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于复杂分布式作战对抗仿真系统,需要强有力的导调控制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导调、监视、控制与管理.从分布交互对抗仿真系统军事需求出发,分析了导调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特点要求;从演练前、演练初始化、演练中、演练后四个时间段和系统级、方面级、节点级、实体级四个作用位置系统阐述了导调控制系统的功能;从台位组成及其逻辑结构、软件组成及其功能两方面设计了导调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并重点分析了导调子系统的原理与功能;最后,将其应用到潜艇与航空反潜对抗仿真系统设计开发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应急演练是应急管理工作中训练处置流程、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发现应急工作薄弱环节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动态桌面演练为基础,设计了面向高层指挥人员的分布式交互应急演练仿真服务平台,可配置不同的突发事件类型下的情景对指挥人员进行协同指挥训练,支持多客户端进行并行交互,支持指挥人员之间的协同指挥决策、指挥人员与突发事件态势和情景的实时交互,为应急管理演练式培训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于HLA(high leve architecture)框架的战役级C4ISR(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computers,lntelligence,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体系对抗分布式交互仿真的运行和使用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导调分系统。结合C4ISR体系对抗仿真实验,详细分析了导调子系统的功能要求、命令分类和导调模式,设计了导调子系统的逻辑功能和内部模块组成,阐述了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导调功能在基于仿真的军事对抗模拟演练和指挥员训练中得到了应用,系统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模拟器协同训练网络和飞行模拟器系统的互操作构架和接口,用于飞机模拟器和商品货架飞行仿真软件的互操作.开发接口代理将不同协议、不同接口的飞行模拟仿真系统(如飞机模拟器、微软模拟飞行X、FlightGear)互联,实现分布式网络飞行模拟训练.将某型飞机飞行模拟器与MSFSX和FlightGear等飞行仿真系统互联演练,验证了提出的互操作构架、接口和代理机制的可行性,对推进构建模拟器协同训练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水声对抗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现代海战为背景,利用分布交互式仿真(DIS)和分布式多媒体数据库以及现代通信技术,构建了一个用于水下武器的性能检验、战术模拟演练的水声对抗仿真系统。针对水声对抗对系统的要求,我们重点对系统方案、系统仿真节点间的信息交互与同步和在分布式多媒体数据库技术支持下的各子系统模型的建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基于EBAT的团队仿真训练方法通用性不足的问题,以及EBAT方法与HLA分布式交互仿真环境的融合问题,在分析EBAT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基于软件架构的分层设计思想,提出一种基于HLA的团队仿真训练功能框架,并针对团队仿真训练过程进行建模。基于HLA联邦开发与执行过程模型,提出基于该框架的团队仿真训练开发过程模型。该功能框架及开发过程模型在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演练系统开发中的成功应用说明该功能框架及开发过程模型,在扩展EBAT功能框架通用性的同时,实现对团队仿真训练开发过程生命周期的描述,从而使基于HLA的分布式团队仿真训练开发过程更加标准化和流程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模拟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装备训练及联动操作,设计与实现了一种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分布式仿真技术相结合的模拟训练系统.采用分布式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了整个武器系统之间的交互与联动,完成了从单个战车内成员的单独操作训练到全武器系统综合作战演练的全过程.针对几类典型电磁干扰,设计了一系列训练中使用的电磁干扰策略,给出了电磁干扰的模拟方式.采用"虚实结合"的思想,利用仿真实物键盘配合眼镜式显示屏的方式,建立了训练操作的虚拟现实环境,具有较高的沉浸感.实际的训练操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日常操作训练及模拟特殊电磁环境下的训练需求.  相似文献   

8.
