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话中华鲟     
鲟鳇鱼的由来鲟鱼类是古棘鱼类的一支后裔,鲟鱼类的化石见于中生代的白垩纪.现存种类,基本上保留了祖先软骨硬磷的原始特征,使其区别于其它硬骨鱼类,而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对鲟鱼类的研究,直到十九世纪才作比较严格的分类.鲟形目在全世界分布有二科,七属,共二十六个种.其中,鲟科在我国分布有二属,七种鱼.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 Gray)是鲟属的代表种,鳇属(Huso)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中华鲟的形态、分布及产卵洄游习性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隶属硬骨鱼纲、真口亚纲、鲟形目、鲟科、鲟属。俗称鲟沙、鲟龙,目前,世界上现存的鲟鱼类有2科2属约25种。中华鲟是鲟鱼类中个体最大、也是我国特有的经济鱼类。古生物学和鱼类学工作者,根据古生代的志留纪到二叠纪地质年代出现的古棘鱼类化石的形态特征,推断古棘鱼类为现代鱼类共同祖先,而鲟鱼类是古棘鱼类的一支后裔,所以中华鲟被人们称为古老  相似文献   

3.
鲟形目鱼类(Acipenseriformes)和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大多数鱼类一样,在分类学上属硬骨鱼(Actinopterygii),又因其内骨骼多为软骨,体表多被复着硬鳞,亦将其列为软骨硬鳞类(Chondroslei)。鲟形目鱼是现在地球上生活着的鱼类中最原始的类群。它们的化石最早发现于中生代三叠纪初(大约2亿年前)的地层,很多种类在地球演变的长河中灭绝了,只有极少数残存至今,而且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目前全世界已为人们认识的共有25种,其中我国分布的有8个种。在我国的辽宁和河北也曾于晚侏罗到白垩纪地层中发现过它们的化石。  相似文献   

4.
海洋软骨鱼软骨抗肿瘤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是海洋新药研发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软骨鱼软骨中富含多肽、低分子量蛋白、糖蛋白和多糖等活性物质,可以作为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肿瘤细胞抑制因子、免疫调节因子和抗入侵因子等用于肿瘤的治疗和预防。本文对软骨鱼软骨中活性物质及其功效进行综述,将为软骨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鲟鱼是鲟形目鱼类的总称,属硬骨鱼纲、鲟形目,是古老的大型鱼类。现在全世界生存的鲟鱼类共有2个科(鲟科和匙吻鲟科),6属,约25种。鲟鱼每个种类大小不一,但是在体形、外观、生存环境、生活习性等方面具有相似的特点。和其它鱼类相比较,鲟鱼是非常好辨认的。首先,鲟鱼为大型鱼类,个体一般都比较大,其中鳇属鱼类个体最大,体长可达3~5米,重者可达1000多公斤。其次,鲟鱼身体的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大搞科研的号召下,我们利用了实验室现有的浸制标本,经过寒假8天的苦战,对“黄鲟”的几个重点部分进行了解部,取得了一些收获.黄鲟鱼,地方名癞子鱼,是四川江河中的习见鱼类,属于鲟形目(Acipenser iformes)鲟科(Acipenseridae).它不但具有软骨鱼类的特征,而且也具有硬骨鱼类的特征,因此对它的研究可给鱼类的进化过程,提供更具体更丰富的证据.鲟鱼的肌肉很发达,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我们研究它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它的生活习性,体戊结构,从而按照我们的愿望去大力的发展,以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7.
我国辽阔的海洋和广大的内陆水域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鱼类.据目前所知,我国鱼类总共约有2800余种,其中淡水鱼类840余种.在如此众多的淡水鱼中,体型最大的要数黑龙江鳇和白鲟,它们分别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和长江流域.黑龙江鳇(Huso daruicus)俗称鳇鱼.隶属硬骨鱼纲、鲟形目、鲟科.体延长呈圆椎形,吻长而较尖,宽阔而弧形的口位于头的腹面,口前方具触须2  相似文献   

