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情境语义学的语用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创立始,情境语义学被定位为自然语言语义理论或逻辑语法理论,但它有鲜明的语用视角,主要表现在:它与诸多语用研究或思想之间的渊源关系;它和语用学在研究对象或研究内容方面的一致性;它对形式语义学兼容语用研究的研究传统和当今大语义观的发展趋势的遵循。通过对自然语言条件句陈述的情境语义解释,可以看出语用因素在情景语义学中无处不在,情景语义学与语用研究中的相关理论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自然语言复合句中的条件句、选择句和并列句,分别对应经典逻辑的蕴涵式、析取式与合取式。基于蕴涵公式确立的经典命题逻辑产生了所谓"蕴涵怪论"问题,而在经典蕴涵公式基础上构造的各种逻辑系统也出现了如"道义悖论"、"逻辑万能"等各种疑难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蕴涵公式不同于自然语言的条件句,确切说,"蕴涵"并不是对条件句的贴切抽象("析取"和自然语言的选择句也有类似问题)。我们注意到,从当今DRT等动态语义学对自然语言条件句分析的独特视角,可以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情境语义学为外在世界与内在心理状态提出一个情境认知框架,并依此发展了一个意义理论,自然语言语义在这个意义理论中得到合理解释。从其理论源头、理论视角及其应用等角度来看,情境语义学与当代认知科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认知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情境语义学所确立的信息认知框架、相关认知词的情境语义解释与情境逻辑分析以及自然语言中隐喻表达的情境语义刻画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自然语言中的充分条件句从逻辑上分析,包括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充分条件句两个分句之间具有"有前件就有后件"的蕴涵关系,因而表达逻辑上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另一种充分条件句两个分句之间具有共存关系,不具有蕴涵关系,因而不表达逻辑上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这两种充分条件句在交际和论证中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弄清其区别和不同功能,就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的思维实践服务,从而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语用学与语义学的产生.它们都是对语言意义的研究但所覆盖的层次不同,语用学可以说是对语义学的补充.正是因为语用学的出现,人们才找到了自然语言的逻辑.  相似文献   

6.
蕴涵是用来描述句子命题之间的真值概念。预设是推理过程中必须认定的前提。预设有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预设的性质或归结为衍推或归结为含义。蕴涵和预设理论有赖于语义学、逻辑学、句法学、语用学共同发展;加深对蕴涵和预设理论的认识,有助于这些学科进一步发展。蕴涵和预设理论既丰富又深化我们对自然语言语料的认识,自然语言语料又能推动蕴涵和预设理论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言语义刍论     
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义的组成、语义的性质等越来越关注,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语言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例如机器翻译)的准确性、可读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都促使语义学研究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但是,语义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仅就语义的分类来说,便众说纷纭。有的分得很细,如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他的名著《语义学》中将语义分了七类;有的分得较粗,如贾彦  相似文献   

8.
“begoingto”能否用于if-条件句中的主句中。英语语法界有异议。本文从“begoingto”、“if”的本身意义和条件句与主句的关系等方面讨论了“begoingto”用于if-条件句的主句中的7种情况。参4。  相似文献   

