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密封材料——铜基石墨材料的摩擦磨损规律,采用销盘试验考察了铜基石墨材料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和磨损机理,探讨了速度、载荷、摩擦温升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润滑条件下不易形成铜基石墨转移膜,所以水润滑时的摩擦因数比干摩擦时的摩擦因数大;水润滑下,磨损机理为黏着和磨粒磨损,适当增加载荷、降低速度有利于降低铜基石墨材料的磨损率;干摩擦下,磨损机理为黏着磨损,适当降低载荷、提高速度有利于降低铜基石墨材料的磨损率。  相似文献   

2.
不同润滑状态下塑料合金轴承的摩擦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MPV-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简称UHMW-PE)塑料合金轴承分别在水润滑和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考察了载荷、速度、运行时间等对塑料合金轴承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系数用水润滑的小,干摩擦下的大;但磨损率用水润滑时大,干摩擦时小。对磨损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兼合金轴承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铝碳陶瓷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摩擦磨损实验机研究了铝碳陶瓷材料在干摩擦和固体润滑两种状态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两种摩擦状态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干摩擦及润滑状态下试样的滑动摩擦系数随载荷的增加而减少;并且润滑状态下滑动摩擦系数仅是干摩擦状态下滑动摩擦系数的1/2左右; 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铝碳陶瓷材料干摩擦状态下最大剪切应力大于最大正应力,试样表面容易发生由微断裂引起的磨粒磨损.固体润滑状态下的接触应力很小,这是因为固体润滑状态下主要发生的是固体润滑涂层材料之间的内摩擦.  相似文献   

4.
使用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铜箔在无润滑、水润滑、基础油和CFO润滑油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行为以及接触压力和铜箔厚度对摩擦副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润滑、水润滑、基础油和CFO润滑油介质下,接触压力为0.15MPa、转速为100r/min时,铜箔平均摩擦系数分别为0.572、0.457、0.274、0.205,基础油和CFO润滑油具有显著的润滑效果;摩擦系数随接触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磨损率随接触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磨损率在接触压力为0.3MPa附近存在明显的上升折点。  相似文献   

5.
脉冲电沉积Ni-W合金镀层的微观结构及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脉冲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Ni-W合金镀层,在微观形貌上与用直流电沉积方法得到的镀层进行比较.通过XRD研究了W在镀层中的含量以及对Ni-W合金镀层组织结构的影响;分析了该镀层在油润滑及干摩擦条件下摩擦系数随载荷与速度变化的情况,并与硬铬镀层进行比较.同时,探讨了在油润滑及干摩擦条件下Ni-W合金镀层的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Ni-W合金镀层在干摩擦条件下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6.
在室温、无润滑的条件下,利用销盘式摩擦磨损实验考察了SiC与不锈钢(1Cr18Ni9Ti)组成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特性,SiC在5 N和20 N载荷作用下磨损机制为脆性分层磨损.SiC随载荷增加摩擦系数减少,但磨损率随载荷增加而增加.结果表明,SiC与不锈钢对磨时,磨损率达10-4mm3/(N.m)-1数量级,属磨损剧烈,不适合组成摩擦副.  相似文献   

7.
γ射线辐照尼龙1010的磨擦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剂量为80kGy及120kGy的γ射线分别对尼龙1010进行辐照改性,以淬火45^#钢为环试样分别与辐照及未辐照的尼龙1010块试样组成摩擦副,在MM-200环-块磨擦试验机上评价它们在干摩擦、水润滑及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行为。用光学金相显微镜观察辐照及未辐照样品磨损后的表面形貌。研究结果发现:γ射线辐照提高了PA1010的干摩擦及油润滑耐磨性能,且辐照剂量越大,耐磨性越好。水润滑条件下,在10kg的低栽下,80kGy剂量辐照的样品耐磨性最好,而20kg的高载下,2个剂量辐照后的样品耐磨性都变差了。  相似文献   