HLA多联邦系统的实现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郝建国  黄健  韩超  黄柯棣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5):868-870,875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仿真需求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重用已有系统实现广域网(WAN)上的大规模分布式仿真演练已成为军事训练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实现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的多联邦仿真系统的互连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其中应用桥接技术构建多联邦系统是扩大仿真规模的有效途径。研究了桥接成员和多联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原则,并提出了分布式桥接成员(DBF)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DIS演练过程的记录与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分布式交互仿真(DIS)已经成为武器对抗、武器性能测试的重要手段。在DIS仿真过程中,过程数据的记录与事后的重演对演练过程的再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DIS演练过程的记录与事后重演的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李伟  马萍  杨明  王子才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7):3974-3977
对于仿真系统的开发、调试、评估与分析,尤其在军事演练仿真中,仿真过程的重演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或辅助工具。针对不同规模的仿真系统、不同的用户需求以及工具自动化的考虑,开发了基于HLA的柔性仿真过程重演工具HIT-Replay,包括数据记录器、仿真重演器、二维/三维显示及数据合并与分析工具,实现了仿真独立,重演过程中动态数据定位,DVD式重演控制以及自动重演等功能。并可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选择集中式或分布式重演,部分或全部重演,在线或事后重演。对部分重演的实现、分布式重演中的时间同步及重演回退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演习效果评估结论将对各级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为准确把握海军演习红方兵力作战效能和训练绩效;采用军事系统分析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思路,通过系统论与还原论相结合方式研究提出了演习效果评估指导模式,以效能结构要素分解为基础提出了指标体系构建指导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标权重确定算法、指标标准化处理模型、聚合模型等效能量化关键技术;经大范围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体系科学性高、可操作性强,具有重大军事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2.
攻防对抗DIS系统中CGF的构造与建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DIS作为一项现代仿真技术,在多兵种、多种武器平台的联合作战仿真与训练演习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CGF是构造DIS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构造CGF系统的意义及特点,然后介绍攻防对抗DIS系统中的CGF组成结构。最后叙述了CGF系统中重点对象的雷达、导弹及智能数字飞机的建模方法及特点,并给出了仿真结论。  相似文献   

13.
军事训练多媒体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们研制的计算机多媒体仿真射击训练系统。它综合采用了多种多媒体仿真技术 ,能逼真地模拟多种军事射击训练场景 ,既能进行普通的打靶训练 ,还能进行结合一定现实环境的情景射击训练 ,并能迅速全面地分析和显示射击者的各项射击数据。该系统克服了传统军事射击训练存在的训练科目单一 ,无法提供情景射击训练 ,难以统计分析射击训练数据的缺点。结合投放市场之后的用户反馈 ,可以看出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舰艇传统军事训练和军事仿真的局限性,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海战场中作战对象进行建模,提出一个通用性的模型框架,并在某舰舰导弹训练模拟器上得到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两栖坦克驾驶是装甲兵部队和院校重要训练内容之一,但由于其组织训练复杂、训练难度较大,且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严重制约着部队战斗力的形成。两栖坦克主动驾驶模拟训练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两栖坦克陆地、水上基础驾驶和上、下登陆舰驾驶的全过程实时仿真训练问题。该文介绍了模拟系统的功能、组成,详细阐述了系统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坦克的机动性能仿真和视景仿真技术,最后简单的介绍了系统的主要技术进步点。系统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可操作性好,对两栖坦克驾驶员的训练十分有益,具有较高的军事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反恐斗争是一种特殊的军事斗争形式,是当前军事训练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满足国内城市“反恐、防恐”的需要,满足驻城部队军官指挥行动训练的需求,我们研制了防卫行动指挥训练模拟系统。首先介绍了该训练模拟系统要达到的总体战技指标、实现的主要功能,然后给出具体实现的硬件构成和各相应的模块子系统、各个分系统的相互关系,以及电台模拟与实时语音通信技术,最后介绍了系统研制过程当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该系统在某装甲步兵分队应用后,反映效果较好、收效明显,对驻城区部队的“反恐”训练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洗消虚拟作战仿真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思路,完成了洗消车单机训练分系统的开发,完成了组网协同虚拟作战仿真训练。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及激光三维定位系统、可视数据库建模、网络通信、特殊模块等几个关键技术。实践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代替实装完成技术、战术训练,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显著的军事、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柳庆武  胡晓惠  欧阳冠军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5):1192-1195,1208
根据坦克部队作战特点,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系统仿真与模型方法为基础,将HLA与坦克分队战术训练相结合,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人与设备"连接"到同一模拟训练环境中;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半实物仿真模拟器相结合,建立具有时空一致性的系统合成的虚拟"战场环境";将刚体运动学与解析几何相结合,解决坦克实体模型视景仿真和坦克直线运动与转向运动中的六自由度刚体运动学模拟技术。遵循这一技术路线,完成了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与军事训练专业的复合应用为目的的分布式坦克训练模拟与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斗力体系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该作战系统在战斗力生成、战场布势、作战方式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军事训练必须适应现代战争特点的非线性要求,在作战要素多样化、大纵深训练以及系统非线性危险的预防等方面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