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京 《科学之友》2005,(6):29-30
据资料表明,海洋的神秘地带并不止百慕大三角区一个。“神秘地区”至少有7个:百慕大三角区、日本海域三角区、大西洋附近海域、太平洋夏威夷至美国大陆间的海域、葡萄牙沿海、非洲东南部海域以及哈特勒斯角。  相似文献   

2.
何京 《科学之友》2005,(11):29-30
据资料表明,海洋的神秘地带并不止百慕大三角区一个."神秘地区"至少有7个:百慕大三角区、日本海域三角区、大西洋附近海域、太平洋夏威夷至美国大陆间的海域、葡萄牙沿海、非洲东南部海域以及哈特勒斯角.  相似文献   

3.
太平洋也有魔鬼三角区 翻翻历史资料,远古的不论.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无数巨轮在日本以南空旷清冷的海面上神秘失踪,其中大多数在失踪前没有能发出求救信号.也没有任何线索可以解答它们失踪后的相关命运。如在地图上标出这片海域的范围。在西太平洋海域上,它恰恰是一个与百慕大极为相似的三角区域.这就是令人恐惧的日本龙三角。  相似文献   

4.
所谓百慕大三角,指北起百慕大群岛,西到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南至波多黎各的一个三角形海域.从1945年开始,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都在这里神秘失踪.现在,百慕大三角已经成为那些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各种失踪事件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5.
美国东海岸与百慕大群岛和巴哈马群岛形成的三角区,一直是船只和飞机神秘失踪的恐怖海域,被称为"魔鬼三角"。多少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试图揭开造成船只和飞机失踪的真正原因,但始终未能如愿。最近英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假说,认为从海底冒出一种气体是造成百幕大众多失踪事件的凶手,为验证这一推测,1995年10月将有一艘国际科学考察船前往百慕大进行新一轮科学探险。据英国《卫报》报道,负责这次探险活动的英国科学家、国际海洋钻探计划协调人朱利安·皮尔斯说,这种气体来自称之为气水化合物的物质。气水化  相似文献   

6.
1975年,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库斯奇对所谓的“魔鬼三角”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结论,并写在了自己的《百慕大三角解密》一书中.当时,他调查了有关百慕大三角的书籍和文章里的说法,仔细挖掘被其他作者忽略的记录,由此发现在百慕大三角发生的许多“离奇”事件其实一点都不离奇.  相似文献   

7.
百慕大三角,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它位于美国东南岸对面的大西洋,即佛罗里达南端、西印度群岛东端与百慕大群岛之间围成的三角形区域。据记载,从19世纪起,常有途经该区域的船只或飞机无故失踪。自1945年以来,有据可查的在百慕大三角失踪的船只最少有20艘,失踪或死亡人数最少达1200人,此外还有不少飞机也在此区域突然失踪。对于这种奇异现象,科学家们至今尚未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魔鬼百慕大 1840年,运载着大批香水和葡萄酒的海轮“罗莎里号”从法国启航,行驶到古巴附近即失去联络。数星期后,海军发现“罗莎…  相似文献   

8.
你一定听说过神奇的"百慕大三角区"吧,它是大西洋中一片耸人听闻的海域。就是在这个被世人称为"魔鬼三角"的地方,亿万年来却一直延续着动物界一个守时践约的盛会。参与的群体就是繁衍在这片海域里的一种鲜为人知的海底蠕虫——沙蚕。沙蚕形似蚯蚓,状如泥鳅,长5厘米~8厘米不等,身体上有明显的分节,且长有刺毛。它们平时生活在百幕大海域珊瑚礁的洞穴里,每到繁殖时节的月圆晴朗之夜,这些沙蚕便同时爬出洞穴,从海底"群浮"到海面聚  相似文献   

9.
自1979年以来,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三艘货轮在南海相继神秘失踪,竟未发现任何碎片、油渍或尸体,引起了人们的疑虑和恐慌。一个存在于南中国海的“魔鬼三角”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个潜伏于南海海域中的“魔鬼三角”的三个顶点,西为香港,东为台湾,南为菲律宾的吕宋岛,面积约10万km2左右。1979年5月中旬一个阳光明媚、波平如镜的日子,一艘菲律宾货轮“海松”号在台湾以南、吕宋岛以北的海域突然遇难,事先毫无预兆。讯号来得如此急促,以至连遇难原因和失事的简单情况都来不及报告。事后搜索上千吨的“海松”号,既没有留下只鳞片爪的残骸,25名菲…  相似文献   

10.
死亡三角位于大西洋中的百慕大三角早已是举世皆知的神秘海域,无数船只和飞机在这个海域神秘失踪,而且毫无踪迹可寻,因此,该海域被称作"死亡三角"。无独有偶,在地球表面的海洋里,也有一个跟百慕大三角相似的死亡三角海域,其位于西太平洋,也有无数船只、飞机在这  相似文献   

11.
千百年来,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潜藏着对浩瀚海洋的畏惧.尽管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有无数的船只航行在大洋之上,但直到今天仍然有两个海域令航海者们谈之色变,其中一个是尽人皆知的"魔鬼百慕大",而另一个的名气虽没有前一个大,但它的"杀伤力"却绝不逊于前者.  相似文献   