8.
采用SRV-IV微动磨损试验机探究GCr15/TC4合金配副在空气介质和纯水环境中混合滑移状态下的微动磨损特性.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表征三维形貌、磨损体积、磨损表面形貌,结合摩擦系数曲线和微动图探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TC4合金在混合滑移状态下微动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混合状态下,摩擦系数曲线在3种介质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干摩擦条件下,25 ℃空气环境中摩擦系数较高而且波动程度较大,磨损体积最大,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和轻微的氧化磨损;300 ℃大气环境中,摩擦系数和波动程度最小,高温和摩擦热加速了磨粒的氧化形成第三体,揭示了TC4合金具有高温耐磨特性,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与干摩擦相比,水覆环境中摩擦系数、波动程度以及磨损率介于两者之间,水介质起到润滑和减摩作用,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9.
AZ91D镁合金的摩擦磨损行为及其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传统铸造和触变成形AZ91D镁合金在干摩擦往复运动条件下与GCr15钢对磨时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触变成形和传统铸造的平均摩擦系数都在0.26~0.36,前者比后者稍小.在较低载荷下,镁合金的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随着载荷的增大,磨损机制将完全以剥层磨损为主,甚至出现粘着磨损,并伴随向偶件材料表面的大量转移.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刷镀电压对镍镀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分别在不同刷镀电压下,采用快速镍刷镀方法在45~#钢表面制备工作层.在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以Cr12钢球为摩擦配副进行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试验,通过磨损失重、油液的光谱和铁谱分析、摩擦系数、磨损表面形貌研究了不同镍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刷镀电压下制备的镍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刷镀电压过低(8V)或过高(22V)时,镍镀层耐磨性能均下降;当刷镀电压为14V时,镍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最佳;镍镀层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11.
TiN涂层可显著提高零件寿命.研究TiN涂层的滑动磨损行为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表面进行TiN涂层后,Cr12MoV和LM1两种材料的磨损抗力大幅度提高;与TiN涂层试样相配对的40Cr试样的失重明显高于与没有涂层试样相配对的40Cr试样的失重;Cr12MoV和LM1两种材料及其经过TiN涂层后的磨损抗力相差不大.讨论了TiN涂层对基体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销-盘式热压Si3N4/3Cr2W8V钢摩擦副在室温干摩擦磨损条件下的的摩擦系数及Si3N4销的磨损系数.对陶瓷销的磨损面进行了SEM显微形貌观察、X射线分析;并探讨了陶瓷销的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Si3N4陶瓷的磨损以微区脆性断裂为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3.
边界润滑条件下磨损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 18Cr2Ni4WA钢 ,经渗碳淬火和冷处理后制成试样 ,然后在边界条件下与T10金属盘进行对磨实验 ,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磨损表面、显微形貌结构和边界润滑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硬度对钢蜗轮副材料磨损行为的影响,为研究钢蜗轮副合理的硬度配对提供试验依据。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使12Cr2Ni4低碳合金钢获得了5种不同硬度的试样,然后在无润滑,室温条件下,在SRVⅣ微动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硬度对12Cr2Ni4钢-18Cr2Ni4WA钢摩擦副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随着12Cr2Ni4钢硬度的增加,12Cr2Ni4钢的磨损体积减小,其偶件18Cr2Ni4WA钢的磨损体积增大,当12Cr2Ni4钢硬度位于HRC39-HRCAl之间时,摩擦副双方的磨损量相等;12Cr2Ni4钢的相对耐磨性和摩擦系数都随12Cr2Ni4钢硬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的相对耐磨性和摩擦系数的最大值均约为0.9。  相似文献   

15.
采用无压烧结和反应烧结两种方法制备氮化硅陶瓷,利用拴盘式摩擦实验机考察了氮化硅与GCr15球对磨的摩擦损特性,结果表明,虽然氮化硅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但磨损率较低,特别是在水和油等介质存在的条件下,氮化硅具有低摩擦和磨损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电阻炉中对一种高耐磨冷作模具钢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洛氏硬度测定和失重法耐磨性分析,研究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碳化物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980℃和1020℃淬火热处理工艺均能使试验钢获得良好的组织和较高的硬度,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80℃淬火+180℃×2次回火,最佳工艺下的试验模具钢比Cr12MoV模具钢磨损量减小两倍以上。  相似文献   

17.
化学镀Ni-P合金的化学腐蚀磨损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研究了化学镀Ni-P合金在无润滑磨损条件下的化学腐蚀磨损机理,探讨了化学镀Ni-P合金作为钻杆耐腐蚀磨损功能性镀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化学镀Ni-P合金在无润滑磨损条件下的磨损机理主要为剥层磨损,并们随少量磨粒磨损,在无泣滑磨损状态下,化学镀Ni-P合金不适合作为G105钢抵抗化学腐蚀磨损的功能性镀层。  相似文献   

18.
奥贝球铁的无润滑滑动磨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铜钼奥贝球铁在按触应力下与GCr15钢对磨时的无润滑滑动磨损。结果表明当载荷小于98N时,奥贝球铁比GCr15耐磨。磨损过程中的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是这种材料具有良好耐磨性的重要原因。观察到了轻微磨损向剧烈磨损的转化。轻微磨损的机制是氧化磨损与分层机制;而脱层与分层机制则为造成剧烈磨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耐磨涂层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瓷材料和自润滑材料具有良好的的摩擦磨损性能。本文对这两类涂层材料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 ,介绍了Al2 O3、Cr2 O3、TiO2 、TiN等常用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涂层材料研究和应用的最新发展 ,介绍了石墨基和MoS2 基、锡铅铜等软金属基以及氧化物和氟化物自润滑涂层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认为耐磨涂层材料研究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上述两种材料的复合应用上。  相似文献   

20.
高速重载齿轮常常工作在混合润滑状态,为了准确预测齿面的磨损程度,提出一种油润滑齿轮的磨损分析模型,使其能够在微观尺寸上对混合润滑齿面的磨损过程进行准确地描述.依据实测的齿面形貌特征生成非高斯粗糙面,将热-应力耦合分析结果作为混合润滑分析的工况条件和初始条件,研究一定工况下齿面的应力分布、润滑状态及磨损趋势,进而揭示了齿面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油润滑齿面磨损率受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粗糙峰的形状及分布方向会显著影响齿面的磨损程度;磨损率的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较为一致,表明混合润滑齿面的磨损预测方法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