑血流量的实验研究中,在麻醉后同一时间段对脑血流进行检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章根木 《实验动物科学》2007,24(4):42-49,78
实验动物的麻醉技术在生物医药、临床试验研究和教学实验中应用广泛。动物的麻醉不仅是为了减少动物疼痛、满足动物福利的要求,也是动物手术和实验研究顺利进行的保证。实验动物的麻醉可分为两类:注射麻醉和气体吸入麻醉。在我国,注射麻醉最为普遍,其优点是无需昂贵的设备,只需要注射器就行;其缺点是剂量不易掌握,剂量过大会造成动物麻醉过度而死亡,剂量过小动物不能进入麻醉状态或较慢。麻醉剂注射动物后必须经肝赃代谢后,动物才苏醒,所以麻醉时间长,不能调节。气体吸入麻醉的优点是:动物进入麻醉快、苏醒快、容易控制麻醉深度、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研究氯胺酮和速眠新Ⅱ复合麻醉方法用于巴马小型猪实验的麻醉效果,初步观察复合麻药对动物机能指标的影响。方法使用氯胺酮和速眠新Ⅱ按2∶ 1. 5( mL) 的体积制成混合麻醉剂,在0. 3-0. 5 mL/kg 的剂量范围内,给予动物一定剂量的麻药进行麻醉,记录麻药剂量、麻醉效果和生理指标。结果随着麻醉剂量的增加,麻药起效时间、肌松时间和眼睑反射消失时间均降低; 动物心率和呼吸频率增加,对血压影响不大。结论0. 3-0. 4 mL/kg 可以作为安全剂量用于小型猪的麻醉,不但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对生理指标影响也不大。  相似文献   

6.
实验动物的麻醉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正确的麻醉处理,是动物实验成功的有力保障。而麻醉处理不当,会给实验结果带来难以分析的误差。要想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除掌握实验动物麻醉的基本知识和技术、遵循科学的麻醉程序外,还应了解影响实验动物麻醉的各种因素,如动物因素、环境因素等。  相似文献   

7.
主要探讨了氨基甲酸乙酯、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等3种麻醉剂对动物组织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寻找动物生理实验过程中更适合某种组织器官的麻醉剂。提出:水合氯醛更适合于对动物心肌收缩力、胃运动等实验的研究;戊巴比妥钠更适合于对动物心率、骨骼肌、坐骨神经、十二指肠、子宫等实验的研究,可供研究动物生理的科研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于鱼类的麻醉剂及麻醉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就鱼类的各种麻醉剂、麻醉方法以及麻醉剂的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影响麻醉剂药效的因素、鱼类麻醉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麻醉期间的维持及处置,特别是对实践中多用的三卡因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旨在探讨水合氯醛和硫酸镁混合麻醉剂在猪的热疗实验中的麻醉效果。结果 在正确使用该麻醉剂的前提下,水合氯醛和硫酸镁麻醉剂对体重较大的猪能较好的维持长时间的麻醉,且麻醉过程平稳,不需借助任何仪器,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麻醉复苏时间短。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了复方噻胺酮用于犬腹部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其用药量小,安全范围大,起效迅速、平稳,肌肉注射操作简便,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且不需与其它任何药物配合使用,是较理想的实验犬用麻醉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的麻醉及术中处理,进一步提高手术麻醉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了12例缩窄性心包炎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心包剥脱术的麻醉经过。结果:全组病例均在全麻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无大出血、严重心律失常、低心排、心衰、心搏骤停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缩窄性心包炎可在全麻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包剥脱术,但由于患者全身情况及心功能差,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术中选择对心肌抑制轻、对循环影响小的药物,注意容量控制并适当强心利尿,术中、术后加强监护治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大熊猫麻醉药物的特性和麻醉效果,并进行了逐一评价.认为在麻醉药物中以氯胺酮和龙朋复合剂效果最佳,其麻醉期长,肌松良好,心跳、呼吸均正常.  相似文献   