12.
大西洋中有个百慕大三角,飞机、船舰常在这一带神秘失踪.陆地上也有一个"百慕大三角",那就是波兰首都华沙附近的一个三角形的公路中心.  相似文献   

13.
千百年来,在浩瀚的大西洋中,在美国佛罗里达——波多黎各——百慕大群岛之间,有一块令人谈虎色变的"死亡禁区",那就是"百慕大三角区"。变幻莫测,是这个三角区的特点:明明是晴空万里、蔚蓝色的海水一望无际,可在顷刻之间便满天乌云乱翻,倾盆大雨劈头盖脑地泻下来。在广阔的洋面上,几十米  相似文献   

14.
汪洋  汪集旸  马宗晋 《科学通报》1998,43(11):1191-1194
采用Pollack等人 1993年给出的全球热流场 12阶球谐系数 ,求出南、北半球以及0°半球、180°半球的平均热流值和热散失量 .计算结果表明 ,南半球平均热流值为 99 3mW·m-2 ,显著高于北半球平均热流值(74 0mW·m-2 ) ;0°半球的平均热流值 (94 1mW·m-2 )也高于 180°半球 (79 3mW·m-2 ) .南半球的地幔热散失量达 22.1× 1012W ,是北半球地幔热散失量(10.8×1012 W )的两倍;0°半球的地幔热散失量为16.9×1012 W ,与180°半球的地幔热散失量16.0× 1012W相近 .大陆与海洋在全球的非对称分布是导致地球内部热散失量具有半球非对称性的原因 .热散失量的非对称分布是地质历史中的长期现象.  相似文献   

15.
依据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ECHO-G近千年积分的模拟结果, 对南、北半球气温及降水变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造成南、北半球气候变化异同性的可能原因. 结果表明: (1) 南、北半球平均气温在年际、年代际、百年际尺度上变化位相基本一致; 但从气候阶段转变的时间来看, 北半球年平均温度正负距平的转变明显提前于南半球; 从距平的振幅变化来看, 北半球明显大于南半球. (2) 对降水而言, 年代际及百年际尺度上的变化南、北半球基本同相, 而在年际尺度上的变化两者反相, 且年际及年代际的正相关主要体现在中、高纬地区, 年际负相关主要体现在低纬地区. (3) 中世纪暖期南、北半球的增暖幅度相差不大, 而现代暖期北半球的增暖幅度明显大于南半球; 现代暖期北半球高纬地区气温大幅上升, 而南半球高纬地区气温有所下降, 呈现出明显的反相变化特征, 这是中世纪暖期温室气体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时所不具有的一个气候特征. 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有一个神秘的地方,那就是北纬30度。在这一纬度附近发现了许多奇特的地质现象和自然景观:怪事迭出的百慕大魔鬼三角,令人叹为观止的玛雅遗址,还有埃及尼罗河,美国密西西比河,我国珠穆朗玛峰、长江、湖北神农架、四川广汉三星堆、四川雅安汉文化和熊猫活化石……而在2002年的阳春3月,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又传了出来:中科院地质学家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漏斗。更巧的是,漏斗所在的位置正是北纬30度18分。日前,笔者随央视“东方时空”编导、摄制人员一起———  相似文献   

17.
颜世璎 《科学之友》2006,(11):58-59
一提起魔海,人们自然会想到大西洋上的百慕大“魔鬼三角”,这片凶险的魔海,不知吞噬了多少舰船和飞机。究竟是什么“魔法”造成这一系列惨案,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无独有偶,在南极,也有这么一片“魔海”,它虽然不像百慕大三角那么“威名远扬”,但它的“魔力“也足以令许多人谈虎色变,将之视为畏途,因此,人们也将之称为“魔幻与死亡之海”,它就是威德尔海。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有一个神秘的地方,那就是北纬30度.在这一纬度附近发现了许多奇特的地质现象和自然景观:怪事迭出的百慕大魔鬼三角,令人叹为观止的玛雅遗址,还有埃及尼罗河,美国密西西比河,我国珠穆朗玛峰、长江、湖北神农架、四川广汉三星堆、四川雅安汉文化和熊猫活化石……而在2002年的阳春3月,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又传了出来:中科院地质学家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漏斗.更巧的是,漏斗所在的位置正是北纬30度18分.日前,笔者随央视"东方时空"编导、摄制人员一起--  相似文献   

19.
随着“火星科学实验室”(Mars Science Laboratory)出发日期的日益临近,人们对它的关注和议论也变得热烈起来.这个有6个轮子的新一代火星车在很多方面都与它的“前辈”“勇气号”和“机遇号”不一样.4年前,“勇气号”和“机遇号”先后降落在火星表面南北半球的两个不同的地区,它们原定的任务期限只有90个火星日,但直到今天,它们仍在不断地向地球传回探测数据。  相似文献   

20.
徐娜 《科学之友》2007,(7):28-29
美国《海军时报》披露,2007年3月13日晚-14日凌晨,一艘满载核武器的美国核攻击潜艇“圣胡安号”在著名的百慕大邻近水域神秘地中断了联络,美国紧急出动航母战斗群展开搜救,同时向国际潜艇救援机构求助。就在各方陷入绝望之际,该潜艇意外恢复与外界的联系,而且人艇安好。美国海军潜艇指挥部发表声明中指出这只是“虚惊一场”,但是外界称整个事件扑朔迷离。也因为事件发生在著名的“魔鬼三角”区,失踪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这个为人熟知的神秘地域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