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929年春的固军坝起义坚持了一年之久,沉重打击了反革命武装,开创了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乡村政权,实行了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在四川的一次重要实践,具有发人深思的历史经验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江农民运动,是广东农民运动时间早、规模大、斗争激烈,坚持时间较长的重要地区之一。党内许多农民运动的著名领袖如彭湃、阮啸仙、罗绮园、周其鉴等同志直接参加了北江农民运动的组织、发动和领导工作。北江农民运动对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巩固和发展以及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北江农军曾转战湖南、湖北、福建等省,征程数千里,参加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大革命失败后,朱德、毛泽东、陈毅、彭德怀、邓小平等同志转战来到粤北,北江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各种斗争形式,继续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和豪绅地主作不屈不挠的  相似文献   

3.
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蒋介石集团在南京建立起封建、买办、法西斯的反革命军事专政,对革命人民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革命斗争:建立并发展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的革命武装、建立并发展了红色政权、开展深刻而广泛的土地革命,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革命风暴的冲击下,地主、  相似文献   

4.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是一九二七年八月至一九三五年一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革命知识分子,率领赣东北广大党员、红军战士和工农群众,经过艰苦奋战、流血牺牲创建的。这里仅就方志敏同志,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思想和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袁文才、王佐两位英雄的功劳是不可抹煞的。本文主要论述了两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贡献。即在大革命时期,袁、王二人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党群基础,其次是以宽阔的胸襟迎接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再次是配合工农革命军反击敌军,保卫边界政权,发展根据地。  相似文献   

6.
北江农军学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一所专门培养农民武装干部的学校,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在广东省北江韶关成立。农军学校不仅为粤北农会输送了干部,发展了农民运动,特别是广州“四一五”反共政变后,以农军学校学员为骨干组成的一千二百多人的北江农民自卫军,北上武汉和东征南昌,参加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和起义后的南征战斗。潮汕失利后,农军余部随同起义军分为两部分继续坚持斗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宝贵贡献。北江农军学校的创立和光荣的斗争历程,反映了党在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七年领导人民革  相似文献   

7.
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袁文才、王佐两位英雄的功劳是不可抹煞的。本文主要论述了两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贡献。即在大革命时期,袁、王二人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党群基础,其次是以宽阔的胸襟迎接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再次是配合工农革命军反击敌军,保卫边界政权,发展根据地。  相似文献   

8.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指引下,我们冲破了旧数学专业脱离实际,关门搞“纯数学”的框框,走出高楼深院,来到三大革命运动的第一线。在上海工农动力机厂工人师傅和革命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了6105Q 车用柴油机第三轮设计中连杆组合件强度和刚度的计算和分析。在“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金光大道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创立了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政府。为了解除反动统治阶级所加在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为了更好地进行苏维埃的政权建设,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积极地探索化建设的理论,并努力实践,创造了新的革命化。  相似文献   

10.
1927年毛泽东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安源会议的具体时间、会议性质以及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如何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何地诞生、毛泽东从安源出发何时赶到铜鼓等史实,一直是史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运用翔实的史料,通过分析考证,对上述史实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安源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之一,以安源工人为主力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在秋收起义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安源是毛泽东最早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实践地。安源和安源工人在创建这支新型人民军队和发展壮大这支新型军队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不朽功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百谷村是著名的“红军村”,在革命战争年代百谷人用壮语创编、传唱革命歌曲,号召和激励村民参加革命,开展根据地建设,这些歌曲被称为“红军歌”。“红军歌”具有深刻的揭露性、强烈的鼓动性和良好的教育性,产生了积极的历史影响。今天,百谷人用忆唱“红军歌”的方式,怀念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激发村民建设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3.
黔西南是红军长征途中经过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红军长征途经黔西南时所实行的一些民族政策及其实践,影响和推动了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也为党进一步制定民族政策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新军与会党是革命党发动反清武装起义所依赖的两支基本力量,这两支武装力量在辛亥革命中始终没能整合成一支声势浩大的反清武装。钦廉防城起义是同盟会联合新军与会党发动武装起义的首次尝试,因同盟会缺乏居中协调的经验,新军与会党在起义中没有坦诚相待,没能形成良好的协调合作机制,双方分歧越来越大,合作最终失败。新军与会党在革命理念、行事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分歧,如果不积极加以引导、协调,很难组合成一支强大的反清力量。  相似文献   

15.
农民运动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先进文化传播的过程。右江农民运动发展的结果是右江农民充分地发动起来,农民的文化程度迅速提高,以“爱党爱国、民族团结、无私奉献”为主旨的红色文化深入到了右江广大农村,为红色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内涵,从而为建立和巩固根据地、坚持革命斗争做好了文化和思想上的准备,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是较为成功的,对于今天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软件建设问题,在方式方法上仍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谭人凤是孙中山领导核心中的重要成员。从1904年加紧在会党中活动,准备响应省会长沙起义起,到1920年4月病逝前,他参与策动了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他坚决反对南北议和与优待皇室;坚决与同盟会内部的不和谐因素做斗争,尽心尽力维护革命党人的内部团结;坚决反对袁世凯、段祺瑞的专制与独裁,反对袁世凯和张勋的帝制复辟。充分体现出了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不屈的斗争精神,促进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思想和谐与精神统一在长征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是长征胜利向前的根本保障。在长征中,我党积极宣传遵义会议精神,开展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教育,进行团结互助精神教育,开展群众路线、群众政策、群众纪律教育和群众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少数民族政策教育和少数民族宣传工作等。通过这些具体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党内党外、军内军外等各种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创造出高度的思想和谐、精神统一和行动协调的局面来,由此形成了不可估量的革命合力,有力地保障了长征的最终胜利。长征中所创造的思想和谐理念和实践,启发了我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8.
陕甘边区的红二十六军是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成立的,它是在甘肃正宁寺村塬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丧失后,陕甘边游击队进入陕西境内,在陕西省委的领导下发动群众,扩大根据地,然后在游击队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红二十六军,它的成立对于照金苏维埃政权和以后的陕甘边革命斗争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并对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建立陕甘宁边区革命政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汤道富 《龙岩学院学报》2012,30(3):46-49,66
1864年,太平军余部近20万人进入闽西南,转战一年多后溃不成军,最终战败于粤东。1929年,红四军3600余人进入闽西,消灭了闽西三大反动军阀,播下了革命火种,促成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两种不同的结局值得我们深思,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与各自不同的指导思想、革命纲领、群众路线、军队性质、军队素质和战略战术有密切关系。太平军和红四军在闽西的活动留给我们许许多多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0.
中央新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呼唤军队要制定新的干部制度政策。军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武装集团,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注重发扬军事、政治、经济民主,但在新形势下,军队必须以强军目标为指引,正视坚持党管干部与发扬民主存在的问题,从两者关系、完善制度、文化熏陶、实践检验等方面来加强和推进军队党管干部与发扬民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