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H2S应力腐蚀用钢30CrMoVTiAl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型抗H2S应力腐蚀用钢30CrMoVTiAl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0CrMoVTiAl是力学性能良好的抗H2S应力腐蚀用钢,为充分发挥钢中各元素在抗H2S应力腐蚀和强度方面的作用,适宜的热处理制度为900℃淬火+700℃回火。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淬火+中温回火和淬火+高温回火及其激光表面熔化处理的42CrMo钢的显微组织和旋转弯曲疲劳强度.结果表明,42CrMo钢经淬火+中温回火和淬火+高温回火后分别获得回火托氏体和回火索氏体.再经激光熔化处理后,表层为熔凝层,其组织为树枝(M+A′)+树枝间(M+A′+M3C),A′的体积百分数为19.6%;次表层为固态相变层,其组织为M+A′,在近熔凝层处A′的体积百分数高达35.4%.淬火+中温回火42CrMo钢的疲劳强度σ-1、σ-1n均高于淬火+高温回火42CrMo钢.对缺口进行激光熔化处理可以提高σ-1n和降低缺口敏感度q,疲劳裂纹源移至次表面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结果表明:35CrMo钢在亚温淬火温度高于790℃(即钢中残留的铁素体量低于11.2%),并经高温回火后,它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常温冲击韧性都有明显的提高,钢的氢脆敏感性也得到改善.初步认为亚温淬火细化了晶粒和组织是各项性能获得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淬火和回火温度对6Cr18Mo和9Cr18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最后确定了性能可满足泵阀服役条件要求的热处理工艺。上述工作为用9Cr18Mo和6Cr18Mo代替GCr15和20CrMo制造抽油泵泵阀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0Cr_(13)Ni_5Mo,0Cr_(16)Ni_5Mo和20SiMn、三种材料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在转盘试验机上进行了含沙量高达60kg/m ̄3的5种不同含沙量下磨损与磨蚀的试验研究。得到了0Cr_(13)Ni_5Mo采用1030℃淬火,470℃一次回火的较佳工艺。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淬火和回火温度对6Cr18Mo(440A)和9Cr18Mo(440C)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最后确定了性能可满足泵阀服役条件要求的热处理工艺.上述工作为用9Cr18Mo和6Cr18Mo代替GCr15和20CrMo制造抽油泵泵阀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微观组织对70Cr3Mo钢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金相、SEM、TEM、XRD等手段,研究了钢不同热处理条件下70Cr3Mo的组织对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0Cr3Mo钢直接淬火+回火条件下以孪晶马氏 主的组织的接触疲劳性能高于等温淬火+回火条件下贝氏体的接触强度。  相似文献   

8.
冷轧辊辊径中频淬火裂纹的防止措施齐齐哈尔钢厂采取如下措施,有效的防止了86CrMoV7冷轧辊辊径中频淬火裂纹:(l)提高预备热处理质量。调质后获得良好而均匀的回火索氏体,有利于减少中频淬火时的应力,减少淬火开裂倾向;(2)辊径淬火前预热。针对北方冬季...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W9Mo3Cr4N和50CrVA钢制成的双金属机用锯条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双金属机用锯条采用低高温回火比常规回火具有更优良的性能。其主要原因是,采用低温回火主要析出ε及M3C型碳化物,使马氏体中合金子数与碳原子数的比值升高,从而有利于高温回火时M2C型碳化物弥散均匀析出。  相似文献   

10.
对20CrMnTi及45钢试棒进行车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正火状态下粗车,20CrMnTi钢表面粗糙度较大,.在精车时,明显减小;45及20CrMnTi钢分别在淬火+中温回火及淬火+低温国火的状态下精车,由于鳞刺明显减少,二者表面粗糙度均显著降低。45钢减少鳞刺,降低粗糙度,主要在于提高强度,20CrMnTi则是板条马氏体结构及性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滑动速度、硬度匹配对4Cr9Si2-中CuCrMo摩擦副在300~500℃环境温度下磨损的影响滑动速度对磨损的影响与温度有关不同温度下摩擦副的硬度匹配有一最佳值,即中CuCrMo硬度略低于4Cr9Si2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30CrMnSiA钢在淬火,淬火加低温回火状态下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30CrMnSiA钢在淬火及淬火加低温回火状态下的显微组织为析以条马氏体,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其应用价值远远超过常规热处理规定的淬火加高温回火状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30CrMnSiA钢在淬火、淬火加低温回火状态下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30CrMnSiA钢在淬火及淬火加低温回火状态下的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其应用价值远远超过常规热处理规定的淬火加高温回火状态。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5CrMnMo热模钢900℃强韧化处理时加热保温时间对机械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5CrMnMo热模钢900℃加热保温60min左右淬火组件针状马氏体和板条束中的孪晶区明显减少,当其在520℃下回火3h时可获得最佳的综合机械性能,这不但超过传统工艺而且优于复合等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冷变形对2Cr19Ni9Mo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态的2Cr19Ni9Mo钢经冷变形后会发生γ→ε→α'或γ→α'的应变诱发相变。随形变量的增加,α'马氏体含量呈指数关系增加,钢的强度、硬度以较大幅度呈线性关系增加。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了含0.52%C,2.8%Cr,1.5%Mo,0.5%V的中碳铸造空冷贝氏体钢,尺寸从100mm×200mm×120mm铸锭到10mm×10mm×55mm冲击试样,空冷后都能获得以贝氏体为主的组织,其最佳热处理工艺为加热1050℃,保温40min,空冷淬火,再200℃回火2h,然后空冷,其冲击值可达29.15J/cm2,弯曲强度可达1181.8MPa,洛氏硬度达59.2。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CrMnMo钢渗碳硬化层的组织结构,层内残余应力和硬度的分布以及渗碳硬化试棒的扭转性能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经综合分析总结出20CrMnMo钢的渗碳硬化层具有下列几个特点,即:(1)渗碳层中基本组织的主体是枣核马氏体,枣核马氏体基体由表及里一直可延伸到含碳量为0.5%的层深部位(即有效层深,HV550处)。(2)表面碳势为1.1%C的渗碳梗化层内,临近外表面部位的枣核马氏体中会出理显微裂纹  相似文献   

18.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2.8%Ni-Mo-V钢组织遗传与晶粒细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650℃回火和770℃退火可使该钢的粗大奥氏体晶粒细化,淬火回火后获得较高的冲击值  相似文献   

19.
综合应用 SEM, WDS, SAM及 XPS等技术逐一分析了不同润滑状态下Mo/Cr2O3摩擦日表面膜的结构:观测到润滑状态转化和试件表面反应膜化学结构之间的对应联系;揭示了边界润滑状态下试件表面上形成了含有石墨和 MoS2的混合团体润滑膜,这是Mo/Cr2O3体系高温下具有良好摩擦特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利用热模拟“阶冷”和等温脆化等试验方法,对9Cr-1Mo钢炉管焊接接头粗晶区的回火脆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SR自理时,9Cr-1Mo钢炉管焊接接头粗晶区对回火脆敏感,其敏感温度范围为450-550℃,但当炉管在高温下长期工作时对回火脆性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