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利文 《山西科技》2013,28(2):132-134
阐述了永磁式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与技术特点,对其节能性能与常规电磁式接触器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永磁式交流接触器设备选型时需注意的问题,对永磁式交流接触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了开发一种空间尺寸要求小、可靠性高、成本低的新型永磁电动操作机构,改进了永磁电动操作机构的工作原理,确定了新型永磁电动操作机构的结构形式,完成了永磁式电动操作机构总体方案设计.在建立永磁电动操作机构电磁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永磁电动操作机构的电磁场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了机构在工作状态下的磁场分布特性及电磁输出力的大小.试验结果表明,制作的实物样机可以满足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内置节电装置的交流接触器,它采用锥形弹簧为辅助零件的交流吸合,永磁保持,电容放电脱扣工作模式,其特点节能、节材、缩小体积、降低噪音,延长交流接触器寿命。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功率电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可靠性和运行维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独立模块式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建立了独立模块式永磁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相邻模块间绕组电感耦合.该电机可实现定子自由拆分,且各模块电机能够独立运行.通过提出的父子模块概念,将一些子模块重组为父模块,实现模块间绕组电感的解耦.同时,通过将父模块中的子模块定子绕组进行换相,解决了由于模块不连续引起的三相绕组参数不对称问题.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独立模块式永磁电机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接触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系统通过在接触器上安装动铁心位移传感器,实现接触器在闭合过程中实时跟踪动铁心运行信息的闭环控制.在动静触头开距内,接触器线圈电流采用电流滞环斩波PWM控制技术,配合位移传感器跟踪动铁心的运行信息,通过实时改变接触器的线圈电流来控制接触器动触头的闭合速度,实现接触器闭合软着陆,减少动静触头的闭合弹跳.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磁式接触器噪音高、干扰大、可靠性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MOS)管的新型大功率直流电子接触器.该接触器利用NMOS管的大功率特性、开关特性和导通电阻正温度系数特性,通过控制多个并联NMOS管的导通和关断功能来代替电磁式接触器的通断...  相似文献   

7.
胡坤  季晨光  蒋浩  潘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3):13606-13612
为解决传统异步驱动式带式输送机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基于机械动力学理论和磁力传动技术,对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的运动模型和耗能情况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复杂的非线性机电耦合关系问题,以永磁电机驱动的带式输送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带式输送机离散系统的简化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引入同步旋转坐标下的永磁同步电机状态方程,建立了基于机电耦合关系的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系统模型,并通过Harrsion软启动速度推导出该系统模型在启动过程中的能耗解析式;以矢量控制技术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表明了带速及张力变化规律符合实际运行工况,并进一步将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与异步驱动式带式输送机相比较,得到启动过程的张力和能耗对比图,结果表明:在启动过程中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具有更小的张力峰值,同时在整个启动过程中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比异步驱动式带式输送机降低了约8%的能耗。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Maxwell 3D软件和ePhysics分析软件对交流接触器的电磁机构的稳态特性进行分析。以CJ20-25型交流接触器的电磁机构为例,仿真分析了分磁环的最大应力,对分磁环进行了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引 言 所谓混合式交流接触器是指传统有触点接触器和无触点半导体接触器的结合体。这种新型电器保留了有触点接触器和半导体接触器各自的优点,而避免了双方各自的一些弱点.众所周知,有触点常规接触器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价格低廉.在技术指标方面,有触点接触器在闭合状态下压降小,损耗低和过载能力高,但是在频繁通断过程中电弧时间长,触头烧损熔焊,严重影响接触可靠性和电气寿命.目前国内外交流接触器在JK3工作制下的电气寿命大体是机械寿命的~士.一般大容量接触器的机械为5*万次,这就是说。 ”’『-”’”’””””””’…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深入,国内火电行业对于厂用电率及工艺系统运行灵活性、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绕线式永磁耦合调速技术是近几年新研发的电动机节能技术,较常规工频调速和变频调速有着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和技术优势。绕线式永磁耦合调速技术可以降低系统能耗,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其在火电行业改造工程上已经得到应用,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稀土永磁式同步电机的结构特点,从永磁式同步机的控制机理出发,对稀土永磁式同步电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并应用滑模(Sliding Mode)理论和矢量控制技术,探讨了控制策略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不同种类风电机组的构成部分以及发电机存在区别,当某一特定类型的风电机组发生故障时,针对该类型风电机组的故障树对故障维护将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本文建立了兆瓦级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机组部分主要子系统的故障树,并结合模糊灰关联分析法对各子系统故障树进行了各最小割集与顶上事件的关联性分析,得到了各子系统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判别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的故障原因、改进系统的可靠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自控式双馈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了一套由继电接触器和数字电路等构成的可工业应用的电路。重点介绍了过电流保护、熔断器熔断监视、光码盘故障监视、变频器投入控制及速度保护等实现方法。给出了系统控制的总体框图和无触点逻辑线路,经实践检验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交流接触器在抓斗桥式起重机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接电阻控制系统中存在故障率高、可靠性差的现象,据此提出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控制回路进行无触点控制改造,实现电机的无触点延时平滑启动。通过本次改造,不仅提高了系统控制精度,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有效解决了抓斗桥式起重机控制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大大降低了抓斗桥式起重机的故障率,减少了维修工时和员工的劳动强度,增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硅橡胶膜渗透萃取脱除模拟废水中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的硅橡胶(PDMS)平板膜制备成管式膜渗透萃取接触器处理含酚模拟废水,考察了苯酚的去除效果,并与硅橡胶管制成的卷绕式渗透萃取接触器和管式渗透萃取接触器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硅橡胶管相比,PDMS平板膜的传质阻力减小,总传质系数提高,苯酚去除率、总传质系数和渗透通量分别为979,5、1.77×10^-1m·s^-1、5.73×10^-7g·m^-2·s^-1;硅橡胶管管式膜渗透萃取接触器较卷绕式膜渗透萃取接触器浓差极化小,且膜面积利用率高,硅橡胶管管式和卷绕式膜渗透萃取接触器总传质系数分别为1.25×10^-7m·s^-1和5.11×10^-8sm·s^-1。  相似文献   

