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纸层析结合显色反应初步鉴定了芥蓝,白菜,菜心劣变种子中的荧光泄漏物质,发现它们均含有Rf值、显色反应与芥子碱相同的化合物,根据芥子碱在pH>10时转变为黄色,最大吸收波长为388nm的特征,利用光密度测定法检验该类种子活力,并计算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其r分别为-0.92,-0.81和-0.81,实验表明,用光密度(388nm)测定法检测这些种子活力是可行的,并且比荧光观测法灵敏,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钒-9-(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CTMAB三元配合物的显色反应条件,在PH5.5的六次甲基四胺HCl缓冲溶液中,钒与试剂形成1:2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557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81×10^5L.mol^-1.cm^-1,钒含量在0-9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采用适当的分离手段,测定了钢样中的微量钒,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钒-9-(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CTMAB三元配合物的显色反应条件,在pH5.5的六次甲基四胺-HCl缓冲溶液中,钒与试剂形成1∶2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557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81×105L·mol-1·cm-1,钒含量在0~9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采用适当的分离手段,测定了钢样中的微量钒,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铍—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Brij—35的显色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铍-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Brij-35胶束显色反应的最佳形成条件,在pH8.3-9.5的弱碱性介质中,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是548nm,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1.42×10^5L.mol^-1,cm^-1,铍量在0-1.6μgBe/25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四种2,3,7-三羟基荧光酮-9-取代物(水杨基、邻硝基苯基、邻氯苯基和二溴羟基苯基)在新两性表面活性剂N-[N'-(羧甲基)-N'-(2-羟乙基)氨乙基]月桂酰胺钠盐(CMHEAELA)和十二醇聚氧乙烯23醚存在下与钛的显色反应。结果发现,钛与水杨基荧光酮(SAF)在0.025-0.08mol/L盐酸介质中形成1:3络合物,λmax为53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32=2.02×10^5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锌(Ⅱ)一永杨基荧光酮-酒石酸盐-阳离了表面活性剂形成四元混配型络合物的显色反应,研究了络合物形成条件和光谱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PH=8.3的硼砂-盐酸缓冲介质中,事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6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47×10^5L.mol^-1.cm^-1,锌含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宁律,该法显色迅速,络合物稳定,显色后放3h,吸光度几无变化,所拟方法在草酸钠、硫脲等掩  相似文献   

7.
研究发现镝与邻氟苯甲酸(o-FBA)有较强的荧光反应,并观察到镧存在下的共发光现象.研究了该反应的荧光特点和影响因素,确定了反应和测定的最佳条件.镧的加入使原有的镝—邻氟苯甲酸—乙二胺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大了85倍.在最佳条件下,浓度在5.0×10-6~5.0×10-5mol·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10-6mol·L-1.采用多点增量标准加入法测定了合成稀土样品中镝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锆(Ⅳ)与2,3,7-羟基-9-(3,4,-亚甲基)-6-荧光酮(简称胡椒基荧光酮,9-PF)的显色反应。在0.1-~0.15mol.L^-1。cm^-1,Zr(Ⅳ)在0~9ug/1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采用石油醚萃取分离铁,能显提高分析方法的选择性。采用拟定方法测定了钢铁样品中的微量Zr(Ⅳ),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锌(Ⅱ)与水杨基荧光酮-酒石酸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四元混配型络合物的显色反应,研究了络合物形成条件和光谱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pH=8.3的硼砂-盐酸缓冲介质中,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6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47×105Lmol-1cm-1,锌含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显色迅速,络合物稳定,显色后放置3h,吸光度几无变化.所拟方法在草酸钠、硫脲等掩蔽剂存在下,用于水相直接测定环境水标样,大米粉标样及实物中的微量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拟定了测定微量锌(Ⅱ)的新方法,研究了锌(Ⅱ).水杨基荧光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显色反应,实验证明,在pH(9.0~9.7)的H_3BO_3-H_3PO_4-HAc-NaOH缓冲体系中,锌(Ⅱ)与水杨基荧光酮生成1:2的配合物,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存在下生成1:2:3的蓝紫色三元配合物,λ_(max)为5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7.7×10 ̄4L·mol-1·cm-1,可在水相中直接测定锌(Ⅱ);并且详细研究了最佳实验条件,锌(Ⅱ)含量在(1.0~8.0)μg/25m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锌(Ⅱ)的检测限为0.04μg/mL,用于快速测定食品中的微量锌(Ⅱ),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对肾上腺素自氧化反应进行了研究, 发现反应中间产物能发出较强的荧光, 其生成量受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抑制. 据此建立了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新方法. 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 ~52-6ng/m L, 检测限为8-56ng/mL, 相对标准偏差为1-6 % ( n = 6) .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了在新两性表面活性剂N-[N'-(羧乙基)-N'-(2-羟乙基)氨乙基]月桂酰胺钠盐(CEHEAELA)和十二醇氧乙醇聚氧乙烯23醚(Brij-35)存在下,铁(Ⅲ)与邻硝基苯基荧光酮(O-NPF)的显色反应。在pH6.0~9.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Fe(Ⅲ)与O-NPF形成1:3的桔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8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80达1.40×10^L.mol^-  相似文献   

