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效应分为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两种。所谓诱导效应是指在有机物分子中,由于电负性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影响,使整个分子中成键电子云向某一方向移动,从而使分子发生极化的效应。所谓共轭效应是指由于形成共轭π键而引起的分子性质改变的效应,也称C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电离辐射声效应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电离辐射通过生物体时产生的瞬时热沉积和声瞬变,在辐射生物效应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一维半无限超导波导中的动态Casimir效应的研究,并利用系统主方程进一步推导出考虑耗散后系统的协方差矩阵,在此基础上根据M ari等人提出的量子同步判据,讨论了动态Casimir光子的量子同步效应.并分析了系统中的各个参数对系统量子同步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温度、减小失谐与归一化振幅均可缩减系统到达同步的时间,提高系统同步水平.  相似文献   

4.
攀比效应     
《小学科技》2011,(11):29
小学生攀比现象有着双重的效应,即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攀比的积极效应主要表现在:一个班里的学生,在学习、交际能力上互相攀比,往往会发现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长处,从而增强了"镜子"的作用,促进个人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空白效应     
李静 《青年科学》2011,(1):56-56
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画的虾,可谓一绝。可是,他从不在画中加上水,奇怪的是,虽然画中无水,却好像更能让人想象出“虾在水中游”的神奇效果。  相似文献   

6.
毛毛虫效应     
《科技智囊》2010,(12):I0047-I0047
毛毛虫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而无法破除尾随习惯而转向去觅食。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称之为“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相似文献   

7.
鲶鱼效应     
《科技智囊》2013,(9):I0047-I0047
鲶鱼效应的由来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他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  相似文献   

8.
Talbot效应     
本文以一维正弦光栅的衍射自成象为例,对 Talbot 效应给予简明的数学处理。  相似文献   

9.
10.
飞轮效应     
《科技智囊》2012,(11):I0047-I0047
飞轮效应指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得越来越快。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你无须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而且不停地转动。  相似文献   

11.
以取代苯苯环碳原子化学位移为依据,用曾经设定并初步证实的甲基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参数,讨论了甲基取代基的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及定位效应.化学位移值表示的诱导效应参数表明甲基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经校正后的化学位移值表示的共轭效应参数表明甲基具有微弱的给电子共轭效应,甚至其共轭效应有可能正处于给电子和吸电子的临界状态,总之相对于氢原子,甲基具有吸电子效应.甲基有较强的对位定位效应和较弱的邻位定位效应,在适宜条件下间位也有可能发生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12.
权子雯  唐俪 《科技信息》2011,(28):82-83
1、引言1935年,J.R.Stroop在色一词实验中发现,若以某种颜色(如红色)墨水写出一个含义与其颜色不一致的色词(如"绿"),那么对墨水颜色的识别反应就会受到显著的干扰,反应时因而增长。这就是著名的stroop效应。stroop效应的发现开创了对刺激某一维度的加工受到另一维度加工影响的先河。自本世纪70年代初开始,人们逐渐发现不仅同一刺激  相似文献   

13.
森林效应     
一棵树孤零零地长在荒郊,很容易长得低矮甚至畸型;但它如果生长在森林,则枝枝争抢水露,棵棵竞取阳光,参天耸立、郁郁葱葱。管理专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森林效应”,,个人的成长同样需要在集体中不断完善,通过交流与沟通、合作与竞争,才能不断发掘潜力,改正缺点。  相似文献   

14.
多普勒效应     
《科学世界》2000,(1):68-69
  相似文献   

15.
空间效应     
讨论空间效应在有机化学中对化学反应性的影响,从而说明空间效应在分析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反应活性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鸟笼效应     
正"我们内心都有一个鸟笼,只有放弃它,才不会不由自主地去填充它。"鸟笼效应1907年,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天,两人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  相似文献   

17.
旁观者效应     
正旁观者效应并不可怕,人心的冷漠才是最可怕的。克服旁观者效应,莫让旁观者效应影响我们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最应该做的旁观者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指在危急事件发生时,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旁观者效应的提出旁观者效应的提出,源于1964年3月,美国纽约克尤公园发  相似文献   

18.
毛毛虫效应     
《科技智囊》2012,(10):I0047-I0047
什么是“毛毛虫效应”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称之为“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花一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  相似文献   

19.
多米诺效应     
正起始牌夏日正午,武警医院对面的天桥上行人寥寥。风是热的,空气是热的,汗水是热的……而人的心也是燥的。胖老太把占了天桥路面近一半宽度的太阳伞漫不经心扶正,就又缩到伞的阴影下打瞌睡去了。今天还没有生意光顾。迷迷糊糊间,胖老太感觉到一个白色的影子停在地摊前。她勉强睁开眼,看见一个美丽的穿藏青色旗袍的女人。"大姐,有驾驶证封皮卖么?"女人用手拽着旗袍下摆,小心翼翼蹲下来。"有啊,要几个?"胖老太回  相似文献   

20.
霍尔效应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我国科学家从该实验上独立观测到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也是世界基础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科学发现.这是在美国物理学家霍尔于1880年发现霍尔效应133年后终于实现了反常霍尔效应的量子化,是我国科学家从实验上独立观测到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也是世界基础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科学发现.该文将详细讲解霍尔效应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