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还乡》的悲剧艺术魅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还乡》是托马斯·哈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性作品。作者以一种凝重,忧郁而惆怅的笔调,描写了爱敦荒原上的“现代人”与亘古不变的荒原的激烈碰撞,演绎了一幕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生悲剧,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运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 ,从分析《圣经》人物原型在哈代代表作《无名的裘德》中的  运用入手 ,来解析哈代的教育观、婚姻观和宗教观。  相似文献   

3.
哈代的《还乡》呈现出与存在主义作品一脉相承的特点:世界的荒谬、人的异化与疏离、个人意志与自主选择的重要等。腹背受敌的男女主人公,被外界环境和内在缺陷所困,虽做出种种努力,但终究无法逃离命运的安排。通过描写艾顿荒原上的一出爱情悲剧,哈代不但审视了当时英国农村的落后,而且流露出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4.
从伦理角度看,哈代《还乡》中主要人物悲剧的根源在于人物处理家庭伦理关系时对伦理原则的违背所导致的矛盾。姚伯太太在处理家庭关系时违背了代际伦理原则,束缚了儿子克林与侄女朵荪的自由意志,不仅导致了她与克林之间的亲情悲剧,而且对克林的婚姻悲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使朵荪成为一桩悲剧婚姻的无辜受害者。游苔莎与韦狄在处理各自的家庭关系时则置婚恋伦理于不顾,双双招致了殒命之灾,从而导致了各自夫妻关系的解体,给两个家庭造成了悲剧。  相似文献   

5.
指出《还乡》反映了哈代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论述小说中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人的性格和自然的特征相融合,和生态整体观的思想不谋而合;人和自然的相互交流蕴涵了了生态批评的主体间性思想;颂扬人的简单生活方式体现了生态批评的简单生活观。  相似文献   

6.
浅论《高祖还乡》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祖还乡》是元代散曲作家睢景臣的一套散曲,这套散曲以一个乡民的心思和口吻对封建皇帝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表现了劳动人民对封建统治的无比憎恶和极度鄙弃。这样的主题思想在历代学作品中较为少见,表现了尖锐的针对性和独特的深刻性。怎样理解它的主题,如何具体分辨历来的争议,本逐步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王蓓 《科技信息》2010,(26):I0149-I0149
《圣经》是清教主义思想的根源与基础,在霍桑小说《红字》中,他大量移植《圣经》中的人物和情节原型来表达自己的宗教观,揭示人类心灵的秘密,从而获得一种美学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通过对《魔戒》的叙事方式、情节、主人公的分析,追述小说中隐藏的圣经人物原型,为小说的角色和内容试提供新的解读途径,从而揭示了小说体现的宗教标准。  相似文献   

9.
赛珍珠是在中国成长起来的美国女作家,其父母是在华的美国传教士,她从小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因此,在她身上体现了基督教与佛教中西两种宗教观的共融.这种共融性也体现在她的很多作品中,尤其是在她的重要长篇小说<群芳亭>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赛珍珠是在中国成长起来的美国女作家,其父母是在华的美国传教士,她从小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因此,在她身上体现了基督教与佛教中西两种宗教观的共融。这种共融性也体现在她的很多作品中,尤其是在她的重要长篇小说《群芳亭》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还乡》是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性格与环境"的代表性悲剧小说。作品成功塑造了尤苔莎这一极富个性特征的女性形象,在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下,她的个人自我身份的认同发生了错误的变化。本文运用拉康的主体理论对尤苔莎的自我身份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民族学人类学学者 ,在进行民族文化的研究时 ,首先是调查它 ,弄清楚它的文化现象 ,然后来解释它 ,在这个解释中 ,要注重本土解释。重视本土解释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使我们对一个民族的文化 ,尽量做到研究的客观性 ,获得客观的资料 ,尽量克服本民族文化或其他一些文化观念给自己带来的一些偏见和影响 ;做本土解释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13.
《纳尼亚传奇》是英国著名学者刘易斯的一部畅销欧美的儿童读物。随着据该书改编的电影《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橱》在全球的热映,原著越来越受到众人的关注和青睐。本文试以弗莱的原型理论为视角,对原著中的意象进行原型分析,以展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揭示其深邃的文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刘鹗将他的“种教之感情”寓于《老残游记》中,使《老残游记》不仅具有谴责小说的特点,更承载着刘鹗一生所奉崇的太谷学派的思想理念。可从作家本体论及表现本体论视角,通过对太谷学派思想、龙川教义及其在作品中的反映进行解读和演绎,以期观照此中“种教感情”。  相似文献   

15.
屈骚情结作为一种文化原型在清末常州派词人身上体现为以下几方面内容:一、美人香草式的抱节自持;二、对多难家国的真挚关注;三、清帝逊位后的遗老心态。屈原身上本有爱国与忠君的双重因素,时值清末,历史已显示了走向另一种选择的必然性,爱国被注入了与忠君截然不同的内容。他们再死抱“忠君”不放,就只有走向“爱国”的反面,以可笑可悲的形式为这一传统的人格模式做了合理的逻辑收束。  相似文献   

1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需要各级机关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实践。文中结合工作实际,对这一问题作了探讨,并提出了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的五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儒家人生价值观的认同与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的历程是个体生命社会化的过程。所以,人怎样活才有意义,只能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中去求解。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价值定位及其衡量标准,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其人生坐标定位、分层次的价值评价标准等,对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都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期,对于康有为及孔教派的儒教(孔教)观及儒学宗教论,各思想派别都给予了激烈的反驳或回应。尽管其论争的出发点有较浓的政治和思想斗争意味,但它促使人们开始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重新审视和检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部分的儒学,因而对于学术思想史来说不无重要意义或启示。  相似文献   

19.
古埃及的《亡灵书》是一部哲理意味较浓的宗教经典作品和文学经典作品,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文明结晶。这部作品不仅反映了古埃及人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也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宗教、民风民俗、历史、地理、文化等等,形成了一部史诗性的作品。它采用诗歌的方式,加深了作品的美感效应。通过阐释,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古埃及的文化,进一步挖掘其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20.
乔治.爱略特生活在19世纪基督教思想盛行的时代。她的小说处处可见其基督教思想的痕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无论从人物还是语言方面都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原型。这部小说体现了爱略特"博爱"的基督教思想和作为一个作家的"以道德诲人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