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明 《广东科技》2013,(22):140-141,124
介绍了娘拥水电站调压井上室塌方处理过程中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期间,采用变形段加固处理、级配骨料回填并注浆胶结、泵送混凝土浇筑、喷混凝土封闭、回填及固结灌浆等措施,顺利完成了塌方处理,确保调压井后续施工的安全。值得类似工程实施塌方处理施工时借鉴。  相似文献   

2.
浅析桥头跳车原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桥头跳车的原因,并从原地基处理、路基处理、施工工序合理安排、桥头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桥头跳车的治理方案,并指出在这些方案中,桥(涵)台背的回填质量又是治理桥涵与路基过渡段跳车通病的关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选择回填材料。控制回填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梁永益 《科技资讯》2006,(19):72-72
在平原地区公路施工时,在桥台位置往往需留出30米左右的作业面,该作业面待桥梁完工后才进行路基填筑施工,最后进行台背回填施工,则总体工期较长。本文就桥梁台背回填与路基填筑同步作业的施工方案进行了介绍,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某疏散机动干道地下人防洞室处置工程为依托,调查洞室现状,归纳病害类型,探讨内在成因,评价洞室安全,提出处置对策、回填方法及相应施工流程.研究指出地下人防洞室病害包含五种类型:底鼓、偏帮、渗漏、悬脚和垮塌;在安全评价基础上,提出地道废弃回填处置对策;结合地表建筑环境复杂程度,提出不同回填施工技术建议:具备地表开孔条件的地道单元采用地面开孔回填施工方法;不具备地表开孔条件的地道单元则采用地下泵送回填施工技术.研究成果以期为人防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也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建筑施工中,土石方回填工作是保证基础的牢固性和保护基础周边环境相对稳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如果土石方回填工作得不到重视,或者采用了大量废弃的建筑垃圾充当回填材料,就势必会造成回填垫层的不均匀沉降,直至在基础周边出现塌陷,最终造成建筑物倾斜而导致裂缝产生.为了确保基坑回填施工能充分满足基础工程的防护要求,在施工中务必重视土石方回填工程的施工工艺与施工质量.本论述结合金羊镇窑沟村小康安居(一期、二期)土石方回填工程,介绍了运用分层碾压技术增加土体的密实度,从而有效提高地基土层承载能力的有效做法,并通过具体的施工经验,分析了大面积大厚度回填土施工技术的施工要领.  相似文献   

6.
宁德核电厂场地回填是在清除海底淤泥的基础上,采用开山石回填水下部分,采用土夹石回填水上部分。回填分为东、西两个区域。为了保证回填场地能作为BOP区办公楼等建、构筑物的地基使用,对东、西两个区域的回填场地采用分两层回填,第一层回填至+5m标高,第二层回填至+9m标高,每层回填完毕都分别做强夯处理。介绍强夯法在宁德核电厂场平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包括强夯设计、施工方法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7.
台背回填质量历来是公路建设中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以后营运期间汽车行驶的舒适度、安全度,而桥头跳车便是其施工质量优劣的缺陷代表。因此,确保台背回填质量便成为消除桥头跳车的一剂良药,结合国内现阶段公路工程施工经验,对确保台背回填质量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8.
从桥涵台背回填的施工准备、台背回填技术要求、施工工艺、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控制台背回填8%灰土施工质量,避免桥头跳车质量通病的发生,为以后的高等级公路施工提供了良好经验。  相似文献   

9.
吴宏恩 《科技资讯》2006,(4):248-249
介绍安徽省101.303省道宿州市过境公路改建工程中,级配碎石砂材料回填桥涵台背时采用水冲级配碎石砂(水密法)的施工方法,重点对施工前的准备、台背回填范围、施工工艺和成品检测等进行了介绍。该施工方法工艺简单、实用性强,能有效减少结构物台背路基的沉降,避免桥台跳车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是高等级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之一。结构物台背回填质量问题是造成桥头跳车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施工中保证结构物台背回填质量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结合合安高速路基施工实践,阐述台背回填的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控制、补救台背回填的质量缺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就河曲县近年来海红果树锈病发生的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浅谈600MW机组计算机辅助电缆敷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河曲发电厂一期工程2×600MW发电机组计算机辅助电缆敷设为例,介绍了计算机辅助电缆敷设在大型电厂应用的灵活性及技巧性。  相似文献   

13.
山西河曲民歌《走西口》道出了一对新婚夫妇生离死别的悲苦与近代山西人出外谋生的艰辛,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原因.走西口是对命运的挑战,是对新环境的开拓.走西口固然艰辛,可是勤劳智慧的人们走出了一片新天地,正是他们开启了“海内最富”的辉煌时代.走西口这一自发行为深刻地改变了山西与蒙古地区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神华河曲煤矸石发电工程项目厂址建设期与运行期对区域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以及紫房庙沟贮灰场贮灰后对周边区域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山西河曲发电厂一期工程调度自动化设计范围、设计过程、技术突破及效益,提出了在工程中选用运行稳定、精度高、维护调试方便的产品,使远动信息更加丰富并减少设备的重复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河曲发电厂HVAC自控系统的设计方法,阐述了热交换系统、制冷系统、空调机组系统、通风系统的监控功能和原理及系统集成方法,并简述了直接数字式控制系统(DDC)在电厂HVAC自控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山西忻州神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对原山西河曲大桥沟煤业有限公司进行兼并重组的可行性,得出结论:该矿矿井煤炭储量丰富,地质构造简单,资源赋存条件好,外部协作条件配套,开采技术条件较好,煤质优良,项目具有建设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砖窑沟流域的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及分布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记述,并就植被利用、改造和开发问题提出了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二叠纪陆相地层中的植物化石丰富,共现28属48种,本文对其中的8属9种作了详细的描述了讨论,当前材料不仅大大丰富了塔北二叠纪植物群的内容,对塔北二叠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为塔北二叠纪植物地理区系和古板块位置的研究提供了新论证。  相似文献   

20.
2002年8月云南低温冷害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2年8月云南省的滇中及以北以东地区出现了一次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危害较为严重的低温冷害天气,初步分析发现,这是1974年以来全省8月降温幅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低温冷害天气,它是发生在一个暖背景下的一次异常事件;其前期1~7月北半球10hPa和50hPa高度场均更相似于云南8月典型高温年的高度场,为预测增加了难度.在这次低温冷害天气期间,中高层(20hPa,50hPa)的中高纬度为明显的经向环流,云南位于槽后脊前,为明显的偏北气流控制;在低层(70hPa)云南省为偏南气流控制,中高层与低层形成明显的风切变,这种配置为低温阴雨天气提供有利的动力和水汽条件.同时北方冷空气的维持和不断的补充是2002年8月低温冷害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