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阶地砾石层上覆风成黄土的地层分析及其磁性地层学研究,在兰州地区墩洼山黄河阶地和五一山黄河阶地之间发现了一级新的阶地,其形成时代为1.0Ma BP,记录了兰州地区在这一时期发生的黄河强烈下切事件.对黄河第四级阶地(T4)上五一山和枣树沟两个黄土剖面的光释光(OSL)和古地磁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兰州地区黄河T4阶地的形成时代不是以前所认为的0.6Ma BP,而是0.86Ma BP,从而解决了地貌学界对兰州地区是否存在形成时代为0.8Ma BP左右阶地的长期疑问.兰州地区黄河1.0Ma BP新阶地的发现和T4阶地形成时代的重新厘定为黄河流域的地貌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侧发育一套杂色砂砾岩系,被称为恰布林组。前人经常将它与第三纪秋乌组相混,对其时代归属也颇多争议。由于它可能保存着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演化的重要信息,因此,在遥感地质研究和野外工作基础上,选择了典型剖面,实测结果由下至上可建立三个岩性段:江庆则段、德日段和屯穷段,其沉积环境为辫状河-扇三角洲。尤为重要的是,屯穷段所夹粉砂质灰岩中发现腹足类化石Katosirasp.,根据其时代并结合区域地质将恰布林组时代归为早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3.
河南西峡湾潭地区二郎坪群微体化石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报道了河南省西峡县湾潭地区二郎坪群火神庙组硅质岩夹层中的牙形石类Acodusoneotensis及放射虫类EntactiniacomplalIata,其时代应属早、中奥陶世;与其相邻的大庙组泥质板岩中发现的螺旋管状藻类化石及其管状微化石的组合面貌可与早寒武世小壳动物群对比。这些化石的发现为二郎坪群的时代归属提供了较为可信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文越 《青年科学》2010,(3):10-10
21世纪是生物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时代,21世纪也是分子生物学与临床眼科学相结合的时代。随着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多数遗传性眼病的致病基因已被国内外科学家发现,发病机理也已被确定。由于遗传性疾病会对其家族成员是否患病或是否是携带者产生影响,因此对患者家族成员做出相对应的基因检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官雀先民遗址中发现有夹砂红陶、瓦、豆,以及若干层灰坑,其时代可能是龙山文化末期一直延续到汉代.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凌源市沟门子镇出土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其埋藏地层为棕黄色亚粘土含角砾层,化石残碎,经初步判断该地点地质时代为新生代晚更新世晚期,这是迄今在凌源境内发现最早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在辽西新生代地层划分和时代对比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洞内发现的灰烬层为在大凌河流域寻找古人类遗址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7.
南京附近古砾石层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附近的古砾石层,早在五十多年前就开始为人们所注意。在雨花台一带有坚硬、园滑、色泽鲜艳和花纹美观的砾石,称“雨花石”而闻名中外。它是我国东部古砾石层的一种,近来已开始进一步研究,但关于它的时代与成因仍有所争论。关于古砾石层的时代问题,由于过去缺乏化石证据,其时代曾经被推测为始新世——早更新世,长期以来无法确定。近来化石不断发现,对其地层时代的讨论有了依据。自1956年我系发现安琪马化石以来,后又陆续在浦镇发现短腿犀(Bracngpth eriun SP·)  相似文献   

8.
龙门山区中泥盆世金宝石植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系统地记述了四川西北龙门山区中泥盆世金宝石组植物化石,共计10属19种,其中包括3新种和1新比较种,它们分属于Psilophytopsida,Primofilices,Protolepido—dendrales,Lepidodendrales和Progymnospermopsida。根据植物化石的总体面貌以及紧邻其上覆和下伏地层中所产腕足类和牙形石类化石论证了金宝石植物群的时代,将其确定为中泥盆世吉维持早期(Early Givetian)。并讨论了金宝石植物群的发现在研究古地理、古植物地理分区、植物界的演化发展以及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时代确定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区域构造特点、构造时代、构造形式和构造应力场等方面对大同侏罗纪煤田巳发现的987条断层进行分析,确认了其构造体系,找出了构造规律,这对煤田的勘探和开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家是时代之子,何其芳一生的文学活动与特定时代有紧密联系。对于 主流性文学,他划下了从远离到汇入的运行曲线,他为时代奉献了有独创性的抒情散文与诗歌。但其文学评论却明显具有双重性,总结其成败得失,对于建设新世纪中国文学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粤西含金矿源层的确定及成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西地区虽各时代地层均有不同程度出露,但重要类型金矿床主要产于(中)晚元古界云开群和寒武系八村群之中,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本文对比研究了云开群地层与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地层的含金性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云开群为金的矿源层.在矿源层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阐明了金成矿受矿源层控制的学术思想,从而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武当山推覆体东南缘耀岭河群沉积特征和微古植物组合面貌的初探,认为耀岭河群属沉积火山碎屑岩类型并兼有冰筏-海相火山沉积特点,结合冰成岩时限、微古化石及同位素年龄数据等,将研究区耀岭河群的地层时代确定为震旦纪。  相似文献   