9.
情景语义学逻辑研究大致经历3个发展时期和与之相对应的3次理论重心的转移。1980年到1985年为理论成型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本身的建构和哲学解释方面;在逻辑工具的选用上经历了从以标准集合论为工具的合成研究向以公理论和非良基集合论为工具的分析研究的转变。1985年到1993年前后为理论成熟期,其理论影响涉及多个相关领域,理论重心转变的直接结果就是信息通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94年后为理论拓展期,信息通道理论和信息流逻辑研究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和热点。情景语义学逻辑研究在情景语义学元理论逻辑研究、情景语义学的逻辑应用研究、情景逻辑系统的构建、情景语义学和其他形式语义理论的融合研究、信息通道理论和信息流逻辑研究等5个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前2个方面的研究比较成功,有一大批研究成果问世并在逻辑领域产生积极影响,但后3个方面的研究尚存不足。所以,以情景语义学和情景理论中的信息流思想和信息通道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完整的信息流理论是情景语义学及其逻辑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结构主义语义学是语义学发展的第三阶段,是现代语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结构主义阶段的词汇语义学强调词的语义成分分析和意义的结构关系。英语词汇教学影响着学习者英语能力的提高,而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语义成分分析和意义的结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词汇间含蓄语义关系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形式语义学关于"语法"、"句法和语义",以及"语词和语句"等概念。传统语言学所谓语法讲究对语言符号串线形排列的成分分析,现代生成语言学的Chomsky学派认为语法就是有关语言层次结构的由小到大的生成规则,类型逻辑语法等形式语义学理论所谓的语法是指基于逻辑推演的关于自然语言的运行规律;形式语义学强调句法和语义的对应,这是形式语义学的灵魂;形式语义学在语句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功,而语词领域是语言学侧重的研究方向。从形式语义学比较语言学的不足可以看到其未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王群 《长春大学学报》2008,18(12):71-72
语义学是直接研究意义的语言学分支,对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回顾了语义学的起源、发展和分类,从语义学理论中的上下义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和相关语义场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其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无关语获取与语料聚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剔除无关语及语料聚类对提高自然语言理解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自然语言理解的预处理关键技术.鉴于无关语在语料中存在明显的特性,本文通过种子无关语推导出强无关语,并依据强无关语识别并导出新的无关语;然后,基于2-gram构建句子之间的相似性,利用层次法对语料进行聚类对QA语料进行问题相似的聚类.最后,通过识别的新无关语实验及语料聚类实验,验证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从经验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逻辑功能4个角度分析虚拟条件句的功能、意义和用法。从经验功能的角度来看,虚拟条件句可以表达说话人的内心世界,能够用来描述人们许许多多的内心世界活动 从人际功能来看,虚拟条件句给予或需求的信息或劳务不是显露于字面,可用来表达许许多多委婉和含蓄的意义 从语篇功能来讲,虚拟条件句中的依赖句既可以用作主位,也可用作述位的一部分,可用来提出预设、附带补充说明、表达事后想法等 从逻辑功能来看,虚拟条件句中依赖句与控制句之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可用来表达令人心悦诚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吴耀斌 《科技信息》2007,(14):122-123
预设和蕴涵是逻辑学的两个重要概念,是句子之间两种不同的语义关系。但二者都是句子所表达的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都是从句子自身的整体意义推导出来的另外的意义或另外的一些信息。本文从语义学角度分析了二者的各自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6.
陈月霞 《科技资讯》2010,(34):170-170
形式语义学是以数学为工具,利用符号和公式,精确地定义和解释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语义。形式语义学可分为四大类,本文对这四类形式的语义学作了阐述,并提出了发展形式语义学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7.
假言易位4种表现形式在句法结构上有着相似之处,但是在作为推理规则或公理时所表现出来的推理能力确实迥异。在经典命题逻辑中,它们之间的推理能力差异在形式上表现为双重否定,而深层的原因是否定词在条件句中前后件的位置不同,即否定与实质蕴涵的条件句之间的复杂关系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在以认知为基础的面向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语言学框架下,对古汉语的自动句法语义分析进行研究,希望能对古汉语教学与研究,以及现代汉语的分析和处理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运用以左结合语法为基础的数据库语义学方法对古汉语的两个基本结构(函词-论元结构和并列结构)进行自动句法和语义分析,以可接续性为前提,遵循自然语言的时间线性顺序,采用规则和模式匹配的方法,过程简便,计算效率高,且符合古汉语本身的特点.分析结束时自动生成的语义关系图清晰、准确,更彰显了数据库语义学方法的独特性、适应性以及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蒙太古语义学(MS)和受控自然语言(CNL)的文献信息系统,兼具传统文献检索分类法的"符号化"和主题法的"规范词"的特点,并带有复杂的语法和语义功能;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文献信息的检索和利用效率,还能自动生成规范的文献摘要,并完成不同语言之间的自动翻译.尝试实现这种文献信息系统的结构,其中包括构建语词的范畴分类和语句的函数表达式,以及自然语言-形式语言、中文-英文之间的映射(翻译)等;最后设计一个应用程序以验证该系统的若干功能.本研究表明:这种全新概念的信息组织和管理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歧义现象是任何自然语言都具有的普遍特征,因而是语言学应涉及的问题。本文分别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即语言平面和言语平面的角度来研究歧义的产生,以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