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基于粒子群面向可变形物体的随机碰撞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面向可变形物体快速的碰撞检测方法。此方法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和随机碰撞检测相结合,通过在物体特征域内采样把三维物体空间内碰撞检测问题转换到二维离散搜索空间中解决。这不但可以控制算法的运行速度和检测质量,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算法适应性:输入的可以是不具有拓扑信息的任意物体模型。此外也不需要建立复杂的数据结构,因此大大地减少了存储空间,提高了检测效率。实验证明基于粒子群的离散碰撞检测算法能有效的处理变形物体的碰撞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虚拟手抓握物体时手指运动过程的分析,提出基于手指运动方向的动态碰撞检测算法,在详细描述该算法的基础上,给出算法流程图、算法实现框图和应用实例。针对单个手指与球体的接触过程,将此动态碰撞检测算法和传统的静态碰撞检测算法进行性能测试比较,结果证实该动态碰撞检测算法在总体性能上优于传统静态碰撞检测算法,主要体现在提高了抓握操作仿真过程中碰撞检测阶段的运行速度、解决了抓握操作中以多面体模型之间的碰撞检测仿真实体模型之间的碰撞检测问题。该动态碰撞检测算法并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动态碰撞检测仿真。  相似文献   

3.
针对复杂物体间碰撞检测,为提高碰撞检测效率,减少计算量,解决普通算法不直接适用于非凸体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连续碰撞检测算法。首先,该算法在初检测阶段利用基于波前法的三角网格生成,对非凸体等复杂物体表面进行网格划分,获取高质量三角形,得到三角形点、线、面参数信息;然后,用动态投影分离剔除法对三角形单元对进行高层剔除,从而剔除掉不可能发生碰撞的三角形;最后,针对可能碰撞的三角形特征对进行精确相交测试,返回发生第一次碰撞时间,完成碰撞检测。经过复杂度分析和实验论证,该算法响应速度快,在结构复杂物体的连续碰撞检测中效率较高,对于非凸体也可适用。  相似文献   

4.
在层次包围盒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粒子群的快速碰撞检测方法.算法首先利用层次包围盒方法快速减小物体间可能发生的碰撞检测区域,并基于随机碰撞检测核心思想将问题转变为物体特征对间距离机制的非线性优化问题,在建立的层次拓扑结构基础上,结合多智能体系统技术和粒子群算法的进化策略,设计了一种多智能体粒子群算法来求解碰撞检测问题.通过仿真测试表明,该算法具有很高的搜索效率和寻优性能,能够满足碰撞检测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数控弯管加工过程仿真中的碰撞检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波  唐承统  宁汝新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4):1004-1007,1011
基于自行开发的导管加工仿真系统(TBS)中导管的分段表示,提出了基于仿真指令的碰撞干涉模型和导管扩展OBB树(XOBB)的碰撞检测算法,碰撞干涉模型剔除了加工环境中明显不参与碰撞测试的物体及导管段,实现了导管加工过程仿真中碰撞检测物体对的初级过滤。导管扩展OBB树把变形导管的碰撞检测问题转化为已成形导管段的碰撞检测问题,避免了导管变形所引起的OBB树结点的重新生成。最后,提出了一种三角形求交的代数方法——基于非线性规划的三角形求交算法。  相似文献   

6.
多面体的剖分算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玉梅  陈一民  李超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7):1516-1518,1551
提出了一种将任意多面体剖分为系列四面体的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多面体类型,查找出符合剖分要求的一个面与一个顶点,构成一个简单多面体,将原多面体剖分为一个简单多面体和一个新的多面体,再对新的多面体重复剖分,直到全部剖分为简单多面体,每个简单多面体再进一步剖分为四面体。文章中给出了算法理论基础的证明、算法具体实现步骤及所用数据结构。最后讨论了该算法在机器人碰撞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光线跟踪的碰撞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光线跟踪原理,将光线跟踪算法中光线与物体求交的运算方法运用到虚拟现实的碰撞检测技术中,介绍了光线与平面、球面、二次曲面的碰撞求交及碰撞响应,在VC平台和OpenGL下精确地实现了模型小球的碰撞检测。  相似文献   