8.
“梦幻鬼鱼”填补进化空白 26日Nature报道,中国科学家在云南曲靖志留纪地层中发现一件近乎完整的硬骨鱼标本,并命名为“梦幻鬼鱼”。这一重大发现为探索有颌类的早期分化.以及硬骨鱼类的起源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好、最完整的化石资料。  相似文献   

9.
鱼类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已对多种鱼类免疫球蛋白(IgM)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发现鱼类IgM重链可变区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而其恒定区基因在进化上变化较快,其同源性差异较大,比可变区有较少的保守性。此结果与化石提供的证据基本一致。另外,硬骨鱼IgM的基因重组机制与哺乳类相似,软骨鱼则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利用RT-PCR、RACE等技术,从大黄鱼胃组织中克隆得出Ghrelin基因的cDNA(649 bp),其中包含5'非翻译区(5'UTR),起始密码子,信号肽、成熟肽、C-端肽序列的编码区,终止密码子,3'非翻译区(3'UTR)和相对较少见的多核苷酸化信号(ATTAAA).获得的cDNA编码108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硬骨鱼类Grelin mRNA比对显示,相似性(Similarity)和一致性(Identity)最高(黑鲷 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可达81%和73%,推测的成熟肽包含硬骨鱼Ghrelin的相同活性中心和修饰位点,证明是鱼类Ghrelin同源基因.  相似文献   

1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免疫球蛋白超基因家族中的一个大类,MHC分子作为个体标志抗原早已为大家所熟悉,因而在脊椎动物进化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包括从真兽亚纲(胎盘动物)到非哺乳动物的部分物种,包括鸟类、硬骨鱼及软骨鱼(如鲨鱼)的MHC的基因结构图,但是由于在非哺乳动物和哺乳动物中MHC的基因结构和复杂度不一样,所以很难对非哺乳动物向哺乳动物进化的这一时间段进行有效的进化史或系统演化史研究.研究人员推测,原始MHC分子的进化最初是与发育调控需求相关的,就其进化机制及进化意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从此较解剖学上获得更多的资料以弄清楚白鲟角Psephurus Gladius Martens和黄鲟鱼Acipenser dabnynus Deumaril在演化上的地位问题,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动物在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明确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的分类地位.关于鲟形目的分类地位,有许多不同的见解.贝尔格氏将鲟形目列入真口鱼纲Feleostomi,幅鳍亚纲Actinopterygii的一目.Stensio氏把幅鳍亚纲分三类:软骨硬鳞类Chondrostei,全骨类Holostei,真骨类Teleostei. Coodrich氏分为软骨硬磷类和全骨类(=Holostei Teleostei).Regan氏分为古鳍类Palaeopterygii;新鳍类Neopterygii等.  相似文献   

13.
根据已报道的软骨鱼、硬骨鱼、两栖类、鸟类、哺乳类和人的Sonichedgehog(Shh)基因序列,在Shh基因保守区设计一对简并性引物,利用PCR技术从多鳍鱼cDNA中扩增Shh基因。结果显示,多鳍鱼Shh基因全长1263bp,编码421个氨基酸。通过同源性比较发现,多鳍鱼与肺鱼的同源性最高,为82.5%,二级结构分析表明,Shh蛋白含有30.71%的α螺旋,21.67%的扩展线条和47.62%的无规卷曲,不含β片层;并以蛋白质结构数据库(PDB)中已解析的Shh蛋白的三维结晶结构(3D)为模板,利用http://www.expasy.org/swissmod/SWISS-MODEL.html同源模建Shh蛋白的三维结构,为进一步研究Shh基因在胚胎体节发育和肢芽图式形成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赤魟(Dasyatis akajei)又名鯆鱼、盘鱼等,是一种海生软骨鱼。它身体扁平,体盘宽大近圆形,小小的口长在头的腹面;牙细小、数多、扁平,铺石状排列;一双颇小的眼长在头的背面,稍突出;眼后有一对喷水孔。幼体光滑无鳞,成体头后至  相似文献   

