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蒋兴邨 《科学通报》1984,29(13):814-814
进行植物遗传工程研究需要把外源的DNA引入到植物的细胞中,继而使其和植物细胞的基因组整合并能表达。致瘤农杆菌(Agrobacterum tumefaciens)的Ti质粒被证明是植物基因转移的良好载体本文作者曾利用致瘤农杆菌诱导龙葵植株产生畸胎瘤,并且在培养条件下,分化出含有胭脂碱合成酶基因的愈伤组织和幼苗,从而完成了T-DNA在龙葵细胞中的转移。Hall和Kemp成功地利用Ti质粒将插入到T-DNA的菜豆贮藏蛋白基因转移到向日葵,在其瘤组织中产生菜豆蛋白的DNA的转录产物,为植物遗传工程的研究展开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冯新华 《科学通报》1987,32(8):613-613
致瘤农杆菌感染创伤的双子叶植物后,由于创伤激活了细胞体内的特异性信号分子,诱导Ti质粒毒性基因(vir)的调节和转移DNA(T-DNA)中间物的产生,从而使T-DNA转移到植物细胞之中。T-DNA中致瘤基因(onc)的表达导致冠瘿瘤的形成;胭脂碱合成酶基因(nos)或章鱼碱合成酶基因(oct)表达产生胭脂碱(nopaline)或章鱼碱(octopine)。这类胍基衍生物(opine)的检测就能为T-DNA是否在植物细胞中表达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因此,人们能够以nos或oct为标记基因利用农杆菌的Ti质粒作为植物基因工程载体,从  相似文献   

3.
蒋兴邨 《科学通报》1986,31(14):1101-1101
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中,致瘤农杆菌的Ti质粒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基因运载工具。但在实际应用之前仍有许多困难尚待解决。其中困难之一,是Ti质粒诱导的植物冠瘿瘤不是在所有的植物物种上成为畸胎瘤而能分化出幼苗,使T-DNA在植株个体水平上表达。据目  相似文献   

4.
酚类化合物能促进致瘤农杆菌对单子叶植物鸭跖草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万银 《科学通报》1989,34(10):776-776
致瘤农杆菌能够侵染受伤的植物细胞,并继而将其Ti质粒上的一段DNA(即T-DNA)转移至植物基因组,使植物产生冠瘿瘤。农杆菌的Ti质粒是目前可资利用的高等植物基因工程的最好载体。早期实验表明:除百合目和天南星目的部分单子叶植物外,农杆菌的宿  相似文献   

5.
一个水稻大叶角度突变体lla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克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突变体是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材料. 利用突变体克隆水稻基因, 并进而研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是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T-DNA标签法是众多克隆植物基因方法的一种. 其优点是一旦确定突变性状由T-DNA插入引起, 就可以通过测定T-DNA的旁侧序列而快速分离到相应的突变基因. T-DNA标签法已广泛应用于拟南芥基因克隆中, 据统计有40%的拟南芥突变基因是用T-DNA标签法克隆的[1]. 近年来, 国内外众多研究人员采用不同的T-DNA标签系统构建了大量的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2~6]. 目前, 已有3例用T-DNA标签法成功分离水稻基因的报道[7~9]. ......  相似文献   

6.
根癌农杆菌Ti质粒的T-DNA上带有1、2号基因(tms,编码与植物生长素IAA合成有关的色氨酸单氧化酶及羟化酶)和4号基因(tmr,编码与植物细胞分裂素合成有关的异戊烯基转移酶)。已经证明,向植物导入这些基  相似文献   

7.
法国抗菌素和生物转化站对烟叶幼苗进行多次研究和试验后指出,烟叶幼苗具有蛋白质植物的性能,能迅速生长,并且每公顷干烟叶的收获率很高。烟叶幼苗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其氨基酸蛋白质的成分很适当。此外,它不含生物碱(尼古丁),含酚量也低。因此,人们预言,烟叶幼苗具有很好的食用蛋白  相似文献   

8.
酚类化合物促进根癌农杆菌对植物离体外植体的高效转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许耀 《科学通报》1988,33(22):1745-1745
建立有效的遗传转化系统是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活跃的领域。最近证明,宿主植物细胞分泌的某些物质,能够诱发根癌农杆菌及其Ti质粒中有关促进T-DNA由细菌向植物细胞中转移基因的活化,特别是诱导Ti质粒上毒性区(Vir)调节子的活化及Vir基因的表达。Vir基因是T区DNA开始由Ti质粒向宿主细胞核中转移所必须  相似文献   

