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防细菌LM-3的鉴定及其抗菌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M-3是一株来自土壤的广谱拮抗细菌.经革兰氏染色、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等分析,LM-3菌株被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采用盐析法提取获得了该菌株的抗菌粗蛋白,抑菌活性测定表明抗菌蛋白对辣椒炭疽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抗菌蛋白对链霉蛋白酶E和胰蛋白酶不敏感,对蛋白酶K部分敏感;高温(120℃)处理20min后抗菌蛋白仍保留84.71%的活性;酸碱处理发现抗菌蛋白在pH 8.5时最为稳定,而在pH 2.5时80℃处理1h完全失活;25W紫外灯(2400lx)照射8h对其活性没有影响.发酵上清液经硫酸铵盐析、高温(100℃)处理和SDS-PAGE分析,该抗菌蛋白的分子量介于6kDa和14.2kDa之间.  相似文献   

2.
海金沙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菌活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海金沙中提取水溶性粗多糖,用Sevag法脱蛋白后,经DEAE-纤维素52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G-200柱层析可得到纯品,利用纸片法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海金沙多糖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对普通变形杆菌和稻瘟病病原菌有相对较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3.
从雄性柞蚕(Antheraea pernyi)蛹中分离和纯化抗菌蛋白。该抗菌蛋白由大肠杆菌诱导产生,经过SephadexG-50分离纯化,在SDS-PAGE检测中表现为一条带,分子量在15kDa左右。纯化产物对大肠杆菌有明显抗菌活性,对血细胞没有凝集作用,是抗菌蛋白。  相似文献   

4.
从雄性柞蚕( Antheraea pernyi) 蛹中分离和纯化抗菌蛋白.该抗菌蛋白由大肠杆菌诱导产生,经过 Sephadex G50 分离纯化,在 S D S P A G E 检测中表现为一条带,分子量在15 k Da 左右.纯化产物对大肠杆菌有明显抗菌活性,对血细胞没有凝集作用,是抗菌蛋白.  相似文献   

5.
LHB02是一株分离自海滩污泥的海洋生境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发酵产物对海水养殖常见致病菌弧菌有很强拮抗能力.采用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50凝胶层析等方法,进一步对LHB02发酵产物分离纯化,获得了分子质量为47 ku单一条带的糖蛋白.经抗菌活性分析及稳定性测试发现,纯化后的抗菌蛋白对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热稳定及酸的耐受性也比较强(pH 3.0~8.0),但对部分蛋白酶敏感.LHB02所产抗菌蛋白的强抑菌作用和高稳定性,预示着该菌可作为一种生防细菌开发,用于大黄鱼养殖中弧菌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家蝇蛹血淋巴抗菌活性的诱导及相关蛋白/多肽的表达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家蝇蛹血淋巴的抗菌活性进行了诱导,并用统计学逐步回归的方法和多项式回归的方法确定了抗菌相关蛋白/多肽,研究了其表达规律。结果表明,针刺、带菌针刺和超声波均能诱导家蝇蛹产生抗G^ 球菌的物质,而对G^-杆菌无效。在分子量低于18000的蛋白/多肽中,有两种物质(R5、R6)对抑菌活性有显著影响,它们的表观分子量分别在12000和7650左右,这两种蛋白/多肽均在诱导下表达。其中,R6对抑菌活性有极显著正贡献,而R5对抑菌活性有显著负贡献,推测R5为细胞生长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7.
抗菌肽是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小分子蛋白,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广谱抗菌且对动物无毒副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传统抗生素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文章就抗菌肽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抗菌机理以及在动物营养学中的应用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对采自稻田的中华稻蝗成虫采用紫外照射、超声波、室内饲养、带菌针刺等方法处理,于处理后不同时间收集中华稻蝗成虫体内的耐热蛋白,并用抑菌圈法检测抑菌活性.此外,还对中华稻蝗成虫的血淋巴、前肠及去头、腿和翅的身体其余部分分别进行了耐热蛋白的提取.结果表明,紫外照射和超声波处理未能诱导中华稻蝗产生抗菌物质,另外2种方法均可诱导其产生抗菌物质.中华稻蝗血淋巴原液、身体剩余部分的提取液对指示菌没有抑菌活性,而其前肠的提取液对指示菌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巴东冬凌草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产自巴东的冬凌草鲜叶的水提物进行了抗菌活性研究,以平板菌落计数法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巴东冬凌草鲜叶的水提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要比对革兰氏阴性菌的高;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绿脓杆菌具有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CP1抗菌蛋白作用下出芽短梗霉胞内蛋白质及离子的泄漏进行研究表明,CP1抗菌蛋白引起菌丝和孢子蛋白质的泄漏较明显,CP1抗菌蛋白可直接引起菌丝体和孢子的外壁穿孔、破裂,胞内物质泄漏;CP1抗菌蛋白还能引起菌丝和孢子内Ca2+的泄漏,说明该抗菌蛋白能作用于出芽短梗霉菌丝体和孢子外膜,形成离子通道,使Ca2+从菌体细胞中释放出来.CP1抗菌蛋白对出芽短梗霉菌丝体和孢子的氧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CP1抗菌蛋白浓度的增加,其耗氧百分率减少,呼吸作用从起始到停止经历的时间缩短.表明CP1抗菌蛋白对出芽短梗霉菌丝体和孢子氧呼吸的抑制作用是其活性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由天然物质经加工制得的抗菌整理物质的抗菌机理.通过抑菌试验了解该抗菌整理物质的抑菌作用;通过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和动物皮肤的刺激试验,了解该抗菌整理物质的使用安全性,为进一步研究织物抗菌整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抗菌剂及抗菌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综述了近年来抗菌剂在国内外的研究开发及抗菌材料的应用发展状况,探讨了抗菌剂在今后几年内的发展方向,指出国内抗菌剂在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银的抗菌作用机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银的抗菌机理的4种理论:静电吸附杀菌、金属溶出杀菌、光催化杀菌和复合作用杀菌。分析银的抗菌机理与抗菌材料载体种类、细菌结构与成分及银的价态的关系。要得到既长效又广谱、既高效又安全的银系抗菌材料,有必要对银的抗菌机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介绍抗菌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并讨论了抗菌不锈钢的抗菌机理。  相似文献   

