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人"性是道德的应有之义。从道德自身角度来讲,道德的为人性在本质上应利于人的自由而又全面发展,在历史维度上表现为为类性、为群体性、为个体性和人的三重属性和谐并存的四种表现样态,在群体基础上必须满足道德主体的多层次道德需要。具体来说,道德要能够满足人的三重属性的不同需求,而最终达到人的三重属性的和谐统一,这既是人性完善的要求,也是伦理道德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世界博览》2010,(16):8-9
灾难往往是最能体现人性的时刻,恐惧、挣扎甚至绝望,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只关注灾难的损失与救助的结果,而不关注人性。有人说在灾难中,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自身的安危,这才是人性的终极体现。现实不一定如此极端,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各国人,面对灾难时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自救、互助,也有迷惘和骚乱,这些元素让人们对灾难的回忆更加真实,缺乏这些体现人本性的瞬间,灾难便容易被人遗忘。人性的光辉,让我们面对灾难不再低头。  相似文献   

3.
法治作为一种法律主治的理念和精神,必然有其内在的文化基础。对人性来源和本质的不同认识,使得东西方走上了“人治”和“法治”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在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认为人性来源于人的自然本能,因此,对人性的预设就是恶的;而在东方,由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都代代相传着“人之初,性本善”这样的思维观念,从而导致了对完美人性的极端推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人性本质的重新认识也开始让我们思考“法治”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孟子所讲的“性善“之“性“,不仅仅只停留在生物学意义上,而且具有逻辑和道德的深远意义.孟子的“性善论“虽然认为人之生而固有四种善良的心,并承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作用,但强调的仍然是主观思想意识对人性的决定作用.所以孟子“性善论“构建了一个自律的伦理学体系,性善的实现是人后天自我修养的完善.孟子从“源头上“说“性“,展示善良的人性原型,主要阐述人的理性、自满性、理想性,检讨修己的可能性和主动性,这对于反思当代中国人性之善恶与人性之沉沦的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考察先秦文献,中国传统法强调法以礼为灵魂,礼法交融,强调教化对培育人性的作用。人性之所以可以教化,是因为人各有其本心,有其真情实感。道德情感是我们教育改造人的根基。尽管人往往会蒙蔽本心放纵私欲而犯罪,但源自本心的真情实感并没有消失。当我们对这种真挚的情感做出积极的道德价值判断时,在理论上我们便有了对罪犯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合理性依据。对罪犯实行人性化教育改造的本质就在于对人类基本权利的尊重。不仅具有传统文化的渊源,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荀子强调人性的二重性,即人性的自然生理属性和社会道德属性。他认为人性之恶的真正来源是人的自然生理属性。克服人性中自然属性的恶而发扬社会道德之性的善是荀子教育思想的逻辑起点。在其驱恶扬善的众多教育良方中,化性起伪是不可更改的药剂,隆礼、师是配合此药剂的独特药引。  相似文献   

7.
卢彭 《科技信息》2007,(18):26-27
法治的缘起是人性的冲突和缺陷,包括人的属性结构和人性的样态结构中的冲突和缺陷。随着人性结构及其内部冲突和缺陷的变化发展,道德的力量日益显得苍白,法及其发展的目标与高级阶段——法治就应然而生,成为调整人性冲突和优化人性结构必不可少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对人性、人的本质的认识决定着我们如何更好地认识伦理学领域内的规范与道德问题。规范不同于道德:规范基于对获得利益的妥协,而道德源于对超越性的追求;规范具有社会性,而道德具有个体性;规范具有利己性,而道德具有利他性;规范具有他律性,而道德具有自律性;规范是相对具体盼,而道德是相对普适的;规范是必须遵守的,而道德具有选择性。但是,规范与道德又是紧密相联的:规范的价值基础应基于道德;道德生活通常表现出对伦理规范的遵守。  相似文献   

