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而太阳能发电又是太阳能最重要的应用.如何更好地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并降低其成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设计了100 W的光伏发电系统,并通过对太阳辐射量、系统发电量等数据的采集,对此系统的功能、特性、运作情况、成本等进行分析与论述,提出优化系统设计的方案.随着系统的运行和采集数据的增多,该系统可以为建大规模光伏电站提供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是环保、安全的可再生能源,伴随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基于太阳能发电的需求,全面认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和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把握影响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因素具有现实意义.结合云南省某光伏电站工程实例,探讨了太阳能光伏电站场址选择的相关技术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场址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发展光伏发电是能源生产革命的战略选择。本文分析提出建设并网光伏发电应采取集中式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发电并举。近期应推动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从长远和全局着眼应将建设集中式大型光伏电站放在重要位置。太阳能的不稳定性决定必须高度关注光伏发电与电力系统融入问题,寻求一种既可以实现电站级蓄能又可以实现成本可控的技术路线,据此提出光伏发电与抽水蓄能发电相结合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步进电动机在太阳能跟踪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绿色可再生能源,它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最佳能源之一,所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研究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重大课题。如何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率则是光伏发电能否推广应用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5.
吴永强 《科技信息》2012,(31):430-431
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一种新型能源发供电系统,具有清洁性、安全性、广泛性、实用性、资源充足性和长寿命等诸多优点。在目前煤炭、石油等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光伏发电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替代能源。但由于这些光伏电站大都建立在边远地区,自然条件相对差,加之光伏发电属于新兴产品,人们对光伏电站还不是很熟悉,给光伏电站的日常运行维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技》2003,(11):50-50
近日,中国能源研究会提出,我国应加速开发无污染、可再生的太阳能资源,力争到2020年建成500万千瓦的太阳能发电容量,使太阳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 当前人类对于太阳能的应用主要是光伏发电和热能利用。北京太阳能研究所研究员赵玉文,用“近有实效,前有远景”来形容太阳能资源在我国的开发现状和前景。他说,我国目前具有1.5万千瓦的太阳能发电容量,光伏产业也形成了较好的基础,虽然光电成本仍然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当今世界最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清洁能源技术,是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的重要内容,光伏太阳能热电联产作为其在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最佳形式,解决北方偏远地区的供电和农村取暖,应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着重介绍光伏太阳能热电联产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赵丹 《科技资讯》2011,(21):148-148
太阳能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产业在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分析论述了国内外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是我们一直在尽力开发的全新可再生能源,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与太阳能有关的技术有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热水器等等,该文主要针对太阳能光伏光热的利用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程超  孙可  王永 《科技信息》2009,(36):150-150
太阳能光伏是各种新能源中应用前景最广阔的一种,光伏发电终将替代石油和煤炭成为人类未来主要的能源形式之一。本文从太阳能开发的现状出发,论述了世界各国的光伏计划和对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支持以及目前太阳能发展应用的现状,指出太阳能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刘红军 《科技资讯》2011,(33):78-78
由于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未来低碳社会的理想能源之一,当下正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世界各国纷纷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作为破解人类日益凸显的能泺和环境问题的战略产业来予以大力支持,推动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2.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光伏发电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且最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本研究基于历史数据构建了反映光伏发电单位投资成本下降趋势的学习曲线模型,建立了技术扩散模型估计光伏发电每年装机潜力,并在政策发展目标、投资水平、光伏发电量最低占比、电网消纳能力等约束下,以规划期内光伏发电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光伏发电发展路径规划模型,计算2023~2060年光伏发电每年的最优装机容量。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综合平衡退役与新增装机规模,以及学习效应导致的光伏电站倾向前期少建而后期大量建设与阶段发展目标要求之间的冲突关系,该模型可为碳中和目标下光伏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多目标供能系统(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基于化石能源和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几种主要分布式发电技术及系统,包括往复式发动机,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高温集热发电,风力发电,多联产及蓄能等相关技术的现状分析,指出了建立和发展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多目标供能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国家提倡节能减排大力支持新能源发电项目,在四川地区具有丰富的风和太阳能资源,如何把这些资源转换成人们日常生活所用,通过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是比较直接的途径。四川地区的风能和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地方一般都是地处山区,山区的地形地貌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厂区征地、道路运输、施工方法、施工周期、对周边环境影响等因素在电厂站址总体布置时都应考虑。对于光伏电站光伏板阵列的布置将对整个厂区征地面积和发电量的大小起控制作用,以我公司设计的某光伏发电厂为依托详细阐述光伏电站光伏板的总体布置。  相似文献   

15.
郭剑峰 《科技潮》2009,(8):33-33
奥运村微能耗建筑能源系统充分考虑了奥运村所处的地理气候环境,对其周围可资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进行了详细的整体优化分析,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了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热水、太阳能除湿、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地源热泵供暖制冷、真空玻璃窗、智能化控制等20余项高新技术,其采暖热负荷设计指标8瓦/平方米,是现行节能建筑设计指标的1/4。  相似文献   

16.
实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业化,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政策,国内外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利用和电能储存的技术创新信息。  相似文献   

17.
自从2012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以来,分布式光伏在我国发展已经有7个年头。7年间分布式光伏发展经历了艰难起步、爆发式增长、政策性调整、再起步四个阶段。随着光伏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光伏发电的平价上网时代已然来临,而分布式光伏已经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可再生能源主力军"。文章将重点分析我国分布式光伏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分析行业所面临的困局,最后提出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大力提倡绿色环保,从而,清洁能源发电倍受关注,其中光伏发电是更便利于人们利用光伏效应将光能转化成为一种可被人们使用的电能。传统的太阳能发电是与建筑彼此相分离,未实现空间的充分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的提出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建筑屋顶是重要的光伏发电资源,是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可以推进绿色建筑与新能源发电相结合,实现光储充用一体化。因此,对BIPV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周帆  郑常宝  胡存刚  芮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4):10284-10290
随着世界经济的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共识。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当前能源转型中的重要领域,并在很多科技发达国家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高精度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对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安全运行十分重要。由于光照强度和能见度等会影响太阳能发电量的随机性,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光伏发电功率概率区间预测方法,通过利用K-means算法将光伏发电历史数据按天气进行划分,以划分后的预测误差为统计样本,采用高斯混合模型进行拟合并使用期望最大化算法估计模型参数,通过计算指定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进行光伏发电功率概率区间预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进行光伏发电功率区间预测时的性能评价指标均优于典型单一分布模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四川作为全国第一水电大省,为“西电东送”做好了全力保障,但基于当前水力发电的不稳定性,四川也在摸索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式的运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太阳能发电特点,逐步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运用于川东地区。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和供电方式,结合川东地区位置和气候等因素,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减轻水力发电负担的同时,还能保障电力使用的持续和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