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莫言在创作中非常重视对"身体"的描述,本文以其代表作《蛙》为例,探讨莫言创作中的身体美学。在《蛙》中,有关于"身体"的信号、权力对身体的"规训"以及权力对"身体"的异化,使莫言的作品更加深刻,触动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14,(4):34-37
莫言的小说多依托"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然而在不同的作品中,这片沉默而厚重的土地上不仅上演着不同的故事,也被莫言寄予了不尽相同的精神内蕴。从莫言的《红高粱》和《生死疲劳》这两部相隔二十多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叙事风格的转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生死疲劳》从"精神家园"到"现实家园"的转变绝不是一种"下降"或"倒退",而是他作为老百姓的写作立场的又一实质性的大步前进,也是他始终保持人文知识分子精神品格的例证。  相似文献   

3.
《活着》是先锋小说家余华在创作转型后的一部重要作品。全书叙述了主人公福贵的一生遭际,饱含生命的哲理。本文拟从生存论的角度来分析其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4.
余华《兄弟》既不同于先锋时期的冷漠暴力叙事,又不同于其后《活着》等作品的温情的诉说,而是以一种有意识的历史判断展现了不同于以往作品的新面目。作品通过两个时代互文性的描写,展现人们对"欲望"态度的历史变迁,探讨尊严寻求与消解的历史演绎过程及其原因,同时进一步对文化进行历史反思。  相似文献   

5.
曾经在幼年代后期被称为先锋派作家的余华,90年代又推出两部重头作品《活着》(1992年《收获》第6期)和《许之观卖血记》(1995年《收获》第6期).这两部作品与余华的先锋小说一样,仍然是在密集而刺目地铺陈人间的苦难,然而这种苦难与先锋小说中的苦难精神指归与形式意义已经完全不同,我们阅读时所受到的震撼也不一样.可以说,这两部作品已经脱离了“先锋”的轨道.余华1989年在《上海文论》上发表过一篇谈创作的文章《虚伪的作品》,这篇具有宣言倾向的写作理论与作者在80年代的写作行为紧密相关.余华在其先锋小说《一九八六年人《…  相似文献   

6.
魏岚 《科技信息》2008,(8):145-145
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小说《兄弟》是一部颇惹争议的作品,其中有诸多的细节描写非常精彩,人物塑造也很有代表性,既幽默又不乏现实性。  相似文献   

7.
《潍坊学院学报》2016,(1):23-24
<正>1980年代中期以来,围绕莫言及其作品的研究一直是当代文学研究的重镇。2012年10月,伴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围绕莫言及其作品研究的论著更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从1980年代中期直至当下,在30余年来的数以万计的莫言研究论著中,关于莫言的文革叙事方面的研究论著则屈指可数。就目前中国知网和读秀学术搜索所见,涉及莫言文革叙事或书写为题的论文仅有4篇。这4篇论文分别是许子东的《"文革故事"与"后文革故事"——关于莫  相似文献   

8.
《半亩方塘》是一部充满莫言元素的散文、文学评论集,通过回忆作者与莫言的交往、对话,以及对莫言经典作品的赏读和品鉴,以比较文学的世界性眼光,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评析了莫言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学精神,诠释了莫言对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独特理解。字里行间蕴涵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意、深切的人文关怀、独特的批评视角以及醇厚的美学意味。  相似文献   

9.
莫言的<檀香刑>和李洱的<花腔>各自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对英雄的本真状态和知识分子的境遇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阐释,在对历史题材的重新讲述中,追寻出历史的复杂与荒诞.这两部作品的出现其实也是文坛对于理性思考、叙事技巧和英雄人物的呼唤所致.由于莫言和李洱的写作方式和关注重心各有侧重,也使得这两部作品的联系与对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余华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他发表了一系列极具形式感的小说。到九十年代,随着他对小说艺术和人类生命本真探索的拓展其创作出现了转型。《呼喊与细雨》就是余华小说创作转型期的代表性作品,本文试图从余华对叙事艺术的探索和对人类生命本真的追寻的融合上来论述这部长篇小说,阐明余华在“反叛”前期小说只注重形式实验而不注重作品精神内涵的缺陷,从而重建了他的先锋性。  相似文献   

