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优化白果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闪式提取器提取白果黄酮,以白果黄酮的提取量为检测指标,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白果黄酮提取量的因素进行评价,并对白果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闪式提取白果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0%,液料比30∶1,浸泡12 h.在此条件下,3次提取白果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0.063±0.007%.结论:正交试验优选出的白果黄酮提取工艺简单,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立了微波法提取水杉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5min,固液比1:20g/mL,此时黄酮得率为1.601%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立了徽波法提取水杉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5min,固液比1:20 g/mL,此时黄酮得率为1.601%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立了微波法提取水杉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5min,固液比120 g/mL,此时黄酮得率为1.601%  相似文献   

5.
李栋  李鹏冲  王潇  李娜  高火亮  王永 《河南科学》2019,37(8):1250-1254
苦荞作为自然界中少有的药食两用作物,其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为今后开发苦荞黄酮的医用价值,弄清提取苦荞黄酮的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主要探究苦荞黄酮醇(甲醇)提法的提取工艺.以苦荞黄酮的得率为主要指标,利用芦丁为对照,制定标准曲线.以甲醇为提取液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确定提取苦荞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显示,用甲醇作为提取液时,影响苦荞黄酮得率的因素顺序为,甲醇浓度、浸提时间、超声时间、浸提温度.最佳工艺为甲醇浓度80%,浸提时间为2.5 h、超声时间为40 min,浸提温度为90℃.在此工艺下苦荞黄酮的得率达到了8.64%.  相似文献   

6.
酸杨桃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卫兵  陈翠  朱秋燕 《广西科学》2008,15(1):64-66,74
利用甲醇浸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从酸杨桃叶中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杨桃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提供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酸杨桃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酸杨桃叶中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h,料液比1:80,提取温度70℃。在该最佳提取条件下,以芦丁为参照品,测量波长为359nm,所得的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98.84%,精密度为1.04%。  相似文献   

7.
顾霞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6):9040-9043
米糠黄酮拥有多重生物活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研究了米糠黄酮提取工艺。试验采用溶剂加热回流法提取米糠中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对米糠中总黄酮的提取效果最大的因素是提取温度,其次是乙醇浓度,再是提取时间,影响最小的是料液比。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最佳参数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3.5 h,提取溶剂为70%的乙醇,料液比为1∶40,米糠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515%。  相似文献   

8.
甘草渣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氢氧化钠浓度、体积、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甘草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组合为A3B2C1D3,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2mol/L,甘草渣:提取剂为1:14,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0.5h,此提取条件下的提取率高达96%。验证实验表明该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9.
海金沙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以海金沙总黄酮特征吸光度值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海金沙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海金沙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60%乙醇做提取剂,料液比(g/ml)为1∶40,75℃水浴75 min条件下提取2次,海金沙总黄酮得率为2.91%;此法简便易行,成本低,是工业化提取海金沙总黄酮的有效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波法提取辣椒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探讨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pH等因素对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L9(34)正交试验提取工艺条件。微波温火力,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0,浸提液pH 6,微波辐射4 m in;辣椒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产量可达11.124 m g/g。对不同叶龄时期进行黄酮提取的含量由高至低分别为:中叶、嫩叶、老叶。  相似文献   

11.
以香椿老叶为原材料,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方法,探讨了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温度对香椿叶粗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椿叶多糖超声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5min、超声功率240W、温度60℃,此条件下香椿老叶多糖提取率为5.49%.该工艺较一般传统工艺香椿老叶粗多糖提取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香椿叶中铜、锰、铁、锌、镍和钴6种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香椿叶中含有较丰富的铁、锰、锌和铜。方法的检出限均小于0.055μg.mL-1,RSD≤4.8%(n=6),加标回收率85.40%~100.7%。  相似文献   

13.
荷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从荷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在提取过程中,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提取液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料液比等4个主要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4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 h.  相似文献   

14.
黑荆树皮中缩合单宁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法、超声波法和高压蒸煮法从黑荆树皮中提取缩合单宁,探索了它们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这些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发现微波法是提取缩合单宁的最佳方法.用IR、UV、TG-DTA分析和XRD分析对微波法在最佳条件下提取的缩合单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杜仲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以乙醇为溶剂提取杜仲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即:用70%乙醇、料液比1:10、在80℃条件下提取3次、每次回流1.5h。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平均得率为1.976%。  相似文献   

16.
冬虫夏草菌丝体液体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分析方法对冬虫夏草菌丝体的液体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冬虫夏草生长最适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25%,蔗糖1.25%,蛋白胨0.02%,酵母粉0.0625%,KH2PO4 0.025%,MgSO4·7H2O 0.0125%,VB10.0025%,pH自然;培养温度24℃,周期192h,其菌丝体生物量产率为19.5g/L,是前人菌丝体生物量产率的1.2~1.5倍.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提取川楝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超声波技术从川楝树韧皮中提取川楝素,并与常规方法进行了比较,超声波提取川楝素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等优点.实验条件:超声波协助提取法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固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3次.在优化条件下,川楝素的提取率为3.25 mg·g-1.  相似文献   

18.
巴西橡胶树树皮蛋白质组学分析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是一种重要的产胶植物,其体内合成和贮存胶乳的地方是乳管系统,而乳管主要分布于树皮中。以10年生巴西橡胶树无性系“热研88-13”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三氯乙酸(TCA) 丙酮沉淀法提取树皮蛋白,使用17 cm,pH 4~7的IPG胶条进行双向电泳,得到良好的蛋白图谱。PDQuest软件(Bio rad)分析银染后的凝胶,共得到约350个蛋白点。从这些蛋白点中随机选取10个蛋白点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 TOF MS)分析后,搜索NCBInr数据库对蛋白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这些蛋白主要包括两种来源于巴西橡胶树中的重要蛋白,即橡胶小粒子蛋白(Small rubber particle protein)和橡胶树凝集因子(hevein),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功能和未知功能的蛋白。  相似文献   

19.
利用超声波辅助法,选择4个考察因素对荠菜总黄酮进行提取,采用500 nm检测波长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确定荠菜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溶剂为70%的乙醇,料液比为1∶5,温度为50℃,时间为3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超声辅助法提取荠菜总黄酮提取率达1.35%。超声辅助提取具有省时、节能、高效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阐明中华鳖酪氨酸酶家族成员dct基因的结构与表达特征,根据Ensembl数据库的中华鳖dct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运用RT-PCR技术进行开放阅读框(opening reading frame,ORF)克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检测正常体色和黄色中华鳖肺、肾脏、裙边和肌肉组织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中华鳖dct基因ORF区全长1 578 bp,编码525个氨基酸,2种体色鳖dct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氨基酸序列分析得C末端无L-亮氨酸基序;N末端含有1个信号肽结构域;预测蛋白(成熟肽)分子质量为56.449 ku,理论等电点为6.67,不稳定指数为38.71,表明DCT蛋白是酸性稳定蛋白;预测DCT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含有跨膜结构域、类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层粘连蛋白型类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和2个铜离子结合结构域.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在dct基因进化过程中,中华鳖与绿海龟和锦龟的亲缘关系较近.q-PCR结果表明:dct基因在同一个体各组织中均有表达,肺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组织;黄色中华鳖肺、肾脏和裙边组织dct 表达水平与正常体色鳖的相应组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中华鳖体色变异与dct基因突变无关,但dct基因表达改变可能对体色变异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