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剑桥举行李约瑟博士悼念活动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1900.12.9—1995.3.24)的悼念追思活动最近在英国剑桥大学和李约瑟研究所举行。李约瑟逝世后,李约瑟研究所收到世界各地上百封唁电,其中有中国学者卢...  相似文献   

2.
东亚科学史研究的前景何丙郁(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悼念李约瑟博士逝世专辑[编者按]科学史界泰斗、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李约瑟博士(1900.12.9—1995.3.24)今春不幸仙逝。李博士生前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文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的纪念...  相似文献   

3.
2001年10月9—12日,第九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在香港城市大学召开,来自中、美、英、俄、德、意、法、日、韩、印、约(旦)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155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吴文俊院士、席泽宗院士、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教授、英国学术院院  相似文献   

4.
沉痛悼念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痛悼念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王渝生1995年3月24日20时55分(格林威治时间),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英国剑桥他的寓所里溘然长逝,享年95岁。他的身边摆满了中国书画和用具,陪伴他的还有他已故的妻子、华裔...  相似文献   

5.
2004年4月3-4日,由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共同举办的"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史论坛"在春光明媚的清华园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席泽宗出席了开幕式,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的女儿周如玲博士专程从美国飞来赴会,清华大学文科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胡显章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刘钝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6.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4,23(4):371-371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于2004年8月2-3日在哈尔滨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名代表欢聚在美丽的松花江畔,共商学会发展大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学会理事长路甬祥院士和学会理事长席泽宗院士,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庆祝大会的圆满召开,分别发来贺辞。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李生教授到会致欢迎词,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为本届大会的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7.
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1954年)出版之后,中国科学院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副院长竺可桢邀请并组织叶企孙、陈桢、谭其骧等学者对它进行了评介,科学院对李约瑟还进行了资助。中国学者对此卷既有高度的评价,也有具体的批评。中国科学院派遣代表团参加第八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又与李约瑟直接相关。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对中国科学院成立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起到了促进作用。科学史学科在新中国诞生后迅速走上建制化之路,主要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特别提倡爱国主义的时代背景下,由于竺可桢等科学院领导的倡导和支持、李约瑟与苏联的积极影响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著名科学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五、六届理事长席泽宗先生于2008年12月27日23点5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相似文献   

9.
记李约瑟与《科学前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李约瑟与《科学前哨》钱临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李约瑟(JosephNeed-ham),他的事迹和对中国科学史的贡献早有多种论著阐述,无需我长篇赘论。在此我仅就我所了解的几件事写出来,作为对老朋友的怀念。1943年初,正当日本侵略者的铁...  相似文献   

10.
在2006年5月25日举行的俄罗斯科学院全体院士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机械和管理过程学部机械专业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淀佐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化学和材料科学部材料科学专业外籍院士。迄今,共有13名中国学者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其他11位学者是: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科学史国际讨论会,于8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日本、美国、英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国外学者50名,包括著名的中国科学史专家、84岁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以及席文(美)、中山茂(日)、何丙郁(港)、伊东俊太郎(日)、钱存训(美)等。中国的科学史家钱临照、席泽宗、柯俊、王振铎、胡道静、曹天钦、薄树人、杜石然、潘古星等出席了这次讨论会。严敦杰因病未能参加会议。周谷城、严济慈、夏鼐、卢嘉锡、张含英以及胡永畅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基础科学》2010,(6):48-48
在印度海得拉巴市举行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21届院士大会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进东、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庄文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贺林、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研究员万立骏、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海岩、兰州大学教授郑晓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崔向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健、清华大学教授范守善和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方新等11位大陆学者当选TWAS院士。  相似文献   

13.
科学人     
路甬祥、王淀佐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在2006年5月25日举行的俄罗斯科学院全体院士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机械和管理过程学部机械专业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淀佐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化学和材料科学部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0月12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心血管病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及编写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编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葛均波教授,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周玉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张抒扬教授,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黎健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张澍教授,四川大学华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基础科学》2006,8(2):19-19
经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原第三世界科学院)评奖委员会提名、有关学科专家组评审,并经TWAS理事会通过,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荣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2006年度萨拉姆科技奖章。萨拉姆科技奖章由已故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TWAS第一任院长萨拉姆教授于1995年设立,授予对发展中国家科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自1995年起,每两年评选一次(现已评选过6次),路甬祥院士是第一位荣获该项荣誉的中国科学家。路甬祥荣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萨拉姆科技奖章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聘请杨振宁博士为名誉研究员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博士近年来十分关注中国科学史研究事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工作进展。在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筹备期间,杨振宁博士是第一位复函表示与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基础科学》2010,(6):42-42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研究员因在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2010年9月16日被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授予2010年度Robe E.Koski奖。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5月9日-10日,"纪念吴文俊院士诞辰一百周年暨数学科学与数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隆重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主持开幕式,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致欢迎辞,嘉宾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席南华,吴文俊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5月25日,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的"大数据·大趋势"主题论坛在贵阳开幕。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王家耀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润生院士,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龚健雅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武向平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方向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崔辰州研究员,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裴亚  相似文献   

20.
众所瞩目的第8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于2006年8月6日至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约600名医学家、公共卫生学家、科学家、哲学家、生命伦理学家、社会科学家、法学家、科学和卫生保健管理学家、女性学家参加了这次盛会。此次大会的主题是:一个健康和公正的社会,讨论的内容涉及公共卫生伦理和卫生政策、生命科学技术和研究伦理、临床医学伦理和医学专业精神,以及生命伦理学与文化、宗教、人权、性别研究的关系等。8月6日上午,大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邱仁宗教授宣布大会开幕,大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陈竺副院长。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兼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刘德培,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对来自境内外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开幕式后英国学士院院长O'Neill教授、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Wilder教授、韩国科学技术学院宋相庸教授,大会名誉主席、世界卫生组织前副总干事、上海交通大学胡庆礼教授以及阿根廷大学卢娜教授作了基调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