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研究了山楂种子各部位中GA3、IAA、ABA含量在不同采收期、室温干藏和层积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提早于8月25日采收的种子IAA高于、ABA低于9月10日采收的种子。变温层积过程中,前期GA3、IA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3~4个月后有所下降,到154d左右时,均以8月25日采收种子较9月25日采收种子含量高,ABA含量总的趋势是层积前期上升,后期有所下降,比较种子萌发情况,可以认为GA3、IAA对打破休眠、促进萌发有一定作用,而ABA则是抑制萌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用分期采收的山楂种子进行层积处理和萌发试验,并对其内源抑制物质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成熟的种子经180d低温层积不能萌发,而提早30d采收则萌发率可达32%。萌发率高者抑制物质含量少。  相似文献   

3.
研究结果表明:1%H2O2和200mg/LGA3均可促使经过一个冬季层积未裂壳山楂种子萌发,1%H2O2处理的萌发率高于200mg/LGA3处理,但后者的平均萌发生长量高于前者。各处理对干藏7个月的山楂种子萌发无效。生理分析表明:200mg/LGA3可提高经过一个冬季层积未裂壳山楂种子内部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活性,提高内源GA和ABA含量,降低IAA含量,但提高了(GA+IAA)/ABA比值  相似文献   

4.
切取在MS培养基中生长5d的河套蜜瓜子叶,在MS+NAA1+BA0.1的培养基中予培养3d后转入芽诱导培养基(MS+ZT6)诱导生芽,待芽长2cm左右转入MS+IBA0.5诱导生根,10d后再转入沙质土壤的营养缶本中成苗,整个成苗过程约需60~70d,再生植株诱导率可达55%,为该种植物的遗传转化和优种快速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不同发育时期荔枝种子的生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荔枝种子自花后70天发育至成熟,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由0升至最大,种由黄色最后变为红褐色,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和280nm处的紫外吸收值降到最体,胚轴及子叶中总酚的含量和胚轴中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测呈上升的趋势,a-淀粉酶活性测不出来,种子含水量下降,但成熟时种子各部分的含水量仍很高。花后91天,荔枝果实尚未成熟,种子发芽率达100%,活力指数近似最大,此后种子的干鲜重变化很小。采用硅胶轻度脱水可以提高荔枝种子的发芽率及活力指数,不同发育时期的荔枝种子耐脱水力有差别,其中以花后84天的耐脱水力较强,花后98天完全成熟的种子耐脱水力弱。  相似文献   

6.
蕙兰CYMBIDIUM FABERI ROLFE种子无菌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蕙兰种子无菌培养过程的观察表明,其种子萌发先形成小球体,再由小球体发育成小苗,其途径有三条:一是由小球体经原球茎发育成小苗;二是小球体伸长成根茎后发育成小苗;三是小球体先形成根茎,在根茎四周分化出许多原球茎,再由原球茎形成小苗。低温预处理有利于种子萌发。种子萌发和小苗的形成需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适当配合,其中以MS+6-BA0.5mg/1+IAA1.5mg/1对种子萌发最佳,苗生长以MS+6-BA1.0mg/1+NAA0.5mg/1为好。液体振荡培养采用MS+6-BA1.0mg/1+IAA1.5mg/1时,原球茎月增殖8-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7.
枫香种子成熟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枫香果实的含水量、粗脂肪含量、果实比重等方面来探讨枫香种子成熟的指标与成熟期。结果表明:种子粗脂肪含量可作为机香种子成熟的精确指标;枫香果实的含水量可预测枫香种子成熟期;果实比重及颜色的改变不能作为枫香种子成熟的精确指标;南京地区枫香种子于10月上旬成熟。  相似文献   

