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十月三日,在伦敦九国会议的闭幕会议上发表的「最后决议书」中,英、美、法三国决定扩大布鲁塞尔条约,让西德和意大利参加,并计划在布鲁塞尔条约组织的范围内重新武装西德,把它拉入北大西洋侵略集团。「最后决议书」中提到的布鲁塞尔条约是一个怎样性质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2.
伦敦九国会议在十月三日通过的「最后决议书」,实质上就是「欧洲防务集团」条约在伪装形式下的翻版。只要看一看同一个杜勒斯在不同的场合所说的话,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在法国国民议会八月三十日拒绝「欧洲防务集团」条约之后的第二天(三十一日),杜勒斯就发表声明说:「法国拒绝欧洲防务集团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这样,法国就背弃了几近四年以前它自己提出的历史性建议。」当「最后决议书」通过之后的第二天(十月四日),杜勒斯立即发表声明说:「伦敦会议产生了内容充实的结果。它拟订了一个代替欧洲防务集团的体系……它挽救了欧洲防务集团计划的许多可贵的因素并将使其他可贵的因素有机会经过进一步的努力而求得。」  相似文献   

3.
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巴黎举行了一系列的会议,就伦敦会议在武装西德问题上所业已同意的「原则」,进一步拟定了具体的计划。伦敦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中规定了结束英、美、法在西德的占领政权,废除「占领法规」和取消盟国的高级专员公署。至于所谓「恢复西德主权」的具体措施,则留待这次巴黎会议来解决。在十月二十一日举行的美、英、法、西德四国会议上,很迅速地就取消对西德的「占领法规」达成了协议,二十三日签订了所谓「关于终止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占领制度的议定书」。这个名为「终止占领制度」的议定书,实际上并没有「终止」「占领制度」,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恢复西德主权」。根据美、  相似文献   

4.
自从美国所策划的、以德国重新军国主义化为中心内容的'欧洲防务集团'条约因法国国民议会的拒绝而遭到破产以后,条约的拥护者就频繁地进行活动,企图寻找新办法来重新武装西德.九月二十八日在伦敦开幕的九国会议就是为这个目的而召开的.从条约的破产到伦敦会议的召开这一时期中,美国和英国在寻求新方法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法国政府也一再申述它自己的意见.要不要重  相似文献   

5.
在「欧洲防务集团」条约破产后。战争煽动者就用新方法来达到老目的——武装西德。在美帝国主义导演下获致的伦敦协定已打开了复活西德军国主义的道路。就在西方九国用以进一步策划罪恶勾当的巴黎会议的最后一天(十月二十三日),苏联政府提出了对美、英、法三国九月十日照会的覆照。整个苏联照会贯穿着苏联深切愿意竭尽全力以促进欧洲的和平与安全的精神。照会大部分谈到了德国问题。它反复提醒世界人民警惕复活德国军国主义的危险性。照会说:“德国军国主义者和复仇主义者一旦开始建立自己的军队,就会不惜用一  相似文献   

6.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条约,即通常所谓“小自由贸易区”条约,经过一年的折冲樽俎,终于今年11月20日在斯德哥尔摩签字,并将于1960年3月31日以前由缔约国批准生效。这样,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分裂为两个对立的经济集团,即一方面是今年1月1日正式实行的以西德为盟主的“共同市场”,另一方面是这次由英国拼凑起来的“小自由贸易区”。西欧这两个排他性的经济集团的形成,将把帝国主义国家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推向更加尖锐的发展。一大家知道,“共同市场”是西欧“内部六国”(“小欧洲”),即西德、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根据1957年3月在罗马签订的“欧洲经济集团”  相似文献   

7.
自十二月二十日起,法国国民议会就有关巴黎协定各项议定书的批准问题进行了辩论。按照法国国民议会提出的一项法案,这个辩论包括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便是:(一)修改布鲁塞尔条约议定书和西欧联盟成员国武装力量的议定书;(二)关于接纳西德参加北大西洋联盟的议定书;(三)关于在西德停止“占领制度”的议定书和修改后的波恩条约;(四)关于外国军队驻军西德领土的协定;(五)关于萨尔问题的协定。  相似文献   

