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的数学标准指出:教师不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在教学过程当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中学数学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时,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陷人困境时,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通过巧妙的设疑,可突破重点和难点;当学生要对思考过的问题整理时,教师的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思路清晰,从而更快地得出结论。课堂上的提问,可使教师立即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迅速而及时地调整教学过程。学生的提问会使用自己语言表达,这样更符合他们的自身特点,更容易理解、接受。  相似文献   

3.
余青云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3,18(3):100-100,102
从辨证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的动态过程。横向可分为“教”和“学”两部分。“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纵向可分:“准备教”阶段,教师是主体,教材和学生是认识客体;“课堂教”阶段,主客体间相互交流;“教后学”阶段,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材与教师施加的影响.在教学全过程中,师生的主客体地位相互依存而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教学中,教学的预期目的和实际效果之间常常有很大的距离,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对教材和教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学习策略缺乏指导,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大学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教师,学生,教材是教学中三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由这三个基本因素产生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的三对矛盾.如何促使这三对矛盾的转化,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深入研究的问题.在三个基本因素中,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学生是一个最活跃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占着主体的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心理学家鲁宾斯基讲过:“对个性的外来影响,只有通过内部的东西才起作用”.也就是说,教师所讲内容,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起作用,才能转换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思想品德等.所以教师…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重视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在历史教学中怎样灵活运用教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活力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怎样才能做好呢一、妙用“引言”,激发学习兴趣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新教材每课前都有一段短小精辟的“引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教学中,我充分地利用了每课的“引言”,特别是一些生动形象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学习创造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利用“引言”,培养学生编制历史年…  相似文献   

7.
指出在体育教学中要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快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必须在课程教学中,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教师与教法、教师与课堂、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法、学生与课堂、教材与教法、教材与课堂、教法与课堂10种关系,发挥教学的综合效应;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课堂提问可以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在思考教师提问的过程中能提出自己的疑问。课堂提问的恰当运用在实施探究式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孟宁 《科技信息》2013,(19):314-314
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并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接近实际的教材进行深加工,我们的一切教学都要围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做文章,真正让学生理解,掌握真实的知识和真正的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好语文,本文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爱美的情趣。”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一般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由好奇心产生兴趣,凭兴趣而学习。一旦失去兴趣,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使人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使课堂教学变成教师单方面的活动。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导入环节如果安排和设计得好,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情感和知识的桥梁,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接受知识,使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自然、生动、和谐,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这就是导入艺术。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若想对教材有所创新取舍,首先应该清楚教材的含义。从狭义上来讲教材是指根据一定学科的教学任务而编写的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即教科书;而从广义上来讲教材又是指教师用来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可利用的教学材料。叶圣陶老先生也有过精辟的论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他精辟地对教材意义做了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好奇心的产生和培养与环境刺激息息相关。丰富多彩的环境是激发和培养好奇心的必要条件,而单调、枯燥的环境则会抑制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宜环境(包括自然环境、问题情境、情绪气氛)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极为重要。师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一直是中外教育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在对历史上几种关于教师与学生请客体关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师生主客体关系的再认识、认为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是一个在教学活动逐渐进行过程中的相互更替的动态循环关系。经历了教师与教材的主客体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教师和学生与教材的主客体关系、学生与教材的主客体关系这样一个层层深入的认识过程。在这一循环往  相似文献   

17.
张艳萍 《科技资讯》2009,(14):184-184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有效提问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  相似文献   

18.
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科德曾经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一定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媒体。由于“信息技术”的操作性十分强,很多教师没有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很多学生上课不带教材或将教材当作一种摆设。其实,巧妙地运用教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养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使教师的教学有据可依,学生的学习有据可查。  相似文献   

20.
孟丽宏 《太原科技》2003,(1):53-53,5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教学生如何去学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指导,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智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