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诚信政府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逐渐认识到诚信对市场经济完善和经济活动良性运转的重大意义.诚信的缺失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经济的健康运行.当前中国面临的社会诚信缺失,既有体制上的根源,也有历史传统的原因.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诚信的制度和体系建设,构筑政治文明的道德基石.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科研活动中“信用缺失”的现象较为严重,直接影响到我国科研体系的完善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本文论述了当前我国科技信用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信用缺失的原因,并在对比国外发达国家科技信用制度和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科技信用制度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引进是落后国家迅速提高其工业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最近20年我国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引进之后的创新严重不足。本文分析我国企业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不足的原因,总结经验与吸取教训,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丹麦"精英"神经科学家彭科娃的科研不端案是近几十年来丹麦科学界情节最严重、影响最大的科研不端案件,是世界范围内因科研不端行为本身而不是因滥用科研经费、滥用职权被判刑的极少数案例之一。文章对该案的调查处理及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经验总结,希望能对我国科研不端案件的调查处理与科研诚信建设实践提供经验借鉴。文章主要总结了三方面的经验:(1)通过对调查过程的分析,指出案件调查过程遵守权责明确、程序正当的原则是案件处理成功的重要原因;并指出这两点对我国科研不端案件调查的借鉴意义;(2)分析案件全面调查结果对丹麦科研诚信建设的影响,指出面对重大科研不端事件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性;(3)分析案件全方位调查对哥本哈根大学的影响,找出我国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科研不端事件之后科研诚信建设的不足和改进重点。  相似文献   

5.
科研诚信专员的设立是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至今,世界主要国家的大部分大学均设立了科研诚信专员,对科研诚信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或负责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咨询、建议、受理,科研诚信的宣传教育等事宜。对世界主要国家的科研诚信专员制度进行研究,可以对我国科研诚信的制度化建设提供借鉴:(1)设立常设的科研诚信专员(专门岗位);(2)落实“三公开”要求;(3)推进科研诚信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
商业生态学与商业生态工程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我国经济的变化与发展,运用生态学原理,在分析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生态学的理论体系,首次提出了商业生态工程的概念。这对企业的组建和治理,市场的建设和管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方法。特别是在进入高科技经济和信息革命时代,运用电子网络与现代通信技术将能促使企业生态学理论和商业生态工程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7.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组织保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难以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的问题,在对管理和组织这两个经常混用的概念加以区分的基础上,从对技术创新管理特征的分析入手,剖析了作为创新有效实施基本载体的创新组织与技术创新管理的适应关系,提出了与创新管理相适应的创新组织应具有的一些特征。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对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与创新组织之间一些严重不适应问题的分析,提出企业应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创新组织形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中,“非法定”认定引发了对于科研诚信规范适用的哲学思考。我国科研诚信规范常出现渊源混淆错配、体系脆弱单薄、适用思维断裂等薄弱之处。鉴于法律与应用伦理的可通约性,科研诚信规范完全可以实现法哲学嬗进。基于我国科研事业极强公益属性、学术共同体自律性羸弱、既有宣示性政策缺乏实效性,科研诚信规范应当实现全面法治化。科研诚信规范领域已经出现诸多立法化表征。有必要以分析实证主义法哲学为路径,严格“以规范为准绳”,实现“有规范可依,有规范必依,违反规范必追究,执行规范必严格”,适用位阶原理,运用法教义学与体系解释方法,确保认定的法定性与唯一性,以实现科研诚信治理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企业研发中心的内涵与条件,总结了国外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与模式,分析了我国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现状、发展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59-59
近年来,我国企业(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数量在急剧上升,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普遍减弱。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财政金融政策,但一系列的举措只能使企业帐面亏损局面暂时得到缓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结果是从一种风险转化为另一种风险,企业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仍然很大,连锁反应的危害更加严重,直接威胁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缺失的制度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之所以会去承担环境责任就在于企业受到正式制度以及非正式制度的约束,如果没有制度的制约,企业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会导致社会资源的过度使用,环境严重恶化。在目前情况下,造成中国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很多,但根源在于制度安排的缺位,因此只有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才能促使企业更好地承担环境社会责任,以局部和谐来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12.
研究诚信的体制化——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愈来愈引起各界关注。在此背景下,研究诚信的体制化显得至关重要。作为应对此类问题的专门机构,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的成立背景、早期发展和主要工作对我国相关领域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揭示研究诚信和研究伦理的体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本文论述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新趋势:企业技术创新正在由单一发明人向群体发明发展企业技术创新正在由单一技术向集约化发展企业技术创新正在由单纯技术创新向整合科技、设计、制造、运营产业链,使技术成果直接变为生产力的方向发魔技术创新正在由单纯技术创新向与制度创新互动的方向发展。最后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民营科技企业诚信经营效应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是国家的财富,企业的生命,是我国加入WTO后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法宝.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越来越成为我国企业界的一种稀缺资源,加强诚信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以2021年1月联合工作机制通报曹雪涛院士等“图片误用”处理情况为标志,惩治问题研究行为已经成为中国科研诚信制度建设的重大挑战,亟待学理和政策的共同突破。第一,中国须明确“零容忍”问题研究行为的立场。应借鉴近年欧盟不可接受研究行为、美国有害的研究行为的性质判断,反对问题研究行为误导为“诚实的错误”;第二,借鉴2018年《管理和调查潜在违反澳大利亚负责任研究行为指南》,建立科研行为四构成要素新框架——科研规范行为、轻微问题研究行为、严重问题研究行为和科研不端行为,建立判断严重问题研究行为的“负面影响重要性”和“重复犯有”标准;第三,落实201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惩治“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的战略性部署,惩治时区别对待轻微和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惩戒严重问题研究行为时遵循零容忍但谨慎一票否决原则。  相似文献   

16.
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及其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展开,创新网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成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竞相采取的组织形态和战略选择。本文分析了企业创新网络的产生背景、结构状况和发展趋势,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有效市场假说和企业多元化的经营动机,探求金融市场演变的不同形态及其有效程度。以及其对社会资源的分配功能的影响,揭示金融市场不同的有效程度与多元化企业经营的战略选择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企业经营多元化的问题和对策,具有突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能力的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速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进步又往往取决于企业的技术能力。我国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能力究竟如何呢?我们根据对300多家重点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所得到的技术经济数据,对这些企业的技术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测度与分析,并由此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通过系统创新和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突破传统信用制度,建立以零风险举报与奖励系统为核心的企业诚信承诺保障系统.该系统能有效地区分诚信企业和非诚信企业,实现"良币驱逐劣币",营造诚信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集群动力机制作为推动集群成长的根本动力,其主要功能就在于将集群的要素转化为显性的竞争优势,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是集群成长的标志。本文首先对企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述评,然后又考察了企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总结了这些研究对我国企业集群发展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