9.
陈劲春 《科学通报》1984,29(6):384-384
Ti质粒是高等植物基因工程中最有希望的载体。由它转化的植物细胞能够合成一类称之为Opine的特殊的氨基酸衍生物,如(鱼章)鱼碱和胭脂碱。检测Opine对于鉴定Ti质粒类型和筛选T-DNA转化的植物细胞克隆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发现的镉超积累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魏树和  周启星  王新  张凯松  郭观林 《科学通报》2004,49(24):2568-2573
以杂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和小区试验,从20科54种杂草植物中筛选出镉(Cd)超积累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试验结果表明:在Cd投加浓度为25mg/kg条件下, 龙葵茎和叶中Cd含量分别为103.8和124.6mg/kg, 超过了Cd超积累植物应达到的临界含量标准100 mg/kg;而且, 其地上部Cd富集系数为2.68, 地上部Cd含量大于其根部Cd含量, 植物的生长未受抑制, 这些特点均满足Cd超积累植物的衡量标准. 小区试验也表明, 龙葵对Cd的富集特性均符合Cd超积累植物的基本特征. 因此, 可以确定龙葵是Cd超积累植物. 本研究对于超积累植物筛选乃至植物耐性生理、遗传和进化等具有一定意义,并为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11.
瘤棘奈氏虫(Netzelia tuberspinifera)是东亚特有种,属于有壳虫原生动物,壳体大小约为100μm.本文首先在空间尺度上对中国88个湖库中瘤棘奈氏虫地理分布进行分析,发现瘤棘奈氏虫的分布与纬度、海拔和温度显著相关,分布在低纬度、低海拔、高温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重点以福建厦门汀溪水库连续4年时间序列样品和中国南方地区28座水库(14个流域)空间样品为基础,研究瘤棘奈氏虫种群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汀溪水库瘤棘奈氏虫种群密度为0~10.7 ind/L,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水温和食物(藻类)是主要影响因子,其中水温的影响更大.水温变化范围在14.3~32.1℃之间,高于30℃的水温更适合瘤棘奈氏虫生长繁殖,因此在夏秋季节种群密度较高.空间尺度上,瘤棘奈氏虫种群密度为0~19.2 ind/L,主要受地理因子的限制,随经度、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食物(藻类)、电导率和硝态氮对种群密度也存在显著影响.在形态方面,壳口直径是决定瘤棘奈氏虫种群在季节间(33.5~68.2μm)和流域间(33.5~73.6μm)形态差异的主要特征;食物(藻类)可能是影响汀溪水库不同季节壳口...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35kg·(株·次)-1(对照)、24.5kg(株·次)-1(处理1)和14kg·(株·次)-1(处理2)3种不同的灌溉量,对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植物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和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幼苗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随水分的减少,两植物幼苗主根垂直深度均呈增加趋势,且梭梭在处理2条件下主根垂直深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表明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两种植物幼苗通过根系的伸长生长来适应水分减少,(2)处理1和处理2地下生物量均比对照组有所增加,梭梭幼苗在处理2条件下增加了37.03%,而在处理1条件下只增加了14.51%;多枝柽柳在处理1条件下增加了68.19%,而在处理2条件下只增加了25.78%.表明梭梭幼苗对处理2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而多枝柽柳幼苗对处理1具有更好的适应性,(3)与对照组相比,两种植物幼苗在处理1和处理2条件下的细根生物量均有所增加.方差分析表明:两植物种在处理2条件下深层细根生物量显著大于对照组和处理1,这有利于植物幼苗对深层土壤水分的有效吸收,(4)根冠比因物种和水分条件而异,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梭梭...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发现在灭菌的无氮培养液中,无菌培养通过或不通过春化阶段的无菌小麦幼苗,接种大豆根瘤菌,加入终浓度为1ppm的灭菌的2,4-D,于25~30℃下,在阳光照射的无菌箱内,用500ml的三角瓶培养,结果大豆根瘤菌能侵入小麦幼根结根瘤。在小麦根瘤的石蜡切片上和由瘤内分离出的菌体涂片上进行的荧光抗体试验和用接种的根瘤菌的抗血清与由瘤内分离的菌进行的玻片凝集反应及大豆根瘤菌鉴别的微生物学方法,都证明瘤内的菌为接种的大豆根瘤菌。试验组结瘤小麦的长势比对照组好,经低温处理者能抽穗、开花、结籽;而各对照组则在苗期枯萎。上述试验多年来以不同方法重复十多次以上,每次都能结根瘤。但固氮的问题尚需取得小麦整株干重的统计学数据和进行~(15)N_2示踪,进一步进行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4.
铜钼对抗作用是生物无机中十分有趣的问题。反刍动物在含钼量高的土地上吃草会出现贫血、腹泻、生长迟缓等机能失调的症状,其病因可归结为缺铜,在类似反刍动物的瘤  相似文献   