13.
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低温麻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分级降温、直接低温、多次低温、生产性低温的方法,对口虾蛄进行了低温麻醉研究,提出了较佳的麻醉方法、麻醉水温和麻醉时间,可为活虾蛄麻醉运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我院开展局麻下个体化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经验,探讨进一步提高腹股沟疝治疗总体疗效和减轻痛苦的方法。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8月间进行的无张力修补手术80例,其中40例为局部麻醉下进行的个体化无张力性修补手术进行临床研究。观察内容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费用、疼痛评分,复发情况、病人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局麻下个体化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在住院时间、病人费用、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率方面具有优势,在手术时间、疼痛评分方面和同期进行的硬膜外麻下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手术没有明显区别。结论局麻下个体化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简单易行,疗效可靠,是值得推广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全麻下扁桃体摘除术的应用。方法ASAI-Ⅱ级,择期行全麻下扁桃体摘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mg;Ⅱ组(对照组)不注射氟比洛芬翻注射液.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6、12、24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咽喉疼痛发生率以及麻醉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术毕时,术后12h和术后24h各取外周血2mL,检测PGE_2(前列腺素E_2)浓度.结果观察组术后2、6,12h 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24hVAS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与麻醉镇痛有关的不良反应之间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但咽痛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毕时和术后12h时前列腺素E_2浓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4h时前列腺素E_2浓度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前列腺素E_2浓度比术毕和术后12h时要高(P<0.01).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应用于全麻下扁桃体摘除术,能有效缓解术后早期疼痛,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复方麻保静和戊巴比妥钠混合麻醉对实验小型猪的麻醉效果。方法 对5 0例实验小型猪进行复方麻保静诱导麻醉加戊巴比妥钠静脉全麻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结果 5 0例中成功麻醉4 7只,占94 %,麻醉过深2例,占4 %,推药过快致死亡1例,占2 %。讨论 复方麻保静和戊巴比妥钠配合使用麻醉效果好,麻醉过程平稳,肌肉松弛效果显著,生命体征稳定,手术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17.
对河北师范大学校医院1992-1995年6月收治的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应用硬膜外麻醉下手法按摩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治愈率为93.6%,显效率为97.8%,此疗法操作简单,效果好且见效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无创电生物阻抗法(TEB)评价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行人工流产术的育龄妇女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单纯丙泊酚对近似于正常人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剂量为2~2.2 mg/kg,用质量分数为2%的丙泊酚,在20 s的时间内均匀注入,术中病人有略微肢动时追加30~50 mg丙泊酚以维持麻醉深度.记录麻醉前(T1)、麻醉后(T2)、追加丙泊酚(T3)、手术结束(T4)、唤醒(T5)5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量(CO)、每搏量(SV)、体血管阻力(SVR)及心室收缩加速度指数(ACI).将T1、T2、T3、T4、T5时间点所测得的结果与T1时间点所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2与T1比较SBP、DBP、MAP、HR、CO、SV、ACI均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SVR升高(P<0.01);T3与T1比较SBP、DBP、MAP、HR均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CO、SV、ACI降低(P<0.01),SVR升高(P<0.01);T4与T1比较HR、CO、SV、ACI有显著性差异(P<0.01),T5与T1比较,HR、CO、SV、ACI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SBP降低(P<0.05),SVR升高(P<0.01).患者术后恢复迅速而完全,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育龄妇女行人工流产手术期间的心肌收缩力有抑制作用、外周血管阻力增加,间接说明丙泊酚有心功能抑制作用.应用无创电声物阻抗法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可及时应用而不受条件限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胆碱抑酯酶制剂用于局部静脉麻醉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外科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0例,使用新斯的明和利多卡因复合剂.单纯利多卡因组10例,为对照组.监测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副作用,观察肢体痛觉、阻滞和恢复运动神经的时间等.结果 胆碱抑酯酶制剂用于局部静脉麻醉显效时间明显缩小(P<0.05),作用时间延长(P<0.05),患者手术期间心率、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也无副作用.结论 胆碱抑酯酶制剂用于局部静脉麻醉可明显缩短麻醉的显效时间,延长麻醉的作用时间,且生命体征平稳,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麻醉剂量灌喂对南方鲇幼鱼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绝大多数的鱼类餐后代谢即特殊动力作用(SDA)研究都是以实验条件下能够主动摄食的鱼类为对象,近年来麻醉灌喂方法越来越多地用于不主动摄食鱼类的相关研究,而目前专门评价麻醉灌喂方法的文献资料却不多见.本研究为了考察麻醉灌喂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幼鱼SDA的影响,采用4、7、10 g/L的不同剂量麻醉剂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处理,以主动摄食组为对照,均灌喂10 %南方鲇幼鱼体重的泥鳅(Misgurus anguillicanndotus),连续48 h(1次/2 h)测定各组实验鱼的耗氧率.结果显示,各实验组的SDA参数之间,除10 g/L麻醉灌喂组的摄食代谢峰值比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外(p<0.05),其它参数如静止代谢率、SDA时间、峰值达到时间、摄食代谢峰值、SDA总能量和SDA系数各实验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麻醉和灌喂操作对南方鲇幼鱼的SDA过程无明显影响,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南方鲇摄食代谢的研究,还将有助于获取不主动摄食鱼类的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