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一些PLC控制系统中,当被控设备及参数比较多时,一台PLC往往不能满足需求。为了阐明两台PLC控制系统设计问题,设计了基于两台PLC的锅炉温度与水箱液位控制系统。一台PLC作为主站,控制锅炉温度,另一台PLC作为从站,控制水箱液位。主从站之间通过DP总线传输数据,主站与上位机之间通过MPI进行通讯。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可以通过上位机实现锅炉温度与液位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超声清洗自动线清洗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方法,着重讨论了超声发生器及换能器参数的确定、清洗液温度的控制、液位的控制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实验装置与现代工业化装置更为接近,让学生能了解更多的化工自动化和仪表测控技术,根据现有精馏实验装置实际情况,研制开发了具有先进的信号传感器和人工智能仪表,计算机在线采集和控制功能的DCS控制系统。在操作站软件界面,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本实验的工艺流程,对回流比大小、采出时间、釜残液排出液位进行设定,还可以在相对应部件位置实时观察实验过程当中流量、温度、塔釜压强、塔釜液位的变化。现此装置已应用于实验教学,测量过程中所得相关参数的稳定性、精确度都明显得到了提高,实验过程更稳定、易控。  相似文献   

4.
物理化学实验中温度测控的教学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典型温度测量及控制方法,通过温度测量及控制方法的原理分析、工程应用中温度测量和控制方案制订与实施,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实践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现代企业现场管理及过程控制思想的介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5.
针对飞机发动机喷嘴流量检测问题.在模拟燃油进入喷嘴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多喷嘴流量试验器,通过收集各个喷嘴燃油并测量液位的方式来计算各个喷嘴的流量;采用S7-300为系统控制核心,使用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测量液位,该方法测量简单、精确;在控制燃油温度上,提出了PID与前馈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算法,实现温度的准确控制;系统还配置了计算机和触摸屏,可以在控制室或实验现场进行控制和监测.  相似文献   

6.
郭东  叶继英 《科技信息》2010,(9):120-121
随着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过程控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换热器出口温度和大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为研究目标,在MCGS组态软件的环境下,采用串级控制,并对PID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系统通过远程输入输出模块进行计算机换热器出口温度和大水箱液住串级控制,达到控制温度和液位的目的,并从理论分析和实验操作两方面进行了控制优化策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模糊自寻优PID在中药生产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药生产的自动控制系统中 ,需要控制的参数为温度、压力、液位、流量以及开关等。其中温度的控制对中药的生产尤其重要 ,为达到厂家的要求 ,采用模糊参数自寻优 PID控制技术应用在温度的控制之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普光气田污水缓冲罐撬配电系统及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PID智能调节、继电控制实现了污水缓冲罐温度、液位等工艺参数的自整定,满足了工艺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原设备存在的低位槽溢油现象和明胶温度控制系统超调现象,重点改进和设计了液位和胶温控制系统,将模糊控制引入胶温控制,在MATLAB仿真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软件和硬件实现;采用SMC压力传感器取代了浮球液位控制,通过PLC模拟量的AD(Analog-Digital)模组采集数据,并经逻辑运算后对液位实施控制;同时完善了人机界面的一些画面的功能及报警功能,提供更强大的帮助功能和一些历史数据如历史趋势图等的信息保存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杨芳  马中秋 《科技信息》2007,(35):290-291
随着现代电子控制技术高速发展,液位是一种最基本的环境参数。本文介绍了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以89S52单片机作为控制内核,采用时间稳定性好,精度和分辨率高的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运用模糊控制算法设计液位装置实现如下要求:通过键盘设定所需液面高度;显示当前液位高度和设定液位高度。经实验研究表明,该设计方案合理,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系统设计以温度传感器DS18B20[3]、电桥测重传感器和MC9S12XS128最小系统[2]为核心[1],使用220V AC电源加热水壶中的水。本设计具有温度测量功能、液位测量功能,可显示温度和液位数值。测温分辨误差不大于0.5℃,液位测量误差不大于5mm。具有液位上限、下限报警功能,可以设置报警点,液位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时,发出声音报警并禁止加热。具有分段程序控制功能,可分段设置控温值和保温时间,升温速度不小于10℃·min-1,控温误差不大于0.5℃。  相似文献   