9.
人性关乎人的本质及发展等重大问题,是其他学科的根基所在.对人性的探究自古至今从未间断,形成了诸多流派,但多囿于善恶二元道德评价体系之中.比较而言,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性学说侧重对人性本体的研究,最终发展为独特的“体用不二”人性哲学体系;西方人性学说侧重于相论的研究,而对人性本体的研究相对不足.因此,跳出传统的人性二元框架的束缚,从“体”、“相”、“用”三界说的角度对人性进行系统考察,乃是研究人性的崭新路向.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人性哲学体系,亦即人性动态一元论,能有效的弥补东西方人性学说的不足,更合乎人性本身和指引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0.
人性假设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性假设是许多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出发点 ,企业也常常从自己的人性假设出发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 ,中国古代哲学、近现代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分别提出了对社会治理和企业治理的看法。在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一种“混沌人”的假设。  相似文献   

11.
荀子是先秦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观,在"天人相分"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人性理论。荀子的人性论是以"人性趋恶"为逻辑起点,以"礼义之道"为落脚点,为封建的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寻找人性上的依据。荀子的人性论闪烁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对现代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柏子》作为沈从文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之一,充分地体现了他笔下湘西下层人民的“生命形式”。本文试图对其下层人民进行关照,来探讨一种没有道德枷锁的人性哲学。这种人性哲学以“人性”统摄一切,“人性”被视为最高的准则。《柏子》中具有特异“生命形式”的个体在卸下传统道德枷锁后,活得本真而有人性,成为一群自由自在的精灵。在当今社会,它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建构理想的“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人本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管理原理是指在组织的活动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来进行管理的管理方式.知识经济中,人的地位、价值不断提高,在各项管理中越来越需要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学校管理中,可以通过让广大教师参与管理、发挥有效激励的作用、对老师进行连续培训,协助教师自我实现、营造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的方法来实现人本管理.  相似文献   

14.
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也给出了很多回答,但这些回答几乎都是从静态角度加以界定的,都把人的本质作为一种想象中的实体,卡西尔则一反常规,对人的本质加以动态界定,从而给我们认识人及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路数。  相似文献   

15.
根据规范场论,自然界各种不同的基本相互作用在实质上都归结为规范场,而“规范对称性”的本质在于“物理定律在变换中保持内在不变性”。按照一般系统论的“不同科学中的同构性”的思想,这种“变换中的不变性”可以推广到包括经济系统和生命系统在内的最一般的系统中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中所体现出的道德差序的分析与研究,来揭示一种动态的道德转向及所体现出的在社会垂直分层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由公道德占主体向私道德占主体转变的倾向,由此进一步分析社会分层中的分层结构与其所对应的道德差序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社会分层中的道德相对于大众普遍意义上的信念而言,具有某种沦落的趋势。从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中的各阶层的道德差序格局出发,通过揭示流动性不断增强的中国,人们所秉承的实用主义道德的泛化及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试图寻找解决的办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西方社会资本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新兴的一门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成为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各学科交叉的热门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分析人的本质及整个人类社会的本质问题时,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社会关系理论是西方的社会资本理论的立论依据。西方社会资本理论又是在借鉴马克思的社会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关系理论有所深化和细化,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人本质理论是在对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以及它们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批判中生成的。根据不同时期批判对象的特性,马克思依次揭示了寓于批判对象中的人本质的内涵。在次第展开的革命的批判中,马克思人本质理论逐渐完善,并且最终在批判中创立了唯物史观,使人本质理论在唯物史观的照耀下形成了完整而科学的形态。马克思从确立人的自由本质,到批判人本质的不同异化形式,最终揭示社会关系既是人本质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是人本质的异化,其人本质理论的批判经历了一个"正"、"反""、合"的逻辑过程。批判是马克思人本质理论的生成方式,并且仍然是当下马克思主义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威廉·杰拉尔德·戈尔丁在其代表作《蝇王》中使用大量象征手法来表现“人心黑暗”这一主题。他认为人的本性基本上是邪恶的,所以对人生抱着悲观态度。戈尔丁运用的象征手法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个体象征和整体象征。个体象征形象主要来源于神话传说、圣经故事,以及西方古典文学作品;整体象征形象也就是通过上下文获得象征意义的形象。这两类象征手法交替运用,起了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达到了神秘性与现实性并存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荀子》为依据,从荀子“天人相分”的思维模式出发,考察荀子天人关系视域中有关人的思想,阐发他关于天对人的存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对天应有的基本态度及“明于天人之分”思想,认为在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探究中,人是他探究的重心,而在“明于天人之分”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他探究天人关系的落脚点;并由此揭示荀子天人关系思想的意义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