8.
罗马条约     
罗马条约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的总称,因同时于1957年3月在罗马签订,故统称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是由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为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而签订的。该条约1958年1月1日生效,经济共同体诞生。1973年之后,又有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6国陆续加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工业品关税同盟;实现共同体内部工业品、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通;规定成员国共同的农业政策,筹组农业共同市场;制定共同竞争规  相似文献   

9.
1993年,在伦敦召开的伦敦条约缔约国会议(关于防止废弃物污染海洋的条约)对全面禁止向海洋抛弃低级放射性废弃物的修正案,以会员大多数赞成票取得最后表决。 表决中日本、美国等37国赞成,德国、英国、法国、中国等五国弃权,以出席国2/3以上的赞成票通过了表决(加盟国  相似文献   

10.
英苏条约是“英苏联时反对希特勒德国及其欧洲与国与战后合作互助同盟条约”的简称,是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六日由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与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在伦敦签订的。这个条约的全文共分八条,有效期间二十年。它的主要内容是:苏联与英国不仅承诺在战时共同与希特勒作战,并保证战后两国进行互助与合作;要是德国再次发动侵略战争,英苏两国应立即互相提供军事与其他援助。第约第七条更规定:“缔约国双方承允  相似文献   

11.
5月18日,在波恩总理府绍姆堡宫的原阿登纳办公室,西德财政部长魏格尔和民德财政部长龙贝格正式签署了关于建立两德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出席签字仪式的有西德总理科尔和民德总理德梅齐埃,以及双方谈判代表团团长、两德政府成员、议员和经济界代表等,约50人。科尔在签字仪式上说,这个条约的签字之日也就是“一个自由、统一的德国诞生之时”;德梅齐埃称,条约的签署使  相似文献   

12.
大事日志     
7月26日苏联照会西德,呼吁西德采取措施,使西德领土不致被用来对阿拉伯国家进行侵略。伊拉克共和国颁布临时宪法。麦克米伦复赫鲁晓夫信提出由安理会理事国常任代表为首脑会议作出安排,并决定会议成员和开会日期。戴高乐复信赫鲁晓夫,主张应保持苏联19日建议,召开有关国家首脑会议,地点最好在欧洲。假如开安理会首脑会议有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参加,土耳其、以色列、伊朗就也应参加。开罗“金字塔报”公布美国策划破坏、孤立阿联和侵略中东的一封秘密电报。 7月28日赫鲁晓夫分函艾森豪威尔、麦克米伦、戴高乐,要求立即召开有联合国秘书长参加的五国首脑会议。 7月29日我周总理复伊拉克卡塞姆总理信,表示愿意发展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并尽力支持伊拉克的维护独立、反对侵略的斗争。赫鲁晓夫接见印度报刊编辑和记者时表示,坚持美英干涉军撤出中东。“巴格达条约”理事会昨今在伦敦举行会议,策划新的侵略阴谋。  相似文献   

13.
去年10月3日,当时担任英国财政大臣的麦克米伦(现任首相),在伦敦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了建立所谓“欧洲自由贸易区”的计划。11月26日,下院举行经济政策的辩论时,他正式表示英国决定参加“欧洲自由贸易区”。这表明英国越来越重视它同西欧国家的经济联系。英国提出“欧洲自由贸易区”计划,作为它同拟议中的“欧洲共同市场”建立联系的方式。早在1955年6月,“欧洲煤钢联营”集团的六个成员国法、意、荷、比、盧和西德在意大利墨西拿的六国外长会议上,提出建立“欧洲共同市场”的问题,建议将西欧六国现有的“煤钢联营共同市场”扩大为一个包括所有商品的共同市场;当时还成立了由比利时外交大臣斯巴克担任  相似文献   