15.
梁慎  王政逸  刘朋娟  李德葆 《科学通报》2006,51(17):2037-2040
用TAIL-PCR的方法获得了A1-412突变体的T-DNA侧翼基因组序列, 测序结果表明, 外源T-DNA插入到稻瘟病菌G蛋白γ亚基基因MGG1 (Magnaporthe grisea G protein Gamma亚基)的启动子区域. MGG1编码93个氨基酸, 具有典型的G蛋白γ亚基结构域(GGL)和C末端CAAX框, 并与其他丝状真菌G蛋白γ亚基有较高的一致性. 外加cAMP能诱导部分A1-412分生孢子形成附着胞, 但这些附着胞的形态不正常, 不能穿透洋葱内表皮或水稻叶片. 另外, A1-412与相对应交配型的菌株杂交时几乎不产生子囊壳. 将MGG1基因重新导入A1-412突变体可部分恢复上述表型. 这些结果表明, G蛋白γ亚基MGG1可能涉及稻瘟病菌形态分化、有性生殖、致病性等方面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胡社荣 《科学通报》1997,42(5):558-558
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侏罗系一些含煤盆地石油的形成、成烃机理、煤沼沉积环境及其演化的研究后发现,一些形成工业性煤成油田盆地的煤沼沉积环境演化有其一定的规律性,即在具完整湖平面变化旋回层序的水进序列中形成的含煤建造更有利于煤成油藏的形成含煤建造上覆的湖相泥岩,既可以是油源岩,同时,也是良好的盖层.根据西北侏罗系煤沼沉积环境演化特征,可将其划分为3种煤沼沉积环境演化类型:(1)发育在冲积体系和河流体系中的含煤建造,如祁连和贺兰山地区的一些山间聚煤盆地;(2)含煤建造(组)的上下没有发育典型的湖相地层,或含煤建造的直接上覆没有典型的湖相地层的发育,也就是说,除煤层外,很少有泥灰岩、炭质泥岩、油页岩等湖相地层的形成.典型的如鄂尔多斯盆地.该盆地延安组含煤建造的上覆是直罗组,该组由一套冲积体系组成;(3)煤沼发育的后期都发育有典型的湖相  相似文献   

17.
蒋滋梅 《科学通报》1990,35(10):729-729
1967年Koh证明了:(一)环R只含n(n>1)个左(右)零因子则|R|≤n~2。(二)环R有单位元且含,n(n>1)个左(右)零因子,|R|=n~2,则n是素数p的幂且R的每一个极小右理想I必有I~2=0。事实上,含单侧零因子的环中必含双侧零因子,而一个含单位元的有限环中的零因子必是双侧零因子。所以(一)与(二)实际上并未对含单侧零因子的有限环作出刻划。本文目的是讨论几个含单侧零因子的有限环,从而推广了文献[2]中相应的结果,并减弱了文献[1]中(二)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孙琦 《科学通报》1988,33(7):489-489
最近,孙琦证明了有限域上有关元根的一个结果:设p是一个素数,GF(p~n)是一个含P~n个元的有限域,u,v,θ是GF(p~n)中三个任给的非零元,如果p~n≥2~(60),则在GF(p~n)  相似文献   

19.
曹佑安 《科学通报》1988,33(3):238-238
有限体(域)上典型群的阶已为我们所知,本文的目的是给出有限含幺交换环上一般线性群、特殊线性群及辛群的阶。 设R是一个有限含幺交换环,则R是一个半局部环,设M_1,…,M_s是R的全体极大理想,F_1=R/M,…,F_s=R/M,是  相似文献   

20.
万哲先 《科学通报》1991,36(9):712-712
设F_q是含q个元素的有限域,q是一个奇素数的幂,再设AG(n,F_q)是F_q上的n维仿射空间。设有二次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