8.
79401处理种子对小麦苗期生长及分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79401处理种子能明显促进小麦种子的萌发和苗期的生长.50mg/L浸种3d后发芽率提高33.4%,7d后出苗率提高26.3%,三叶期根,茎干重分别提高50.9%和44.8%.根茎干生比提高18.2%。浸种对旱地的小麦冬前分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河套蜜瓜子叶的组织培养和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切取在MS培养基中生长5d的河套密瓜子叶,在MS+NAA1+BA0.1的培养基中予培养3d后转入芽诱导培养基(MS+ZT6)诱导生芽,待芽长2cm左右转入MS+IBA0.5诱导生根,10d后转向沙质土壤的营养缸中成苗,整个成苗过程约需60 ̄70d,再生植株诱导率可达55%,为该种植物的遗传遗传和优种快速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顶芽或腋芽在添加6-苄基氨基嘌呤(6-BA)3ppm和萘乙酸(NAA)0.5ppm的MS培养基培养30d,长4~6cm,腋芽3~7个。此时,将它们分切成单芽切段,转到添加6-BA2ppm的MS培养基,继代培养周期21d,繁殖系数5~8。芽长2~3cm时用添加吲哚丁酸(IBA)1ppm的MS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培养21d,生根率87%,移栽成活率93%。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湿法消解-荧光光度法测定87份不同来源苦荞种子的硒含量,以初步确定硒含量较高的苦荞资源,进一步选育富硒苦荞品种。方法 首先以硒的添加回收率和消解时间为评价指标,选择样品消解温度,然后采用湿法消解-荧光光度法测定87份苦荞种子资源的硒含量,初选富硒苦荞品种。结果 4个消解温度下,硒的添加回收率为87.2%~102.4%;消解温度越高,消解时间越短,但温度过高,样品容易爆沸和局部蒸干,使回收率降低,综合考虑,消解温度选择240℃。10个苦荞种子样品硒含量的标准偏差为0.45。87份苦荞种子的硒含量变化幅度为 0.0 109~0.1 790 mg/kg,平均值为0.0 560mg/kg。结论 优选出含量较高(> 0.0 500 mg/kg)的苦荞品种42种,为富硒苦荞产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黄芪种子进行种衣剂包衣处理后,考察黄芪种衣剂对黄芪幼苗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将精选的黄芪种子,经变温处理12 h后用吸水纸吸至表面无水,于室温下风干30 min,然后用黄芪种衣剂(AM)和生产中常用的ND牌种衣剂(ND)进行包衣,AM所用剂量分别为种子干质量的2%、4%、6%和8%,ND所用剂量为种子干质量的8%,并依次标记为AM(2%)、AM(4%)、AM(6%)、AM(8%)和ND(8%),空白种子做对照(CK),然后以蛭石为基质,定量装盆,定量浇水,同时将包衣种子和对照种子进行定量播种,并于播种后进行形态指标、脯氨酸含量、MDA含量、POD酶活性、CAT酶活性的测定.黄芪经种衣剂包衣后可以增加脯氨酸含量,保护酶蛋白结构,提高POD和CAT两种保护性酶活性.黄芪种衣剂能够增加黄芪幼苗体内的脯氨酸含量,提高保护性酶酶活性(POD和CAT),正确的使用黄芪种衣剂可以提高黄芪幼苗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3.
以菜豆种子为对象,建立了物料的内部水分扩散模型。通过边界条件的处理把反映物料干燥过程动态特性的实验含水率曲线与物粒颗粒内部水分扩散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较准确的确定物料颗粒在非稳态脱水过程中内部水分扩散系数和分析内部水分分布及其动态特性的方法。研究表明,种子内部水分的扩散过程表现出强烈的非均质性与非稳态性,种皮是最主要的传质阻力之一,种子内部不同组成部分的扩散系数是不同的。计算结果及与实验曲线拟合的统计分析表明,样本决定了系数达0.990,所以在此基础上确定的扩散系数是可靠的,进行的物料颗粒内部水分分布的计算保证了与物料非稳态干燥过程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4.
在室内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钼酸铵浸种对鲜食油菜生长、Vc含量及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钼酸铵溶液浸种均能提高油菜整个营养生长阶段的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Vc含量和全氮含量。其中钼酸铵质量浓度为0.5~1.5g/L范围内,油菜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Vc含量和全氮含量随钼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尤其以钼酸铵质量浓度为1.0~1.5g/L溶液浸种效果较好,与对照相比,油菜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Vc含量和全氮含量分别增加16.86%~40.36%,10.00%~24.76%,23.09%~42.89%,11.82%~32.82%,10.60%~18.24%。显著性测验分析表明,质量浓度为1.0g/L和1.5g/L钼酸铵溶液处理油菜种子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质量浓度为2.0g/L钼酸铵溶液处理油菜种子的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Vc含量及全氮含量均低于质量浓度为1.5g/L钼酸铵溶液处理,但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种子,进而研制出高固含量的乳胶.考察了引发剂、乳化剂的用量,原料配比及搅拌转速对乳胶性能和固含量的影响.为进一步生产因含量高、流动性好、粘接强度较大、粘合速度快等性能优良的乳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信阳地区具有代表性的20份特种稻为试验材料,采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对其种子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特种稻种子中的总体氨基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黑香稻与信粳糯631种子中总氨基酸含量相差26.64 mg/g;总的必需氨基酸以及各类必需氨基酸含量存在丰富的变异,特别是豫农32和矮秆香稻丸等特种稻品种内总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在20份特种稻种子中限制性氨基酸含量、杂环族氨基酸含量以及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均存在较大的变异,其中来源于息县的矮杆香稻丸种子中赖氨酸含量、杂环族氨基酸含量和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均相对较高.因此,针对信阳地区特种稻种子中总氨基酸含量、限制性氨基酸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高的品种,可以考虑作为优质特种稻新品种选育的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种子形态特征与营养成分的地理变异规律,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米槠天然分布区13个种源357个单株的种子,测定种子表型(种子长、种子宽、长宽比、体积、表面积和千粒质量)及其营养成分(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米槠种子6个表型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江西定南(JXDN)的种子长、宽、体积、表面积及千粒质量均最大,且与其他种源差异显著;而安徽祁门(AHQM)的千粒质量最小,仅为江西定南的66.23%,且种子长、宽、体积、表面积均较小。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31.80%和21.76%,而且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在种源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营养成分含量在不同种源间相差很大,存在丰富的变异,种源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4.06%和30.62%。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8.15%,种源内变异是其表型特征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淀粉含量与千粒质量和种子宽呈显著正相关(P<0.05),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长和...  相似文献   