12.
针对存在大滞后、时变、非线性特点的液位控制系统在工况大范围变化时传统控制算法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利用模糊控制结合遗传算法的空间寻优能力,对隶属度函数的参数和模糊控制规则的后件进行综合编码优化,利用进化原理寻优来获得最佳的参数进行模糊系统自动设计的方法建立三容水箱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在此模型上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工业生产中,很多地方需要对容器储存溶液的液位进行控制,而在往容器内注入液体时,由于容器的密封性与不透明性,造成操作者无法观察到容器内液体是否注满;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液体介质注满度检测装置控制系统,可在不改动原容器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在管道连接部加装注满度检测装置,实现非接触式测量与控制,易于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系统采用无线通讯技术,可对区域范围内多个分散容器注满度进行集中监控。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传统恒温控制在工农业应用中自动化程度低、精准度不高以及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新型模糊 PID( 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 控制理论的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应用 STM32 芯片对温度量进行采集和实时控制,使用矩阵键盘和液晶屏作为人机交互设备,引入新型模糊 PID 控制算法,构建新型模糊PID 控制器,通过迭代算法整定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值,得到加热控制量,控制器根据该控制量按对应的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高电平占空比输出电流量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加热。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快速采集系统温度并进行实时控制,将系统温度稳定在预期温度,系统理论绝对误差为 0. 1 ℃ ,实际测量误差为0. 5 ℃ 。系统较好地实现了温度自动检测与控制,解决了自动化程度低、精准度不高以及稳定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无法直接进行充电的问题,以液冷动力电池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动力电池充放电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动力电池的低温加热和保温需求,构建了液冷动力电池包低温加热和保温系统,设计了动力电池的充电和加热流程.根据传热学原理,结合动力电池生热计算理论公式,建立了动力电池的生热仿真计算模型,利用仿真计算工作来模拟分析动力电池低温加热系统的加热效果.通过在NEDC循环工况下的仿真和试验,验证了液冷结构动力电池包低温加热系统很好地满足了动力电池包低温环境下的加热和保温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6.
油砂SAGD过程实施蒸汽捕集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在生产井上方形成一定高度的汽液界面,预防蒸汽突破的发生,提高热量利用效率。然而,现场操作中汽液界面位置并不能直接监测,只能通过监测注采井间温度差(subcool)进行间接估测。为了准确预测蒸汽腔汽液界面运移位置,将蒸汽腔内液池垂向剖面形状简化为“扇形”,根据流体渗流理论建立了汽液界面高度随subcool、注采压差和产液速度变化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证实其可靠性,并分析其运移规律。该模型结合动态监测资料和生产动态数据实现了汽液界面运移位置快速预测,可为现场技术人员准确判断汽液界面运移位置提供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理论,在经典PID控制结构中加入Fuzzy自调整结构,对集中供暖系统室温的控制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改善室温的自动控制,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该监控系统以计算机技术、智能仪器仪表技术、传感器技术、现代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相结合,对集中供暖温度监控系统的现场监控软、硬件,及监控中心进行了设计和研究。使该系统实现了远程通讯控制,便于管理,调节直观,可以自动调节室温使其更加舒适,同时提高用户的节能意识,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现代电弧炉冶炼周期综合控制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分析40年来国内外现代电弧炉炼钢技术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现代电弧炉炼钢技术是围绕缩短冶炼周期以满足高效连铸节奏要求这一核心发展起来的,提出了现代电弧炉冶炼周期的综合控制理论.简要地介绍了这一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开发的包括电炉加铁水冶炼等一系列高效化电弧炉炼钢技术和在中国电炉钢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这一理论指导和推动了钢铁冶金及我国电炉钢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发生,实现“零伤亡”的重要保证。提出一个新的安全管理概念——安全管理界壳,并运用安全管理界壳分析事故(危害)防御活动的不足,指明加强安全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是构筑持续安全之盾——安全界壳的必由之路。有助于深化对事故防御与安全管理的理解,有助于推动企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提高现代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分类器的精馏塔温度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精馏塔温度控制中所遇到的参数耦合严重、非线性高、数学模型难以建立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分类器的控制方案,以精馏塔温度、流量、液位作为输入,导热油阀门开度作为输出,通过对人工操作的自适应学习和模糊化处理,实现对精馏塔温度的智能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模仿人工操作,智能学习的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