15.
先用硝酸银溶液整理真丝织物,再用在位还原法在丝织物上生成银颗粒,赋予织物优良的抗菌性能.考察了不同消解介质对织物上银含量测定的影响,测定了整理后织物的白度、耐洗牢度及抗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用HNO3/H2O2/HCL介质消解真丝,可以得到稳定的测定结果;使用质量浓度为2~8 mg/L的整理液整理时,织物白度受到的影响小,抗菌能力优异,织物上银的耐洗牢度强.  相似文献   

16.
抗菌建筑陶瓷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陶瓷釉中引入自制新型无机抗菌材料,研究出了制备抗菌建筑陶瓷的配方和一次烧成工艺,并完成了工业性中间试验.其各种性能指标除达到建筑陶瓷的标准要求外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抗菌纤维的性质及其加工方法,并对抗菌纤维中所用的抗菌剂进行了介绍,对抗菌纤维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新型抗菌玻璃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硝酸银为主要抗菌添加剂,以硼硅酸盐系玻璃为载体,采用熔融法制备具有较低软化温度的新型抗菌玻璃材料,研究化学组成对玻璃软化温度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形成的氧化物含量和它与修饰氧化物含量的比值是影响抗菌性能的重要因素,当调整化学组成时,玻璃的抗菌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迷迭香酸的抗菌机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了解迷迭香酸的抗菌活性及抗菌机理,采用平板生长抑制法,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抗菌活性及其抗菌机理。结果表明,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抗菌活性,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大于对大肠杆菌的活性;迷迭香酸可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还原糖和蛋白质的渗漏而影响细胞代谢,通过抑制DNA聚合酶的活性而影响DNA复制,从而发挥了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实验选取石榴皮等9个不同部位为研究对象,以抑菌圈为衡量指标系统研究了各部位水、醇粗提物的抑菌活性,通过方差分析(P〈0.05),初步确立石榴皮、石榴叶、酸石榴籽为有效抑菌部位,且有效部位的醇、水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从生产的角度考虑以水作为溶剂提取石榴抑菌物质具有较高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