13.
提出锰(Ⅱ)在诱导剂存在下,PVA介质中用高磺酸钾氧化灿烂绿染料的显色反应电子光谱,反应的最佳条件。在3.5-6.5min之间吸光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Mn(Ⅱ)离子浓度在0-0.06μmol.L^-1范围内遵守仳尔定律,测得摩尔吸光系数ε470=7.2×10^6,是一超灵敏显色反应,显色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二苯乙烯荧光蓝-S荧光猝灭测定微量锌(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二苯乙烯荧光蓝-S荧光猝灭测定微量锌(Ⅱ)的实验条件.在pH6.0的H3PO4-H3BO3-HAc-NaOH缓冲溶液中,试剂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67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λem=457nm;Zn(Ⅱ)与试剂生成的1∶2的配合物使试剂的荧光强度减弱;利用荧光猝灭法测定微量锌(Ⅱ),线性范围为0~0.8μg/10ml;方法用于测定食品中、人发中的微量锌(Ⅱ),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铁(Ⅲ)-9-(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CTMAB三元络合物的显色反应条件,在PH6.0-7.2的KH2PO4-NaOH缓冲体系中,铁(Ⅲ)与9(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形成1:4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590nm,表观魔鬼洋吸光系数为1.72×10^5L·mol^-1·cm^-1,铁含量在0-6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络合物稳定,用于牛肝  相似文献   

16.
CTMAB存在下2,4—二氯苯基荧光酮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钼(Ⅵ)与2,4,—二氯苯基荧光酮(DCIPF)的显色反应条件和光度性质,在0.2~0.8mol/LHCl介质中,钼(Ⅵ)与试剂形成1:2的红色配合物,在530nm波长处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6×10 ̄5L·mol ̄(-1)·cm ̄(-1),钼含量在1~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拟定方法用于钢样和合金样品中微量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铁(Ⅲ)-9-(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CTMAB三元络合物的显色反应条件,在pH6.0~7.2的KH2PO4-NaOH缓冲体系中,铁(Ⅲ)与9-(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形成1∶4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59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2×105L·mol-1·cm-1,铁含量在0~6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络合物稳定,用于牛肝粉和茶叶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研究在CTMAB存在下,以5-溴水杨基荧光酮(5-BrSAF)作为荧光试剂,用荧光熄灭法测定微量铜的新方法。详细研究了各种条件实验,反应的适宜酸度范围为pH=4.4 ̄5.0,铜含量在0 ̄8.0μg/25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配合物的组成比为Cu:5-BrSAF=1:2,激光发波长为365nm,发射波长为550nm。方法的灵敏度高,检出度为2.4μg/L,用于化学试剂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用诱导剂在PVA介质中研究锰(Ⅱ)催化氧化灿烂绿显色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锰(Ⅱ)在诱导剂存在下,PVA介质中用高碘酸钾氧化灿烂绿染料的显色反应电子光谱,反应的最佳条件(pH=5.7,KIO4和灿烂绿浓度各为2.00×10-3molL-1,4.58×10-2molL-1等).在3.5~6.5min之间吸光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Mn(Ⅱ)离子浓度在0~0.06μmolL-1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测得摩尔吸光系数ε470=7.2×106,是一超灵敏显色反应,显色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在新两性表面活性剂N-[N'-(羧乙基)-N'-(2-羟乙基)氨乙基]月桂酰胺钠盐(CEHEAELA)和十二醇聚氧乙烯23醚(Brij-35)存在下,铁(Ⅲ)与邻硝基苯基荧光酮(O-NPF)的显色反应.在pH6.0~9.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Fe(Ⅲ)与O-NPF形成1:3的桔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8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80)达1.40×10 ̄5L·mol ̄(-1)·cm ̄(-1),铁(Ⅲ)浓度在0~0.48u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水样、人发及铝合金中痕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