13.
重新考察地层堆积过程的随机模式——Y分布的事件沉积学原理,结合地层观测尺度的逐步提高,首次赋予Y分布中统计参数k以沉积学意义,使事件沉积学向定量化方向发展。在将其应用于长江口区现代及晚第四纪、浙江桐庐志留纪文昌组潮滩地层剖面的堆积过程研究时,发现其cm级沉积层序受不连续的风暴潮事件控制,且风暴潮沉积物占剖面总厚度的60%以上,反映了中纬度中国东部潮滩沉积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塔里木盆地英买2~3构造侏罗系至志留系的测井储层与油气资源进行研究和评价,描述了该构造上侏罗系至志留系各地层的基本电性特征;进行了构造上及周边井重要层系地层的构造倾角和古水流研究。通过岩心物性分析和油气描述,结合地层对比和地层倾角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英买2~3井区侏罗系地层从北西向南东逐渐抬升;横向上,古水流方向是南东东—北西西,物性特征是北西往南东逐渐变好,标识物源方向与古水流方向一致;纵向上,底部物性较中上部好,说明了沉积时底部较中上部水动力强的特点;英买3井油气显示好于其它各井,可望在英买3井南部高点地区获得新的油气显示。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油气显示丰富,成藏条件复杂,研究其油气成藏模式对推动塔中油气勘探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志留系沥青砂和可动油气的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分析,总结其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志留系可动油气主要来自寒武系和奥陶系的混源,可动油气主要存在晚海西期和喜山期两期成藏,运移以垂向运移为主,侧向有限运移;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砂岩主要来源于寒武—下奥陶统烃源岩,沥青砂岩为油气边运移边破坏的产物;塔中志留系油气为两期成藏、两期改造的多点垂向输导,有限侧向输导成藏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ral andSchwagerina in the ore-hosted strata of Sawaya’ erdun gold deposit shows that the fossil age ranges from the late Carboniferous to the early Permian. By combining this with the Rb-Sr isochron ag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re-hosted strata age is possibly the late Carboniferous rather than the Silurian and Devonian, even impossibly the Precambrian.  相似文献   

17.
This note reports the first discovery of Middle-Late Ordovician acritarchs from the Buqingshan ophiolite complex of the southern ophiolite zone of East Kunlun. The acritarch assemblage is dominated with acanthomorphids (approx. 32%) and sphaeromorphds (approx. 63%) and contains more characteristic forms, such as Lophosphaeridium edenense, L. varum, Nothooidium sp.,? Buedingiisphaaeridium sp., Visbysphaera sp., Strophomorpha sp., etc. In addition, some tube-like fragments and tetrads, which are recognized as affinity to terrestrial plants and usual occurrence in Late Ordovician-Early Silurian strata, are preserved together with acritarchs. All the known fossil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e strata should be Middle-Late Ordovician in age. It not only provides paleontological proof for the existence of Ordovician ophiolite, but also challenges the usual ideas on strata composition of the studied area and the southern ophiolite zone of East Kunlun, and the models on tectonic framework and evolution of this area and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18.
川东南震旦系-志留系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勘探程度极低.以地表露头、钻井资料及二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储层特征综合评价研究,认为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下志留统石牛栏组颗粒灰岩为区内的主要储集岩,沉积相、岩溶作用及裂缝发育程度为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储层沉积相区域对比研究表明,主要储层横向展布特征是:灯影组白云岩在研究区广泛且稳定分布,石牛栏组颗粒灰岩主要发育于泸州-赤水-道真以南的台地相区.  相似文献   

19.
高永利 《河南科学》2014,(8):1559-1564
西昆仑库木别勒沟一带地层单位划分与厘定争议已久.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库木别勒沟一带发现一套深色浅变质含砾细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及火山岩建造,沉积环境为浊流沉积.并在其下部灰岩内首次发现含珊瑚、腕足及海百合茎类化石;岩层内包含有下志留统中的大理岩砾石或块体,其形成时代要晚于下志留统.根据区域地层对比和化石,新划分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喀拉塔什组(C2-P1k),另据岩石组合特征,该组自下而上划分为一段和二段两个段,这一地层单位的合理确立,为区域地质填图建立了正确的岩石地层单位,并为本区的地层划分和区域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碳硅泥岩型铀矿为沉积内生型,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沉积相与铀矿化关系往往是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的研究重点.南秦岭西亚带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为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赋矿层位仅局限于中、下志留统炭硅质、泥质的富铀地层中.通过对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沉积环境以及有利沉积相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研究,指出碳酸岩台地中发育的水下坳陷相整体控制着铀矿化的分布,而坳陷相中发育的硅灰岩透镜体是铀矿化定位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