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众所周知,液态水在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加热至100℃时就会沸腾,并转变为水蒸气。然而如果在压力锅之类的密闭容器中,水蒸气不能外泄的条件加热,那么容器内的压力就会增大,沸点也会相应  相似文献   

2.
一、水热爆炸现象 在地下高温水热系统中,上、下水体的温度差,较之中、低温水热系统更加扩大,由此而引起了较高的密度梯度,使系统本身处于积极而又不稳定的对流状态。到达近地表处,高温流体又为饱和温度的埋深位置、盖层结构特征等条件所制约,往往出现类型丰富多彩、动态变化多端、活动十分强烈的地表显示,它们可以是水热爆炸、间歇喷泉、喷汽孔、沸喷泉  相似文献   

3.
赵万志 《科技信息》2013,(11):421-421,430
煤层气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已经在世界各个范围内被成功开发利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之一,煤炭资源居世界前列,毋庸置疑我国的煤层气储量也是十分可观的。煤层气以游离状态、吸附状态和溶解状态赋存于煤层内,游离态与吸附态的煤层气,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当压力和温度变化时,彼此可以相互转化。当压力增加、温度降低时,一些处于游离状态的煤层气较多地变为吸附状态;反之相反。因此这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是一种多孔材料,水或空气可自由渗入混凝土,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抗渗性能是耐久性问题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多数研究集中在饱水混凝土的渗透系数和氯离子扩散系数方面,实际上建筑工程多数处于非饱水状态,混凝土水不饱和状态也是影响抗渗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多数研究对试件进行切片研究,费力费时,受试验方式方法环境等影响大,也不能做到实时、全寿命监测.该文通过施加水压,从混凝土表面渗入压力水到钢筋骨架附近,研究了非饱和状态下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传输监测装置,水分迁移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45%初始饱和度以下混凝土可以采用电阻法进行全寿命监测.低水平荷载下,既定深度处水分到达时点与荷载水平成反比.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一中学化学教材学生实验十“分子量的测定”,其原理是基于把CCl_4蒸气近似看成理想气体,并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CCl_4分子量:M=(WRT)/(PV) (1)式中W 为CCl_4试样的质量。CCl_4蒸汽要符合理想气体的行为,必要条件是温度不太低,压力不太高.因为CCl_4的沸点是76.8℃,在水的沸点温度下使之蒸发,已高出其沸点20多度。同时实验始终在敞口的条件下进行,与大气压相平衡,基本上符合温度不太低,压力不太高的条件。所以,教材所规定的方法原则上是可行的.但是,许多人按教材介绍的操作及计算方法所得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串级式控制对本厂原有的一步制粒机温度控制系统进行改造,通过试验证明了采用串级温度控制系统不仅解决了蒸汽温升滞后和温度冲高的问题,控制精度能保证在±1℃以内,而且其可操作性得到提高,现在只要给出物料对温度的要求,则可以按要求根据蒸汽压力,风量等条件,设定进、出风口温度,串级温度调节系统便可自行调节,如设定值不适合产品工艺要求,则可随时修改,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市场的高速发展,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升,从而导致车用锂电池在外部滥用条件下更易引发热失控,并且会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产生更大的破坏力。以不同荷电状态的某方形三元锂电池为研究对象,在密封环境下对其进行加热触发的热失控试验。通过对各试验组电芯失效时的温度、产气量及瞬间压力等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和比对,得知荷电状态的高低对锂电池热失控行为有显著影响。在荷电状态增大的情况下,锂电池的温度、产气量和瞬间压力等各项指标的热失控值均显著上升,说明电池失控造成的破坏性也随之增强。研究成果可以为该型三元锂电池在运输、存储过程中安全荷电状态阈值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种低温太阳能热发电循环系统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来生产电力同时也提供一定热能或热水的动力系统。该系统基于有机朗肯循环,采用低沸点工质作为循环工质。选用R245fa(五氟丙烷)为工质,针对该系统在理想循环与实际循环下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膨胀机进口压力、膨胀机进口温度和过热度等对系统性能产生影响的一些关键因素,并对循环系统中是否带回热器对性能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对设定输出功率为2 kW的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膨胀机进口温度(压力)越高,系统的循环效率越高,而过热度需要综合考虑设置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多孔介质是CO2地质埋存及CO2驱油过程中的常见载体,在地质埋存及驱油过程中CO2均处于超临界状态.采用一维径向扩散模型模拟超临界CO2在饱和水多孔介质中的扩散,在此模型基础上运用Fick扩散定律得到了超临界CO2在饱和水多孔介质中的扩散方程,结合室内扩散实验,求出扩散系数,并通过改变实验压力和温度研究二者对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在饱和水多孔介质中的扩散系数处于10-10m2·s-1数量级上.同时,超临界CO2在饱和水多孔介质中的扩散速率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在超临界区域附近受温度、压力等外界物理因素的影响尤为明显.研究结果可用于CO2地质埋存安全性评价及CO2驱油中传质性质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抽油机采油井的产量取决于油井产能和抽油泵排量两个方面。根据抽油机井采油供排协调原理,分析油层子系统向井底的供油能力和抽油机采油子系统排出能力之间的协调关系,建立了以保持恒定泵沉没压力为限定条件的供排协调冲次自动调节模型。采用油井工作状况实时监测数据,计算得到沉没压力。根据与设定沉没压力比较的差值大小调节电机供电频率,自动控制冲次,实现油井恒定泵沉没压力条件下的供排协调,从而使采油系统自动适应产能变化,使油井处于稳定生产状态。采用研究的技术能够实现稠油热采井、二氧化碳吞吐井等产能变化油井智能自动调参生产。该技术在油田现场进行了试验,对油井应用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介绍电饭煲温度控制系统特征,建立其数学模型,分析受控对象特点,指出了传统电饭煲在温度控制方面的不足;从营养学角度设计了电饭煲的期望升温曲线,并对电饭煲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在控制方法里引入了模型偏差补偿的思想,阐述了模型偏差补偿的算法原理和特点,并以电饭煲为被控对象进行了Matlab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误差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证明模型偏差补偿的方法在电饭煲温控系统中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Fuzzy控制技术,对电饭锅炊饭中的饭量、加热功率进行有效控制。文中研究了电饭锅Fuzzy控制的方法。选择8051单片机为主机组成了软硬件相结合的单片机Fuzzy系统,使炊饭过程按照最佳加热曲线进行。  相似文献   