14.
在比京布鲁塞尔近郊,有一座小小的哥特式的建筑,这是瓦尔公爵夫人的别墅。最近以来,这座封建城堡突然风头十足,成了西欧注意的中心。就是在这个古堡里,法、西德、意、比、荷、盧六国的“共同市埸”计划孕育、诞生了。半年多以来,这六个小欧洲国家的专家们就在这里悄悄地草拟着“共同市场”的条约。1月底,六国外长又在这里作了一番剧烈的讨价还价。本月19日,六国总理将会集巴黎讨论。人们已提出指标说,要在下月初旬签订条约。“西欧共同市埸”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忽然间这些国家密锣紧鼓,注意力从苏伊士运河岸转到莱因河畔? 旧话重提话得从当年的舒曼计划谈起。1951年小欧洲六国  相似文献   

15.
具体表现当前,西欧的防务联合在法、西德等国的积极推动下,出现了一些新的势头,主要表现在: (一)长期沉寂的西欧联盟重趋活跃。西欧联盟是在1948年英、法、荷、比,卢5国布鲁塞尔条约组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54年,西德和意大利加入后,成员由5国扩大为7国。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西欧联盟长期以来在组织西欧联合防务方面没有积极发挥作用。但最近西  相似文献   

16.
一、条约与协议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条约包括所有依据国际法以书面契约形式在国家间所达成的协议。除“条约”本身外,它还可包括使用其他各种名称的契约,如宪章、公约、协定、议定书、盟约、规约、决议书、宣言、换文等等。狭义的条约专指以“条约”为名称的正式国际契约。这一含义的条约必定是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国际承诺,譬如和约、同盟条约、边界条约等等。因此,“条约这一名称只用于最正式的国际契约。条约可以国家元首的名义缔结,也可以国家或政府的名义缔结。国家元首或政府间签订的条约仍然在采用,但国家间签订的条约现在已更为  相似文献   

17.
赵通 《世界知识》2020,(5):73-73
2020年2月12~13日,第九次五核国会议在英国举行。五核国机制是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法定的核武器国家在条约审议进程中形成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一个德国怎样分裂成为两个如果战后的德国问题按照1945年8月3日的波茨坦协定办事的话,那末一个统一、独立、民主、和平的德国早该建立起来了。可是,不幸的是今天的德国是分裂的。这种分裂是怎样造成的呢?大战以后,西德原由美、英、法三国分别佔领(西柏林也是如此)。1946年底和1947年初,美英两国片面决定将它们的佔领区合并为双佔区,1948年美英法伦敦会议又决定成立三佔区,并决定裂造分裂的国家。同年6月,三佔区实行单独的幣制改革,首先造成德国的经济分裂。1949年4月10日又公布了旨在长期控制西德的“佔领法规”。打下这个基础以后,三国于同年5月制订波恩憲法;8月14日便举行了联邦议院的选举,接着又进行了总统和总理的选举。到了9月2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便宣告成立,因为它设在波  相似文献   

19.
正当世界亿万人民满怀希望地期待着召开东西方最高级会议来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时候,西德政府却和美国一起掀起了一股逆流。今年3月20日西德联邦议院在阿登纳集团操纵下通过了一项以原子武器装备西德军队的决议。与此同时,西德政府又向北大西洋集团提出,要求修改布鲁塞尔条约,允许西德制造反坦克导弹。西德国防部也向美国购买了大批导弹武器,并发布命令要在西德加速建立原子火箭基地网。此后不久,美国驻西德军部又宣布:美国在西德的“奈克”导弹基地已经准备好随  相似文献   

20.
今年8月,日美两国政界、财界人士和学者一百多人在东京举行纪念日美安全条约修订二十周年的讨论会。同时,日美两国防务问题专家以“日美安全体制的现在与将来”为题,进行了学术讨论。日本舆论界对此颇为重视,认为这两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日本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迫切要求维护和进一步加强日美安全条约的愿望,也反映了美国要求日本加强军事力量,在日美安全体制中更多发挥作用的意图。日美安全条约全称为《日本和美利坚合众国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于1951年签订,1960年修订,1969年双方商定无限期延长。该条约规定:日美两国“将在日本的安全或远东的国际和平和安全受到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