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9年11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和华南农业大学的联合调查组对深圳塘朗山进行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调查,期间意外地发现了仙湖苏铁的野生种群。仙湖苏铁(Cycasfairylakea)为苏铁科、苏铁属、攀枝花苏铁组植物,是我国20多种苏铁中的一种,也是我国的特有种,目前仅在深圳和广西发现有分布。苏铁的变迁苏铁号称恐龙时代的“活化石”,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极具科研价值。苏铁历史悠久,早在2.5亿年前的古生代二迭纪即已出现,于中生代的侏罗纪繁荣旺盛。苏铁类作为恐龙的主要食物,与恐龙共同成为1.6—1.9亿年前地球上占统治地位的生…  相似文献   

2.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万木林是我国中亚热带一处以常绿阔叶林为保护主体的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计有维管束植物160科580属1199种.区系成分中以泛热带分布、北温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和东亚分布为主,分别占424个野生种子植物属的29.0%,15.1%,13.0%和11.3%.植被类型多样,包括了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和暖性灌草丛等4种类型.万木林另有10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亟需加以妥善保护.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共有野生兰科植物61属134种(含变种),其中中国特有种27种。种数在5个以上的有石豆兰属、兰属、虾脊兰属、羊耳蒜属、斑叶兰属、玉凤兰属、舌唇兰属和石斛属。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属、种的地理成分可分别划分为15个和14个分布型(变型),其中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及其变型分别占总属、种数的34.4%和22.4%,热带分布属、种分别有44属、73种,占绝对优势。与邻近地区相比,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与广东共有属、种最多,分别有48属、97种,其次为江西和浙江。福建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具明显的热带性质,地理成分具有明显的从热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但组成比较简单,缺少本区特有种,不是近代兰科植物种系的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根据海南岛大型真菌调查的结果第一次提出将海南岛划分成五个真菌生态区的概念:1.热带雨林区;2.热带山地稀树草坡;3.砖红壤稀树草地;4.热带海滨砂生植被,5.西部干燥稀树草原。第一个报告了海南岛五个真菌生态区中的大型真菌的分布密度和常见种类。  相似文献   

5.
据对本省重点的外商投资开发区厦海沧地区7个地点、18处样地共1400m~2的现状植被调查统计.共含维管束植物127种,分隶47科108属.群落区系以禾本、菊、大戟、豆和茜草等科为主;泛热带和热带分布地理成分分别占总属数的44.7%和35.1%.其草本和灌木生活型分别占总数的45.4%和41.2%;小叶占叶级总数的70.3%,草质和薄革质叶分别占叶质总数的66.9%和26.3%.群落类型有台湾相思树林、马尾松林、台湾相思树与马尾松混交林和以热带性灌木、禾草类为主组成的灌草丛.全区植被具明显适应于高温、风大和秋冬季偏干燥等南亚热带海岸生境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调查敢壮山植物多样性,采集和鉴定植物标本,编制植物名录,分析研究敢壮山的植物区系.结果表明,敢壮山有野生种子植物75科,207属,254种.科以泛热带成分为主(占58.7%),其中科的热带性成分占66.7%.属以泛热带分布最多(占34.57%),属热带性成分占78.72%.敢壮山植物区系的表征科主要有葡萄科(Vitaceae)、防己科(Menispermaceae)、漆树科(Anacardiaceae)、桑科(Moraceae)、荨麻科(Vriticaeae)、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等,它们大多是泛热带分布科.敢壮山的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热带成分优势明显,具有热带过渡到亚热带的性质,但是区系的特有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贵州产野生苏铁属植物2种,它们是贵州苏铁Cycas guizhouensis Lan et R.F.Zou和叉孢苏铁Cycas segmentifida D.Y.Wang et C.Y.Deng,两种苏铁植物均处于濒危状态。引入栽培的苏铁植物有6个种,其中以苏铁Cycas revoluta Thunb。和少刺苏铁Cycas Miquelii Warburg栽培较多,主要作为园林植物,特别是苏铁的栽培,在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根据地貌变化,在研究区共施工7个场地33个钻孔,对其中2个代表性钻孔的213个岩芯孢粉样品,采用孢粉谱定量分析法,通过孢粉百分比图式、浓度图式将其划分出若干孢粉组合带,并结合C14和光释光测年数据,揭示了漳州地区第四纪以来的气候演化过程.8.5 ka以来气候演化基本与我国南方区气候演化一致,以温暖气候为主,经历了由温暖偏干到温暖偏湿波动变化的7个阶段.植被经历了中亚热带含针叶树的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北亚热带灌草丛→中亚热带含松、柏树的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含针叶树的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含针叶树的灌草丛→南亚热带针叶林-灌丛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龙脑香林种子植物名录、分布区类型和区系特征等进行了整理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龙脑香林有种子植物602种,347属,103科;种子植物区系热带分布科占总科数的75.73%,热带属占93.95%,热带分布种占92.86%,而76.25%为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的种类.在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的种类中,又以南亚-大陆东南亚分布(变型)为主,占总种数的30.07%,从分布区类型表明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龙脑香林植物区系是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一部分,并与热带喜马拉雅地区的植物区系联系更加紧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有35种区系成分仅见于此地而不见于西双版纳.  相似文献   

10.
广东英德滑水山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广东英德滑水山野生维管植物种类共有1273种(或变种),隶属于199科656属。其中蕨类植物128种,所占比例较大,表明植物区系起源于古老。植物资源丰富,仅药用植物多达800多种,初步统计了11种资源类别。区系表征科为壳斗科、山茶科、樟科、山矾科、冬青科、桑科、紫金牛科等,说明该地域是华夏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中泛热带分布占优势,同时热带、温带区系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侵入,区系成分复杂,是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典型区域,充分体现出其原始古老的自然性、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殊性以及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推测了中国未来英语教学的状况。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目前使用的英语教学法;在未来的十年中,英语的教和学可能产生的变化;探讨了学生可能产生的变化及他们学习英语原因的变化;英语语言及网络的发展可能对中国的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以及英语教师们如何看待未来他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借助Bauer定理给出了一个猜想的简短证明:如果图G含有k-因子且是2-连通的,并满足σ2(G)≥n-k,那么图G是哈密顿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战后日本历次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研究,对大纲中的课程目标进行历史分期,归纳起来,战后日本现代体育课程目标大致可划分为六个时期:(1)强调生活目标时期(1945—1957年);(2)强调基础运动能力与技能时期(1958—1967年);(3)学校体育的发展体力时期(1968—1977年);(4)终身体育与快乐体育时期(1978—1988年);(5)自我教育时期(1989—1997年);(6)多元化体育课程目标时期(1998—今)。研究对各段时期课程目标的侧重点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社会发展最终是以人的发展为尺度的,而人的精神生活,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漠视和冷淡.构建未来中国的和谐社会之根本在于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罗非鱼海水养殖鱼种运输、海水放养驯化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中国旅游立法的现状,分析旅游立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旨在重视旅游立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旅游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国湿地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概括了近年来我国湿地的研究进展,包括湿地的定义、湿地的分类,并探讨了近年来湿地功能和效益、湿地开发利用、湿地保护以及湿地恢复和重建等四方面研究工作进展,并提出了今后湿地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
20.
Enzootic rabies in rodents in Thailan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 C Smith  K Lawhaswasdi  W E Vick  J S Stanton 《Nature》1968,217(5132):954-9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