13.
基于LM35的多点温度实时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温度检测系统,是用模拟温度传感器LM35将温度转化为电量,经电压跟随器,再由AD转换器TLC1543将电量转换成数字量.电路以LM35和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包括可以在掉电时保存数据不丢失而扩展的EEPROM24C04和液晶显示屏1602.系统精度高,结构简单,调试方便,报警值设定灵活.  相似文献   

14.
注空气驱油室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室内注空气动态驱油实验 ,模拟了原油在不同温度、不同注入压差等条件下的低温氧化过程 ,检测和分析了采出气体的含氧量变化 ,进一步研究了空气驱低温氧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在同一温度下 ,随着注入压差的增大 ,气体突破时间缩短 ,突破驱油效率及含氧量降低 ;在注入压差一定时 ,随着温度的升高 ,气体突破驱油效率增加 ,含氧量降低 ,低压差下气体突破时间延长 ,高压差下气体突破时间缩短。在低压差、高温油层中采用空气驱油 ,产出气体可控制在安全极限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智能电饭煲显控界面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智能电饭煲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选取可用性评价技术对智能电饭煲显控界面进行研究, 并根据消费者以及智能电饭煲自身的特点, 建立了智能电饭煲显控界面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该指标体系, 运用G1 法确定了全部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为智能电饭煲显控界面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并为日后智能电饭煲显控界面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制了一种采用8031单片机的低温测控系统。AD590将温度信号变为电信号,0804将这一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处理,最后送出,以显示检测的温度、控制电加热器。测控温度大于室温小于一百度,在这一温度范围内测控的温度值可任意设定,如果没有给定将要测控的温度,本系统将予以提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3段分时炉温跟踪模糊控制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一种模糊控制简便算法。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养护有多种,工频涡流是一种适用于北方冬季浇筑混凝土的加热养护,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利用钢模板及必要的电热管使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模板加热来养护混凝土,其优点是温度可控,降低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用模糊控制思想对PID参数进行实时整定方法进行水温控制的单片机系统,介绍了PID参数模糊整定的方法和系统软、硬件的构成.此系统对电炉加热的实验装置进行控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利用电弧炉烟气余热预热废钢,以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为平台,建立废钢预热过程三维非稳态随机分布局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不同种类废钢预热温度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废钢预热温度随预热时间的增加明显升高,且废钢厚度显著影响预热温度,相同预热条件下,轻薄型废钢的平均温度在1 600 K左右,中型废钢在1 000 K左右,重型废钢在700 K左右;增大比表面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各类型废钢的预热温度,考虑到废钢在预热过程熔化对出钢质量的影响,底层废钢比表面积控制在1.5 m2/m3以下,重型废钢比表面积控制在0.25 m2/m3以上;高温烟气会优先通过空隙率大、通畅性好的区域,密集堆积的板状废钢会阻碍烟气流动,导致该区域预热温度降低。因此,在生产中可相对减少重型废钢的配料比例,多采用中型废钢。研究结果可为使用废钢预热技术的厂家提供预热分析数据,为改进电弧炉炼钢预热工艺、实现工业废钢的高效冶炼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