15.
室内饲育西伯利亚鲟的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放射免疫方法对比观测了室内饲育4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亚成体和9~11龄西伯利亚鲟的成体血清睾酮(T)、雌二醇(E2)的周年变化规律,并对4龄西伯利亚鲟亚成体的性腺发育状况进行了组织学检测,以期为西伯利亚鲟后备亲鱼培育和全人工繁殖提供参考数据.结果表明,4龄西伯利亚鲟亚成体的血清性类固醇激素水平与成体接近,T在9—10月份和3月份较高,E2在8—9月份较高.成体雄性西伯利亚鲟,T在排精前升高,排精时仍保持较高值;E2全年较低。雌性西伯利亚鲟,T在产卵前升高,临近产卵和产卵时降为较低值;E2在产卵前一年10—11月份较高,临近产卵和产卵时降为较低值。4龄西伯利亚鲟的性腺成熟系数雄性为4.1%~9.7%,雌性为8.2%~14.5%.组织学观察结果雄性个体的精巢已发育到Ⅲ或Ⅳ期,精巢中有少量成熟精子出现;雌性个体的卵巢发育处于Ⅲ~Ⅳ期,最大卵母细胞直径达到2.Omm。综合以上结果判断,室内饲育4龄西伯利亚鲟雄性个体已接近性成熟,而雌性个体尚未达到性成熟。  相似文献   

16.
1玫瑰无须鲃的生物学特性玫瑰无须鲃,又名玫瑰鲫,俗称咖啡鲆,是一种原产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和孟加拉等南亚国家的淡水硬骨鱼,在我国大多作为观赏鱼饲养。玫瑰无须鲃的分类学地位为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鲤形目(Cyp  相似文献   

17.
点带石斑鱼仔、稚、幼鱼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点带石斑鱼胚后发育过程中卵黄囊的消失、鳍的形成、鳞片的出现等形态特征变化 ,参照国内外对硬骨鱼类胚后发育时期划分的一般方法 ,将点带石斑鱼的胚后发育划分为仔鱼期 (含卵黄囊期仔鱼和后期仔鱼 )、稚鱼期、幼鱼期 ,并对各个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记录了各个发育时期的体长、体重的增长情况  相似文献   

18.
大家对于长江里的中华鲟都已耳熟能详,黑龙江里的鲟鳇鱼却鲜为人知.鲟鳇鱼与中华鲟同为史前鱼类的孑遗物种,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其濒危程度和国际影响亦与中华鲟相近.在国内8种鲟科鱼中,黑龙江里的鲟鳇鱼是最有现实生产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近十多年来,黑龙江省有关部门在鲟鳇鱼的保护、科研、人工繁殖和放流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令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急性氨氮胁迫对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schrencki♂)的生理适应性,以5月龄杂交鲟幼鱼(体质量(50.24±0.50)g)为对象,进行水体中氨氮(0 mg/L、10 mg/L、50 mg/L)胁迫48 h及恢复48 h试验.观察脑、鳃的组织变化,并检测相关的抗氧化酶活性与炎症因子的变...  相似文献   

20.
养殖俄罗斯鲟性腺发育及人工繁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繁殖季节通过肉眼观察和组织切片对池塘养殖7龄的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性腺发育进行分析,发现雌性个体间性腺发育差异较大(n=500)。其中73%卵巢中可以看到白色卵粒,卵径小于1.0mm;有16%卵巢达到Ⅲ期,卵粒已经着色;有9%卵巢发育到IV期早期,卵径平均为2.6±0.2 mm;还有2%卵巢中肉眼看不到卵粒,组织学观察属于I期卵巢。雄性俄罗斯鲟全部达到性成熟,有部分成熟好的可以挤出精液。激素催产2尾八龄和6尾九龄的雌性俄罗斯鲟,其中7尾催产成功;剖腹手术收集游离卵7.2 kg,催产后的雄鱼全部排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