16.
缩短永磁接触器合闸电气过渡过程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永磁接触器合闸时控制单元的过渡过程远比操动机构的动作过程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通过引入针对储能电容电压的反馈一保持电路,利用反馈信号快速关断合闸主回路,来缩短控制单元的合闸过渡过程.在对合闸主电路的电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数字仿真,给出合闸过程中储能电容电压和线圈电流与时间的非线性关系,得出关断合闸主回路的合理动作时间.最后,在开发的25 A永磁接触器样机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相角下的合闸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新方法所需的合闸电气过渡时间仅为原来的10%-15%,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永磁接触器操动机构多目标动态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圆柱形单稳态永磁接触器操动机构的多目标动态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了操动机构的模型和工作原理,以及各个部件电磁设计方法,获得操动机构的初步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体积、平均合闸时间和撞击能量为多目标的最优化模型,运用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多目标动态优化设计,提高其静动态综合特性.以75 A永磁接触器操动机构为具体优化对象,比较了优化前后的尺寸和优化目标,综合指标优化率为19.0%.不同气隙下的静态力特性计算与实测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7.4%,不同合闸相角时的动态特性仿真曲线均与相应实验结果吻合很好,验证了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真空断路器永磁操动机构的特性对于提高电气化铁路的可靠性有着重大意义。以单稳态永磁机构为对象,通过Ansoft Maxwell12.1软件建立模型,使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其分、合闸特性,调整各个参数,得到了静态磁场分布以及位移、电流、速度等随时间变化的仿真曲线,并进行了验证,证明了该永磁机构仿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宽调速范围运行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性能、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其在宽调速范围运行下的控制策略。该文研究的调速系统采用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作为基本的控制策略,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对转子位置和转速进行估算。在低速域,采用单位电流最大转矩控制来降低电机定子电流幅值。而在高速域,利用过调制控制策略来增加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逆变器的电压传输比和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输出能力,同时采用弱磁控制策略实现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高速稳定运行。研究了在过调制下的相电流重构技术对永磁同步电机高速域运行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从低速域的单位电流最大转矩控制到高速域的弱磁控制之间的无缝切换问题。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上述组合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实现了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在宽调速范围的高性能控制。  相似文献   

20.
研究分析了双转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了双转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位置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以数字信号控制器TMS320F2812为核心控制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EPM7512AEQC208为辅助处理器的电机控制器,实现了双转式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闭环调速.重点阐述了系统硬件设计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