11.
俞平伯的词史观主要集中反映在《〈唐宋词选〉前言》一文中,他认为词发端于民间,是诗进化的结果;词有两条发展道路,分别是以《花间》为代表的“获深”和以苏、辛为代表的“广深”,后者更接近词的本色,为词之正宗。他接受并扩充了黄侃、胡适及王国维的词史观,同时在俞樾、俞陛云的影响下幔取了传统词学理论的精华。他的三本词体鉴赏专著是其词史观的重要实证和阐释。  相似文献   

12.
无数个体的生命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和现实。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和余华的《活着》都真实地表现了人生的苦难,而两个民族对苦难的承载却呈现出迥异的生存方式和不同的文化样态,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命哲学意蕴,对现实人生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化学分原》是传入中国的第一本分析化学译著,其中的一些化学名词术语与现今译名已具有相似的或甚至完全相同的表述形式.通过对《化学分原》英文底本、中译本、化学语汇、现今化学名词词典中化学名词术语的比较分析,研究了这些化学名词术语在这一时期的演变规律.有一些化学名词术语沿用了当时的原始译法,但化学名词术语的确定主要参考和借鉴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文中的汉字译名.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家莫言和美籍作家赛珍珠同为以描写中国题材见长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与赛珍珠的小说《大地》在题材、人物、主题、形式等方面双水分流,各尽其妙。两位作家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方面都做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山海经》不仅是汉民族唯一的一部神话总集,同时也是巴蜀文化圈的结晶与象征。本文通过对华夏渊源的深入研究,再佐以文献、考古资料,才考证了华胥氏在今四川省阆中市(古俞水)建立国家(部落),并在此生下了伏羲氏,然后迁往甘肃天水。大禹出生于今四川省北川县(古广柔县),治水事迹主要在蜀地,后来,因治水有功,继承了舜帝的地位,成为中原地区部落首领。华夏之名称,由华胥氏之“华”和夏禹氏之“夏”构成的,因此,巴蜀文化圈亦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严羽《沧浪诗话》中提出的"以禅喻诗"一说,学者们多有阐释和评说,但由于不能区分"悟"多方面的意思,导致论述的混乱和片面。严羽提出的"以禅喻诗"实际包含三重内涵:鉴赏之"悟"、诗法之悟、作诗时的特殊思维方式——"妙悟"。  相似文献   

17.
粉碎“四人帮”后,华国锋等扯起“两个凡是”的大旗,维护“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在1975年整顿中因否定“文化大革命”而被第三次打倒的邓小平复出后,支持真理标准的讨论,反对“两个凡是”,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邓小平带领人民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的过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前一阶段包括三小段,后一阶段包括两小段.在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同时,党和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针对“文化大革命”弊端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新政策,邓小平将其概括为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探索中,邓小平得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结论.自此,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开拓前行.  相似文献   

18.
余华深以取法西方现代文学为荣,至于与其有着整体相似性的鲁迅,他一直讳忌莫深。余华的"鲁迅论"始终重叠在几篇小说的技巧之上,并未涉及两人之间的关系。究其原因:一是广泛师法西方文学的迫切性与直接性所致;二是余华与鲁迅有着相异的创作诉求;三是余华面临着"两个鲁迅"的阅读。隐言与鲁迅的承继关系,既是影响的焦虑,也说明了余华尚未超越技术写作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严羽针对当时受理学浸染和江西诗派影响的诗学现状,充分吸取传统话语资源,兼容并蓄,把已有的"识"、"参"、"悟"等范畴纳入其严密的诗学体系中去,将零散的、片段式的观点串联成一个互文的有机体系,赋予其辨证色彩,在"突围"中求"新变",体现了继承传统和独特创新的统一。同时,他的艺术理想同宋代诗风及文化氛围格格不入,与时代的错位注定其孤军奋战,也塑造着他成为批评史上的理论斗士。严羽诗学的悲剧意蕴折射出其理论的超前性和思想的跨时代性。  相似文献   

20.
“兴趣”说是严羽诗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影响深远,后人对此的研究颇为丰富,主要可以分为对“兴趣”说的定义界定和研究角度两个方面。通过对现有研究资料的归纳和分析可知,“兴趣”说实际包含着诗歌本体、诗歌创作、文本构成、阅读接受、批评鉴赏五个层面的独特美学意蕴。因此,我们对“兴趣”说内涵的理解不能停留于静态和单一的认识上,而应该在一个动态和深层中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