8.
根据光线与封闭物体间的相交特性,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基于图像空间的碰撞检测算法。采用VBO技术提高图形渲染速度以提高算法的性能。利用待测物体对的轴向包围盒(AABB)设置合理的视锥和视口,减少图形的绘制量,进一步提高算法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直接处理非凸体,处理复杂模型的碰撞检测问题实时性好、平稳性高,但是其性能受到分辨率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将该算法扩展到多个物体间进行碰撞检测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9.
排爆机器人训练仿真系统中的碰撞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精确的碰撞检测对提高虚拟现实系统的沉浸性、真实感至关重要。但是Vega只对碰撞检测提供了有限的支持,为提高碰撞检测的实时性和精确度,提出了分块设置掩码、动态加载相交矢量、在运动物体易发生碰撞的部位放置相交矢量以及物体高速运动时引进距离因子等方法。有效的解决了排爆机器人训练仿真系统中遇到的各种碰撞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包围盒的碰撞检测算法综述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马登武  叶文  李瑛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4):1058-1061,1064
对基于包围盒的碰撞检测算法中的轴向包围盒法、方向包围盒法、离散方向多面体法、时空包围金法的检测原理和检测效率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包围盒的简单性和它包裹对象的紧密性是一对矛盾,包围盒越简单其包裹 紧密性越差,如何更好地兼顾简单性和紧密性成为包围盒法的关键;离散方向多面体是介于轴向包围盒和凸包之间的包围盒,只要合理地选取平行平面对的个数和方向,就可以在碰撞检测的简单性和包裹物体的紧密性之间灵活取舍。研究结论对于虚拟场景的动态建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并行的快速碰撞检测算法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提出了一中基于并行的快速碰测算法。该算法面向动态复杂场景采用层次的自适应空间剖分方法建构物体的平衡包围盒树,然后通过并行遍历包围盒树来加速碰撞检测,算法属于MDMD同步并行算法,采用多线程技术实现,在单处理机和处理机上均能运行。  相似文献   

12.
利用特征加权进行基于小波框架变换的红外目标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成刚  陈刚 《系统仿真学报》2001,13(3):388-389,399
提出了一个基于背景纹理多分辨分析的红外目标检测方法。本方法通过对原始图像作小波框架变换提取不同分辨率下背景纹理的特征,利用特征加权技术(FWT),得到中心向量,求出每个象素点的特征向量到中心向量的距离。根据距离像统计直方图实现阈值判别。实验证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虚拟装配中基于数据手套的虚拟操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虚拟装配中,采用数据手套对虚拟物体进行虚拟操作,是进行虚拟装配的重要手段。首先给出了数据手套的虚拟操作流程,探讨了虚拟操作中存在的三个关键技术问题碰撞检测问题、手的穿透限制问题、手的抓取和拖放问题。然后对这三种关键技术逐项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解决算法面向对象的基于包围盒的碰撞检测算法、基于面片的穿透限制算法和抓取与拖放算法。最后构建了虚拟装配试验系统对这几种解决方案进行了验证。这几种算法能够保证虚拟装配系统的实时性和真实性,较好地解决了虚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分布式虚拟环境中,由于实体和化身通常分布于不同的仿真节点,所以碰撞检测应具有完全性和唯一性,即碰撞对方对一次碰撞应做一次仅且做一次响应。本文在详细分析已有算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它能保证分布式虚拟环境中碰撞检测的唯一性,并能与DR技术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15.
虚拟环境中织物的碰撞检测及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智斌  李占利  曹宝香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7):1497-1499,1578
在织物动感模拟中,碰撞检测及响应处理非常复杂,实时性和真实感难以达到。为此采用质点一弹簧模型进行建模,基于层次包围盒,设计出碰撞检测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碰撞检测算法。同时,提出一种检测基本几何单元间碰撞的方法,快速检测出质点与三角形的交点。然后,依据织物的物理特性进行碰撞响应处理。实验表明,算法提高了实时性,并实现了较强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16.
装甲战斗车辆计算机生成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建立了装甲战斗车辆计算机生成兵力 (CGF)系统的运动学动力学模型、武器系统模型、智能决策模型、地形匹配模型和碰撞检测模型 ,在此基础上初步开发了一个坦克CGF系统 ,该系统已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最优LS-SVM的制导工具误差分离与折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应用于制导工具误差分离于折合。利用线性核函数获得了工具误差系数的估计,然后利用交叉验证技术推导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最优参数的选择准则。该准则的计算是基于模型求解的中间参数,所以并没有增加很多的计算量。最后根据六自由度弹道仿真软件进行了特殊弹道与全程弹道的仿真。仿真计算表明,与最小二乘和主成份方法相比,最优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获得的误差系数估计与真值更加接近,折合得到的全程弹道遥外差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8.
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在小样本、非线性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在入侵检测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针对入侵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由两类样本不平衡造成的分离超平面偏移现象,以核函数所蕴含的黎曼几何为依据,引入一个伪一致性变换函数,对核函数进行修改,提高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泛化能力,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并对系统总体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实验仿真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地提高入侵检测的准确率,改善由于数据集不平衡造成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偏移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