18.
三唑酮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0-100mg/L三唑酮浸种后,玉米种子发芽势减弱,胚芽鞘的生长受到抑制,三唑酮使植株矮化,叶绿素含量升高,须根数增加,根系活力受到明显的促进。  相似文献   

19.
黄淮麦区主要小麦种质资源钙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黄淮麦区小麦籽粒的钙元素含量情况,本试验以黄淮麦区260份骨干种质为测定材料,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其钙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260份测试材料籽粒中Ca含量的平均测定值为202.80μg/g;②基因型间含量变幅为40.79-954.80μg/g,极差值为914.02μg/g,相差23.4倍;③260份测定材料中钙含量在50.00-300.00μg/g之间的为206份,占所测总数的79.2%;含量在50.00μg g/以下的有2份,占0.8%;含量在300.0μg/g以上的有50份,约占19.2%,其中,超过500.00μg/g的有18份,约占6.9%。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对玉米种子进行冷冻干燥处理,研究不同升华温度(3 ℃、5 ℃、7 ℃、9 ℃)条件下其物性指标(含水率、容重、出碴率、颗粒度指数、裂纹率、最大力、最大力点变形)和活性指标(发芽率、呼吸强度、相对导电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种子的含水率、容重、出碴率、最大力、最大力点变形随升华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颗粒度指数随升华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裂纹率、相对电导率随升华温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不同升华温度的玉米种子活性都有所下降,发芽率也都有所下降。在升华温度5 ℃下玉米种子呼吸强度最小,最适宜储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